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参观抚顺市博物馆

一阳居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律•参观抚顺市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久览成迷便觉珍,千般物件各传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铜矛镇馆吟魂爽,瓷碗惊眸宿梦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所慕仙娥妆玉镜,堪怜巧匠度冰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煤精点亮辽山火,一脉星河鉴故人。</p> <p class="ql-block"><b> 抚顺市博物馆简介</b></p><p class="ql-block"> <b>发展历史:</b>抚顺市博物馆是抚顺地区规模最大、藏品量丰富的社会历史类博物馆,前身为1959年成立的抚顺市文物工作队。1973年,抚顺市博物馆正式成立,1979年馆址迁到抚顺市东洲区平山街南昌路17号。博物馆占地面积为115000平方米,立体建筑为1983年建的1100平方米的3层砖混几何形楼房。</p><p class="ql-block"><b> 馆藏文物:</b>馆内有馆藏文物2000余件,分陶器、瓷器、铜铁器、石器、兵器、珠宝玉器、金银器、竹木器、皮棉毛、骨蚌、书画 等11大类。藏品以本地区出土文物居多。清代文物在馆藏文物中占相当的比重。</p><p class="ql-block"><b> 考古发现:</b>2000年10月,抚顺市顺城区施家街一位居民发现该墓葬群后,当年11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抚顺市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队便对此墓群进行发掘。墓群位于抚顺市卫生学校至该市师范学校一线北侧的山坡上,西距高尔山山城1. 5公里,分东、西两区,大约分布着百座以上高句丽晚期墓葬。在1号方形封土石室墓内,考古人员发现其东、西壁和北壁上有壁画,整个画面被一条距墓底90厘米的墨带分成上下两部分。北壁壁画保存较为完整,画面上的人物有的长裙拖地,有的上着短衣下穿灯笼裤,衣服细节及人物轮廓、面目、肢体多用细墨线勾勒而出,然后填上红、黄、黑等颜色。西壁上部北侧有一个莲花图,东壁上部北侧似为习武图,可见一人正在舞刀,图上绘有山峰。几年前, 在桓仁满族自治县的米仓沟发掘商代双耳红褐陶甗‌。出土于抚顺孤家子遗址,高42.2厘米,口径27厘米,为夹砂红褐陶,素面无纹饰,造型古朴。其束腰设计、链锁状附加堆纹及桥状耳体现了青铜时代望花类型文化的特征,是研究抚顺地区商末周初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p><p class="ql-block"><b> 镇馆之宝:</b></p><p class="ql-block"><b> 1、秦代"三年相邦吕不韦造"青铜矛‌。</b>长15.6厘米,宽2.7厘米,矛身刻有19字铭文,记载了秦王政三年(公元前244年)由相邦吕不韦督造的历史。该矛工艺精湛,保存完好,为国家一级文物,反映了秦国兵器制造的高超技术。‌‌</p><p class="ql-block"><b>‌ 2、明代永乐白釉刻缠枝花卉纹碗‌。</b>以洁白釉色和精细刻花工艺著称,展现了明代官窑瓷器的艺术成就,是馆内瓷器类代表性藏品。‌‌</p><p class="ql-block"><b>‌ 3、明万历青花团寿纹龙钮盖罐‌。</b>出土于兰山农场巴都里墓,青花发色浓郁,龙钮造型生动,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为明代晚期青花瓷的典型作品。‌‌</p><p class="ql-block"><b> 4、其他重要藏品:</b>清光绪明黄缂丝五彩云福寿金龙纹男袷袍‌:清代宫廷服饰,工艺繁复,色彩华丽。‌‌金代大官屯窑黑釉玩具马‌:高5.5厘米,造型活泼,反映了金代民间工艺特色。‌‌</p><p class="ql-block"><b> 5、馆藏特色:</b>抚顺市博物馆藏品以本地出土文物为主,涵盖陶器、青铜器、瓷器等11大类,其中清代文物占比显著。新馆于2025年5月开放,通过科技互动设备增强观展体验,如3D裸眼显示屏、数字"魔屏"等。‌‌2‌‌6过高句丽壁画墓,这些壁画墓的发掘对研究古代高句丽族的风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施家高句丽墓群,考古人员已清理出43座高句丽墓,出土了一批诸如金耳环、包金铜耳环、银钗、银环、铜带饰、手镯、铁镜、铁刀、棺钉、陶钵等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浑河文明</p> <p class="ql-block">煤精形成</p> <p class="ql-block">铜柄铁剑</p> <p class="ql-block">清代瓷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