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井冈山会师旧址

西游记

<p class="ql-block">井冈山</p><p class="ql-block">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井冈山精神孕育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陷入低潮。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在这里创建了首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宛如在黑暗中燃起的一把火炬,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朱德赞誉它为“天下第一山”,彭真称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p><p class="ql-block">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留存着众多珍贵的革命遗迹。全市共有革命旧址10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这些旧址,有的是当年革命领袖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有的是重要会议的召开地,有的是激烈战斗的发生地,每一处都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见证着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不畏艰难、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面积333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11个景区、76处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旧址100多处。井冈山先后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首批“江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殊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与自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称号,成功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p> <p class="ql-block">会师广场</p><p class="ql-block">又称红四军建军广场,位于龙江河东岸。为了纪念朱毛会师80周年而建设,分为铜像平台区、旗杆平台区、主会场区等。</p><p class="ql-block">1928年5月4日,井冈山根据地两万多军民在龙市沙州广场举行隆重庆祝朱、毛两军会师大会。大会由何长工任司仪,陈毅任大会执行主席,庄严宣布: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士兵委员会主任,下辖三个师九个团。毛泽东、朱德等先后在会上讲话,阐述会师的伟大意义。</p><p class="ql-block">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不仅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而且对以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矗立着5.9米高朱毛握手铜像,底座高2.8米,寓意1928年会师,铜像重5.4吨,象征会师日5月4日。主会场长宽各80米,呼应红四军建军80周年,旱喷泉中心水柱达19.28米,铭记1928年会师历史。北端复原禾桶门板搭建的会台,再现当年场景。</p><p class="ql-block">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红军的主力,为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的形成,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的巨手相握,也共同掀开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革命史崭新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纪念我军院校诞生七十周年》石刻碑</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p><p class="ql-block">公元一九九七年十月敬立</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朱德会见旧址(含工农革命军教导队)</p><p class="ql-block">位于井冈山市龙市镇城区龙江河西侧的窑下村头,原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江书院</span>,建于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完工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秋,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和择地,在这背依五虎岭,面临龙江河的风水佳地,创建了当年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一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江书院。</span>书院前用麻石条砌置泮池,辟“状元桥”拱跨其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井冈山斗争时期,工农革命军第一期军官教导队在龙江书院开办。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和朱德在龙江书院首次会见,两支部队的主要领导干部登上文星阁亲切会谈,由此龙江书院被誉为“我军军政院校的摇篮”和“朱毛会师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江书院历经沧桑,保存至今。建国后,国家多次拨款进行维修。1961年,国务院将这两处革命旧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龙江书院门前的“状元桥”</p><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28日,朱德带领着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部队,从粤北经湘南到达这里。毛泽东听说朱德住在龙江书院,带领何长工、何挺颖、宛希先等赶来龙江书院会见。朱德、陈毅听到毛泽东赶来,便和王尔琢等人到门口迎接毛泽东。</p><p class="ql-block">当时是由何长工把朱德介绍给毛泽东的,在此之前,朱德、毛泽东彼此仰慕却从未碰过面,两人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这座名为“状元桥”的石拱桥中央,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都使劲地摇晃着对方的手臂,满是深情。相互之间亲切地喊着“润之”、“玉阶”。</p><p class="ql-block">两人的一见面都觉得像是多年一起战斗过的老友一样亲切,这里说他们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简直再合适不过了。正是因为这两双大手的紧紧拳握,扩大和巩固了井冈山根据地,也可以说正是这历史性的一刻,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此以后,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书院坐西南朝东北,砖木混合结构,穿斗式梁架,封火硬山墙,阴阳瓦屋面。由前后三进,左中右三组,以中轴线对称布局组成一个建筑组群。通面阔38·16米,通进深53·40米,占地面积2037·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前院为门厅、中厅“明道堂”为授课场所、后进“文星阁”为藏书楼。门厅门首悬挂“龙江书院”黑漆描金木匾。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启秀斋、珍席斋、锦心斋、报功祠、漱芳斋、梯云斋、步月斋、崇文祠。书院四周筑以围墙,东西设两隅门(侧门),东名“道德藩”,西称“诗书圃”。书院建筑屋宇参差,天井错落,回廊串通,俗称“九井十八厅”,具有江南山区适应通风、采光和排水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第一次会见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红军教导队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龙江书院前厅</p><p class="ql-block">1928年朱德、毛泽东肩并肩的走入了这里面。当时,毛泽东身边有何挺颖、宛希先、伍中豪、袁文才以及宁冈党政负责人龙超清、刘辉宵等人。朱德身后站着陈毅、王尔琢、胡少海以及龚楚等,他们相互做了介绍。随后毛泽东向朱德及其手下介绍了井冈山地区的情况。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两支队伍,终于汇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汇合的这支大军里有说湖南话的,有四川话的,还有的说粤语、赣声以及客家方言的。大家因为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团聚在一起。为此朱德做了一首诗“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会师人数从2000多人激增至10000余人,枪支共计5000多支。</p> <p class="ql-block">明道堂</p><p class="ql-block">1927年11月中旬,工农革命军在这里创办了第一期军官教导队。教导队的学员由边界各县选派的工农分子和部队中的干部共一百余人参加,吕赤担任教导队队长,蔡钟任党代表兼党支部书记,陈士榘、张令彬、陈伯钧、王良任区分队长,每个区设三个班,袁炎飞、黄天华任教官。学习期间,每天三操两讲,既学政治,又学军事。毛泽东也经常给学员们讲课,指导学员们一边学习,一边做群众工作,开启了我军院校教育先河。为期三个月学习,但是由于新城战役的爆发,两个月就结束了学习。学员们结业后,回到各地担任部队和地方武装的指挥员。 </p><p class="ql-block">学堂大门两侧有两块竖匾:</p><p class="ql-block">其一是张令彬题:“红军教导队课堂”</p><p class="ql-block">其二是张震题“我军军体院校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油画:教导队</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在龙江书院上课</p><p class="ql-block">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按中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的指示,工农革命军在龙江书院开办了第一期军官教导队,以培养部队和地方武装的基层干部。从1927年12月初至1928年2月底,军队和地方选派来的120余名学员,分为4个区小队,住在书院两侧的房间内,集中学习和生活。学员们每天三操两讲,早、中、晚点名,进行军事操练,又学习政治、文化,同时深入边界乡村开展社会调查,发动群众等实践活动。毛泽东亲自为学员上政治课,讲了“共产党正确的政策、无产阶级专政、士兵委员会、什么是机会主义、什么是军事投机、宁冈的工作”等十方面内容,对学员的政治素质提升启发很大。</p><p class="ql-block">1928年2月底,第一期学员毕业,分赴各自岗位,在井冈山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农革命军第一期军官教导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最早干部培训学校,是我党我军军政院校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教学课堂</p> <p class="ql-block">右侧墙上有一个碑刻,上刻道光二十年兴建书院时三县客籍捐资名录。</p> <p class="ql-block">一旁石拱门两侧保存至今的红军联语,是陈毅同志拟就、红四军宣传队写下的,深刻地反映了红、白两支军队等级森严的根本差别。</p><p class="ql-block">红军中官兵伕薪饷一样;</p><p class="ql-block">白军里将校尉饮食不同。</p> <p class="ql-block">摘自《宁冈县苏区人员会议记录整理》</p><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摘自《访问陈世榘记录》</p><p class="ql-block">部分学员任职情况表</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根据地地方选派的学员名单</p><p class="ql-block">摘自张令彬《对井冈山斗争的片段回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p><p class="ql-block">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第一期干部名单</p><p class="ql-block">教导队学员蔡德华记录授课内容的笔记</p> <p class="ql-block">国防大学组织沿革简表</p> <p class="ql-block">回廓</p> <p class="ql-block">文星阁</p><p class="ql-block">后进“文星阁”高达三层,斗拱挑檐,阁顶藻井饰双龙戏珠浮雕。</p><p class="ql-block">当年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在这里召开过两军会师后的首次会议。1928年4月26日,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由朱德、陈毅率领来到了宁冈龙市。4月28日,毛泽东带领接应和掩护朱德部队上山的队伍也回到龙市。毛泽东听说朱德等人住在龙江书院,立即带着一些军政干部赶来会面。在龙江书院门口,从未见过面的朱、毛两人紧紧握手。接着,大家登上“文星阁”围坐在一起开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朱德部队中的干部有陈毅、王尔琢、王展程;毛泽东部队中的干部有张子清、何挺颖、何长工、袁文才;湘南农军干部有胡少海、刘泰、蔡协民、邓允庭、邓宗海、黄克诚;宁冈县党政负责人有龙超清、刘辉霄等。</p><p class="ql-block">会议中,毛泽东向大家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情况;朱徳介绍了湘南暴动和部队转移上山的经过。在亲切的气氛中,大家讨论和研究了两军会师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中国红军第四军)的重大事项,决定于5月4日召开军民庆祝大会。</p> <p class="ql-block">阁楼木质立柱</p> <p class="ql-block">屏风</p> <p class="ql-block">朱德、伍若兰住房</p> <p class="ql-block">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何长工住房</p> <p class="ql-block">陈毅住房</p> <p class="ql-block">文星阁后院</p> <p class="ql-block">两侧设窄廊</p><p class="ql-block">分别设有启秀斋、珍席斋、锦心斋、报功祠;漱芳斋、梯云斋、步月斋、崇文祠。</p> <p class="ql-block">天井</p> <p class="ql-block">第一区小队</p> <p class="ql-block">区队长办公、住宿</p> <p class="ql-block">区队长:陈伯钧</p><p class="ql-block">四川省达县人,参加了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时期任<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导队区队长,</span>红四军31团连长等。1955年授上将军衔,是党的八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每个斋、祠内都安排有学员住宿</p> <p class="ql-block">启秀斋</p><p class="ql-block">值班室</p> <p class="ql-block">红军值班<span style="font-size:18px;">战士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珍席斋</p> <p class="ql-block">锦心斋</p> <p class="ql-block">报功祠</p><p class="ql-block">第二区小队</p> <p class="ql-block">区队长办公</p> <p class="ql-block">区队长住宿</p> <p class="ql-block">漱芳斋</p><p class="ql-block">值班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军</span>值班战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梯云斋</p> <p class="ql-block">位于书院前栋墙上还保留着当年学员们写的2幅标语:</p><p class="ql-block">拥护共产党!</p><p class="ql-block">打倒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p><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p> <p class="ql-block">步月斋</p> <p class="ql-block">第三区小队</p> <p class="ql-block">区队长办公、住宿</p> <p class="ql-block">区队长:张令彬</p><p class="ql-block">湖南省平江县人,参加了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时期任红四军教导队区队长、排长。中国工农红军第3纵队副营长等。1955年授中将军衔。是第九、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十二大选为中顾委委员。</p> <p class="ql-block">天井</p> <p class="ql-block">崇义祠</p><p class="ql-block">第四区小队所在地,位于院落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区队长办公</p> <p class="ql-block">区队长住宿</p> <p class="ql-block">社会调查边界土地占有情况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不八能</span></p><p class="ql-block">不嫖、不赌、不偷;能写、能说、能唱、能算、能刻苦耐劳、能打仗、能生产劳动、能诚实可靠。</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区域图</p> <p class="ql-block">天井</p> <p class="ql-block">队部</p> <p class="ql-block">队部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队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队长住宿</p> <p class="ql-block">家俱</p> <p class="ql-block">教官住宿</p> <p class="ql-block">教官:袁炎飞</p><p class="ql-block">湖南省沅江人,从小学裁缝,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任第三营第八连班长。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随毛泽东登上井冈山,朱毛会师后任红四军第十一团三营八连连长,后任永新县赤卫大队大队长,县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专职教官。</p> <p class="ql-block">家俱</p> <p class="ql-block">《步兵操典政纲》、《教练士兵教练官之注意》</p> <p class="ql-block">军械库</p> <p class="ql-block">枪支</p> <p class="ql-block">弹药</p> <p class="ql-block">被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