<p class="ql-block">作者:冬虫</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8838229</p><p class="ql-block">图片:作者</p> <p class="ql-block">滇南小城开远市,是一坐火车拉来的城市。话说小外孙放假回开远了,说是喜欢乘坐开远旅游小火车,喜欢车里的小零食,这么一说,陪着小外孙小老虎坐一趟开远站发车,到大塔站回城的半天就近旅游,成了我们老两口的光荣任务。说走就走,向开远老火车站出发。</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开远站台,铁轨在晨光下泛着微光。我们攥着那张往返60元的软座电子车票,踏进墨绿色车厢的刹那,仿佛推开了百年时光之门。暗绿色灯芯绒沙发、木质窗框、可提拉的车窗——一切都凝固在旧时光里。汽笛长鸣,车轮与米轨碰撞出“铛铛铛”的节奏,时速35公里的列车如一位从容老者,带我驶入滇越铁路的百年记忆。</p> <p class="ql-block">车窗敞开,带着草木清香的暖风拂面而过。几个孩子兴奋地将头探出窗外,发丝在风中飞扬——这份在现代高铁中早已绝迹的自由,恰是米轨火车独有的浪漫。列车驶过玉林山,忽见一座七孔石桥凌空飞架,法国工程师用青石砌筑的工业美学在滇南群山间屹立百年。更震撼的出现在展线段:铁轨如一条钢铁巨龙,在陡坡上扭出巨大的“几”字形回环,堪称铁路与山脉搏斗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行至南洞站,一座法式水塔从林间显现,黄墙红顶的建筑群落静静矗立。这些百年前法国铁路职工留下的网球场、医院,无声诉说着开远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过往——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后,这个曾名阿迷州的小镇因铁路股道交汇,一跃成为滇东南物资集散中心,洋货、电灯、电话随火车涌入,戴礼帽看报纸竟成街头时尚。</p> <p class="ql-block">终点大塔站在汽笛声中现身。乘客们涌向车头,屏息见证蒸汽时代的魔法:车头与车厢解挂,缓缓绕行月台,最终重新挂接在列车另一端。钢铁巨兽在阳光下腾挪转身,完成一场工业芭蕾。站台墙壁上,巨幅壁画中蒸汽火车穿行花海,几位老人凝望画中景象,眼中有泪光闪动——他们是否在追忆开远人等待十五年才重新响起的火车汽笛?</p> <p class="ql-block">返程时斜阳漫入车窗,将座椅镀上金边。邻座老先生轻抚窗框:“当年西南联大学生就是顺着这条铁路去昆明读书的。” 我蓦然懂得这趟慢行的意义:当弥蒙高铁如银箭般从远处高架桥掠过,小火车仍固执地守护着时光的肌理——它让山风自由穿行车厢,让陌生人分享一包酸角糕,让每一帧风景都沉淀为心头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开远站渐近,站台上法式钟楼投下斜影。我抚过站房斑驳的黄砖,听见百年轨声在血脉中回响:有些速度注定要被超越,有些缓慢却值得永远停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