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口岸——绥芬河

雪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称:雪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 篇 号 : 7090430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来源:手机自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绥芬河口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绥芬河,引起我对它的关注是在三年前的新冠疫情期间,黑龙江省卫健委每天通报“某年某月某日0时—24时,绥芬河口岸新增输入确诊病例X例……累计报告绥芬河口岸输入确诊病例X例”,为什么在如此严峻的疫情下,这个东北边陲的口岸依然如此繁忙?是什么让这座小城成为归国人员的重要通道?那时候我就萌发一个念头,一定要去绥芬河一趟,探个究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一段时间十几个高中同学在大连小聚,酒过三巡,一位出生在黑龙江省友谊县的老同学说:“真想回出生地转转,瞅瞅那片黑土地现在是什么模样”,他眼中闪烁的追忆之情。这个提议正与我心底的夙愿不谋而合,一个想要寻根,一个渴望探索,就这样,我们怀着各自的心事,踏上了北上的列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东铁路记忆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趟纵贯龙江大地的旅行中,我们如同追寻找黑土地上的时光密码。从牡丹江的镜泊胜境到双鸭山的煤城新貌,从友谊县的广袤农田到虎林要塞的战争遗迹,从密山兴凯湖的烟波浩渺到珍宝岛的英雄往事,再到绥芬河口岸的百年风云,最后在哈尔滨啤酒节的欢腾中完美收官。然而诸多风景中最令我魂牵梦萦的,还是那座屹立百年的边境口岸——绥芬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绥芬河,位于祖国版图的东北角,是一座被群山环抱的边境小城,与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接壤,是中国通往日本海的唯一陆路贸易口岸,它像一枚金色的纽扣,紧紧系在中国与俄罗斯的衣襟上。19世纪末因中东铁路修建而兴起,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绥芬河迅速崛起,1975年建市,1987年获得对苏开展贸易和经济合作权限,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人头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刚踏入绥芬河,城市的建筑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哥特式、巴洛克式以及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随处可见,仿佛置身于欧洲小镇。俄铁路员工宿舍旧址、火车站旧址、人头楼、东正教堂、露西斯列巴坊……这些百年建筑,每一块斑驳的砖石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每一扇雕花的窗棂都暗藏着往昔的故事,见证着这座边境小城的沧桑巨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百年火车站改造而成的中东铁路记忆馆,馆内的老物件、老照片,生动地再现了中东铁路的建设历程,以及绥芬河因铁路而兴的辉煌过往。曾经,火车拉来了商贸,也拉来了一座繁荣的绥芬河,让这里成为了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白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些建筑中,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俄铁路员工宿舍旧址,它始建于1903年,因通体白色外墙,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大白楼”。它不仅是中东铁路发展史的见证,更是早期红色秘密国际通道的重要见证,20世纪20年代,绥芬河成为连接中国与共产国际的秘密交通线重要枢纽,大白楼作为交通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绥芬河的独特魅力,远不止于那些见证历史的建筑与红色文化印记,更在于它独特的中俄文化交融氛围。漫步城区,浓郁的欧陆风情扑面而来,俄罗斯超市、餐厅与酒吧鳞次栉比,走在街上耳边不时传来俄语的交谈声,擦肩而过的人群中,触目皆是俄罗斯面孔,也不乏遇见金发碧眼、风姿绰约的俄罗斯美女,整座城市都浸在鲜活而独特的异国风情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东正教堂(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里,我品尝到了正宗的俄罗斯美食,大列巴、红肠、格瓦斯、伏特加,独特的风味让味蕾欢呼雀跃。也体验了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铁锅炖、锅包肉、杀猪菜、大馅饺子,热气腾腾,暖人心脾。最妙的是“大列巴”可以蘸着铁锅炖的浓汤、“伏特加”能与饺子同席,恰如俄罗斯的粗犷豪放遇上东北的质朴热情,在蒸腾的烟火气中,酿就了独一无二的边境风味。每一口美食,都是中俄文化在舌尖上跳动的音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绥芬河的夜晚带着边境特有的迷濛,酒吧里暖黄的灯光漫过木桌,烤肠的焦香混着伏特加的烈气,老式音响里正淌出俄罗斯民谣。几杯酒下肚,原本拘谨的我也跟着节奏晃起身子,一位金发女郎邀我跳舞,老同学在旁边起哄,我也半推半就地跳起舞来。脚步谈不上默契,转圈圈时她的发梢扫过我鼻尖,像被晚风偷偷挠了下,心里猛地一跳。她伏耳说的那句俄语,至今还在我手机翻译记录里存着——“你跳得像只喝醉的北极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俄罗斯酒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绥芬河,屹立在边境线上的“三代国门”是必打卡之地,第一代国门是一道铸铁手动挡杆,见证了中国与苏联的等值易货贸易,开启了绥芬河现代边境贸易的篇章。第二代国门外形酷似火箭发射架,寓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腾飞,见证了绥芬河口岸的迅速发展。第三代国门采用中式设计,大气恢宏,是中国北方第一高国门,彰显着我国的大国形象。这三座国门,恰似三个历史坐标,连缀成绥芬河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商埠的壮美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绥芬河,这座百年口岸,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似一幅绚丽的画卷,描绘着中俄文化交融的独特风情。更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峥嵘岁月。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商贸共荣,自然与人文辉映。这次绥芬河之旅,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眷恋,期待下一次再与它相遇,继续探寻更多的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百年口岸 绥芬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