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味道

张奎玲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吃过晚饭出去散步,在白河大道靠近河边的地方,看见有一小片芝麻地,嫩绿的叶子,白中略带一点浅紫的芝麻花一层一层地开着,有的花已经落了长出了芝麻蒴。在城市的框架结构中,还能见到一小片芝麻地,感觉很意外,好像看到了宝贝,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掐指一算,可不是,日子过的真快,已经到了八月份,芝麻也到了成熟的时候,又能掐芝麻叶了。</p><p class="ql-block">触景生情,小时候在老家掐芝麻叶的情景不断在眼前晃悠,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晃几十年可过去了。</p><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在豫西南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离县城有三十来里路。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附近有唐河和堰河两条河流,水资源丰富,很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和种植。</p><p class="ql-block">从我记事的时间起,那时还是大集体,冬春以种小麦为主,夏秋则种有苞谷、高粱、绿豆、黄豆、芝麻、红薯,这是粮食作物,另外还种有棉花,这是经济作物。</p><p class="ql-block">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非常困难,在老家,素有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顺口溜,但也是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想吃个白面膜,腥荤菜那是只有等到过年时才有的福利。</p><p class="ql-block">除口粮不足外,青菜也不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每个生产队就有一个菜园用来供应全队人员的青菜。隔些时,队里分一回菜,分菜时以人口的多少为单位,人多了多分一些,人少了相应就少分一些。分田到户之前因为每家每户都没有自留地,也不能自己种菜,全靠生产队分的一些菜根本解决不了全家的吃菜问题,常常显得捉襟见肘。</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到了寒冬腊月,青菜更是稀缺品。所以作为家中的长辈,更是想尽办法在夏天或者秋天晾晒一些干菜,来弥补青菜的不足,芝麻叶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还有萝卜缨、红薯叶。</p><p class="ql-block">芝麻叶顾名思义就是芝麻的叶子,每年八月份,也就是在中伏天,地里的芝麻都“杀顶”了,意思是芝麻已经结果且不再长高了,这个时间最适合掐芝麻叶了。</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我们家分工明确,我和妹妹负责掐芝麻叶,母亲在家用水焯和晾晒。我㧟个大条子筐,妹妹㧟个小筐,每个人一顶草帽,再弄个酒瓶装满水,瓶里放几片薄荷叶,就是当时最好喝的饮料。</p><p class="ql-block">出发前母亲总是叮嘱一番,别掐下面的老叶,因为咬不动,也别掐上面的嫩叶,不劲道,只掐中间的叶子,这个时候的叶子看上去油光发亮,摸一下,油乎乎的,这便是制作芝麻叶的上品。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在大晴天进行,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p><p class="ql-block">中伏的天气非常热,稍微活动一下就浑身汗流,更不用说在太阳的照射下干活,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掐芝麻叶时,双手不断交替进行,要么从下往上掐,要么从上往下掐,这样速度就会快些。为了多掐些芝麻叶,我俩也舍不得休息,一会儿用袖子在脸上擦擦汗,一会儿拿起瓶子咕咕噜噜喝几口水解解渴,直到两个人把筐子掐满这才㧟着回家。</p><p class="ql-block">采摘后的芝麻叶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以去除苦涩味并使其更适合食用。把芝麻叶子摘下来,接着就进入第二道工序,就是在即将沸腾的水中烫十几分钟,期间可以用锅铲轻轻翻动,确保所有叶子都能充分受热,并且不会粘到锅上,然后捞起,摊在仆土灰中洇洇。当洇至半干的时候要用手反复揉搓,把仆土灰充分均匀地附着在芝麻叶的表面,只有粘了仆土灰的芝麻叶吃着才最香,没有苦味。之后再摊开晒干,这就是干芝麻叶。</p><p class="ql-block">我们家通常在这个季节能掐五六锅,晒干后还真不少。晾干后的芝麻叶可以长期储存,通常会被装入袋子中,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在冬季或其它蔬菜稀缺的季节,这些干芝麻叶会被拿出来重新泡发,用于制作各种菜肴,如芝麻叶面条等。</p> <p class="ql-block">芝麻叶的吃法有很多种,母亲用芝麻叶做的第一道美食是芝麻叶面条。把泡发后的芝麻叶用清水反复洗几遍,有时母亲会先尝尝碜牙不,如果不碜牙说明芝麻叶洗干净了,如果碜牙了说明还没有洗干净还需要继续洗。把洗好后的芝麻叶加上葱花、油、盐搅拌均匀备用。然后添上水煮面条,面条快熟之后,再把芝麻叶放进去,这样一碗香喷喷的面条便做好了,这样的面条微苦中带着清香,往往能吃上两大碗。特别是冬天寒冷的季节,放学后两碗芝麻叶面条下肚,暖心又暖胃。</p><p class="ql-block">母亲用芝麻叶做的第二道美食是蒸菜角馍。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母亲为了给我们改善生活,想尽了一切办法,其中就把泡发好洗净后的芝麻叶切碎,和大葱掺到一起,放上油和盐搅拌均匀后当馅,用发好擀过后的红薯面做皮,包成一个个像老婆脚一样的菜角,上面还有一行花纹,最后上锅蒸,蒸好后配着辣椒大蒜汁,好吃得很,是小时候的美味。</p><p class="ql-block">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母亲开心地笑了,所有的劳累辛苦都一扫而光,在母亲的心目中,最快乐的应该是孩子们狼吞虎咽吃自己做的美食吧!这情景令我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如今离开家乡已经四十多年了,随着我在外求学,工作,结婚生子,工作和生活让人整天忙忙碌碌,我像一只漂泊的风筝,回家的日子竟是屈指可数。虽然回老家的次数少了,但对芝麻叶的偏爱始终没有减少。</p><p class="ql-block">早些年,母亲年轻的时候每年还会自己亲自掐些芝麻叶,晒成干芝麻叶,等我回去了,让我带上,啥时间想吃了,泡一点做一碗芝麻叶面条。后来母亲岁数大了做不动了,我就每年这个季节到菜市场上,看看有没有卖芝麻叶的,如果有除去当时买当时吃外,还会多买一些,学着母亲的样子,自己晾晒起来,晒干后用塑料袋装起来,以便随时之用。</p> <p class="ql-block">前两天到菜市场去买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市场里来回转悠,果然看见一位大哥在地上铺着一块塑料布,上面摆满了芝麻叶,芝麻叶被揉成一个个圆球状,问了问两块钱一个,和去年价钱一样。随即买了一个,回去做芝麻叶面条。</p><p class="ql-block">中午一阵忙碌,不一会儿就做好了。看着碗中做好的芝麻叶面条,褐色的芝麻叶、淡黄的姜丝、青色的葱花、白色的面条,加之浓香的汤,纯正可口,香味四溢。再炸个馍干或者是烙个油旋馍配着吃,那味道简直是绝了。仅吃一口,便觉是最美的佳肴。</p><p class="ql-block">不知怎么的,我特别喜欢吃芝麻叶,芝麻叶的清香不但温暖了整个我童年的记忆,也始终伴随我到现在,成为一道挥之不去的美味,且一直在滋养着人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因为我分明知道,我吃的不是芝麻叶面条,而是家的味道,是浓香的、幸福的味道。</p><p class="ql-block">后记:人老了,总爱怀旧,总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最长久的牵挂,年年如此。其实一个人无论走多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位有多高,无论权有多重,也无论到了什么年龄,家,都是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一旦谈论起小时候的往事,或是家乡的美味,总能够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和对过去的怀念。</p><p class="ql-block">这可能就是我啰啰嗦嗦写下这些文字的原因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