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在星火汇聚的成长路上

梁琼

<p class="ql-block">十个小时的车程,车轮碾过迢迢山路穿过大别山脉,也碾过心头积攒的倦怠与尘埃。从清江河畔一路向东,抵达长江之滨的南通,抵达已经暮色沉沉,在小广场等待同伴的时候,南通清凉的风拂面而来,这是陌生城市给我们的第一声问候,这问候悄然吹去了恩施附在我们身体上的高温。坐上大巴车不久雨也“如期而至”,细密地浇落在与我们而言陌生的城市里,像是一场仪式般的洗礼。第一晚的异乡睡眠质量没有那么好,毫不意外被深夜隆隆滚过天际的惊雷叫醒,与恩施的雷声不同,好像是欢迎的鼓点——这初遇的南通,似乎用天地自然的言语,宣告一场丰盈相遇的启幕。</p> <p class="ql-block">开班仪式上,主办方事无巨细的叮咛,班委们团结如磐石的力量,学员代表铿锵有力的誓言,还有领导目光中那份对教育未来深切而灼热的期许……都化作一股无形的暖流,汇成巨大推力,助力我们再次撬动恩施教育前行的车轮。那一刻,我心中沉寂的某些东西,被悄然唤醒。</p> <p class="ql-block">尤其当聆听南通名师培养的历程时,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如清泉涌出。回首十一年讲台岁月,我从未停止跋山涉水,却也曾踟蹰于迷雾之中。教育改革浪潮汹涌,我常如困于漩涡的孤舟,寻不到突围的方向。那份找不到出口的憋闷,时而如同一根针,一点点刺破曾经自诩坚强的心壁——那心壁,原来早已漏风。尤其后来从事教育服务工作的几年,繁琐事务缠身,一点点卷走内心最初那份对教育的滚烫热忱与激情。</p><p class="ql-block">幸而,心底对教育热情的微弱的火种尚未熄灭。它微弱却执拗地跳动,支撑着我在教育这条路上,没有选择放弃。</p> <p class="ql-block">更让我感动的是,作为后来加入这个培训团队的年轻教师,深刻感受到培训中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所散发的暖意。组长老师细心提醒,温暖妥帖;同桌老师热情递来笔记,字迹工整;休息时彼此交流各自学校的故事,笑声不断。这些细小的关怀与默契,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轻柔地兜住了这个迷惘的我。原来,这条路上从不缺少同行者,也许是我一直在埋头赶路忘了抬头看看周围的星光。</p><p class="ql-block">南通的风雨洗去了仆仆风尘,也悄然涤荡着灵魂的倦怠。八天的学习生活在这里,我想那些被日常磨损的热忱,那些被迷茫遮蔽的方向,定会被雨水洗亮,重新显露出清晰的轮廓。我忽然明白了,教育这条路,本就不是孤勇者的征程,而是无数星火汇聚的长明灯盏。同行者的微光彼此照亮,便足以驱散跋涉的迷障。</p><p class="ql-block">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当南通的风雨终于停歇,心中那盏蒙了灰尘的灯被擦得透亮,只有自己做明明白白的老师,才能教明明白白的孩子。路还长着呢,雨也会再下。但我知道,只要心里对教育的初心还在,只要还能从同行者眼里看见光,这教育路啊,就能一直走下去。就算心里头偶尔"漏风",那也得让风捎来远方的花香,让光透进来,照亮下一个转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