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扎尕那(20250724》

翔鸽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乘坐的大巴,沿着当年红军北上的道路前行,尽管腊子口战役时隔已整整90年,尽管昔日的沙石小路现已修成柏油大道,但是汽车始终行驶在狭长而陡峭的峡谷间。道路蜿蜓曲折,路面坎坷起伏,时值七月盛夏,峡谷里寒风阵阵,寸草不生,恶劣的环境不由使我们想起当年红军长征北上那段艰难困苦跋涉和腥风血雨的岁月。</p><p class="ql-block">(本视频为前往腊子口途中看到的藏民新居)</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有经历战争,因而,我们渴望走进腊子口战役遗址,去了解先烈们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感受今天来之不易的艰难历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渴望回顾历史,去学习前辈们上下求索,复兴中华的崇高理想,体味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伟大壮举。对于腊子口战役,我们早已通过各种渠道耳熟能详,直至今天,终于得偿所愿来到现场。</p> <p class="ql-block">抵达腊子囗战役遗址,眼前豁然一亮,一片红色的景致渲染在山谷深处,辉映着蓝天白云,一条长长的木质栈道挂满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p> <p class="ql-block">当然,最抢眼的是那座用岩石垒砌的碉堡和木材搭建的小桥,那是最能引发人们产生联想的标志通道。因为九十年春夏秋冬的轮回没能改变它们的模样,九十载风霜雨雪的浸染没能褪去它们的颜色,那是何等凶险何等悲壮的一幕啊,足以载入共和国伟大的史册。</p> <p class="ql-block">站在腊子口的山崖前,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声,腊子口,这个藏语中“险绝的山道隘口”,曾是国民党军扼守的钢铁闸门。</p> <p class="ql-block">但红军来了,他们带着不屈的意志,带着对光明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15日,坚持北上的一军团,三军团经过万里长征来到腊子口,当时的战局十分危险,东面、南面、北面都有国民党军的紧追不舍和把守,西面则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唯一的希望就是打通腊子口,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才能绝处逢生。</p><p class="ql-block">形势表明,如果二天内不能突围,必将导致全军履灭。军委、毛主席下达命令,两天内必须打通腊子囗。</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其地形并不特别险峻,但山势堪称天险,两侧的悬崖高达七、八十米,且呈垂直状。</p> <p class="ql-block">更为致命的是一条腊子河横贯其中,红军必须通过这座唯一的小木桥,而桥头有敌人的重兵把守,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河面不宽,但水流喘急,又紧贴悬崖,渡河决无可能。</p> <p class="ql-block">当享有长征路上开路先锋之美誉的红四团经过数次正面强攻后,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均铩羽而归,负责前线指挥的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趴在前沿,仔细观察敌人的防御工事,发现了敌人的碉堡没有顶盖,就在这时,一位17岁的苗族小战士,挺身而出,他用一根带铁钩的长杆攀上了近乎垂直悬崖,敌人万万没有想到,会有神兵天将从崖顶将炸药投进碉堡内,于是一部分守敌葬身火海,其余的魂飞魄散逃之夭夭。</p><p class="ql-block">然而,当红旗插上了阵地时,战士们却发现,那位苗族小战士壮烈牺牲了,他叫什么名字,没有人知道,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云贵川”。</p> <p class="ql-block">我们凝视着那徒峭的悬崖,仿佛看到了那位无名的红军小战士,他以血肉之躯,为革命铺就了前进的道路。他和许多无名的红军战士一样,为了革命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未能留下,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p> <p class="ql-block">是的,新中国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在腊子口纪念广场,有一座巨型人物群雕,上面有持枪冲锋的战士,也有手举手榴弹的勇士,还有吹响冲锋号的号手,他们都昂首挺胸,怒目圆睁,其高大的身影永远屹立在腊子口的峡谷之中。今天我们来此参观,将他们伟大的形象传向四面八方。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高高的丰碑,由当年指挥腊子口战役的杨成武将军题词,“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这是对先烈们的深深怀念,是对伟大长征的崇高敬意。大家来这里,对着纪念碑三鞠躬,献上一束鲜花,高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歌声是多么的激昂,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发出,回荡在山谷间。</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扎尕那,扎尕那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头城,它位于甘肃甘南的迭部县。扎尕那,美如仙境,它是探险家口中的上帝伊甸园,有巨石嶙峋的山峰,有悠远深长的峡谷,有原始而茂密的森林。踏入其中,顿觉宁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景区集石林、峭峰、森林、田园及村寨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四周都是高耸入云的石壁,宛如一座天然的石头城堡,一座宏伟的宫殿,一幅天然的岩壁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这画卷里,有高山峭壁,森林峡谷,村落草原,还有今天到来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走进了这画里。</p> <p class="ql-block">坐上景区车往山上行驶,先去游览扎尕那的“一线天”,下车后徒步往回走一段路。</p> <p class="ql-block">好象很多的地方都有一线天,它只不过是山体形成的一条狭窄的缝隙。</p> <p class="ql-block">但扎尕那的一线天,却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看无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一线天,还不如说是石门的通道,它的两侧是垂直的峭壁,中间的缝隙随着方位的不同,宽窄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走到近处,便是一条并不窄的石路,缝隙的变化让透过来的蓝天与风景,也在不停地变化,随手一拍都是美景。</p> <p class="ql-block">从“一线天”坐景区车下山来到了一个观景台,这个观景台视野极其开阔。</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放眼望去,整个扎尕那的全貌尽收眼底,村庄与背后那奇幻莫测的岩壁,交相辉映,远山如屏将这片净土团团围住。藏族民居错落有致,在蓝天之下安祥静谧,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可以踏上前往仙女滩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通往仙女滩的道路是一条蜿蜒的木栈道,全程向上,对于一些游客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挑战,因为会有一些轻微的高反,让人感到气喘吁吁。</p> <p class="ql-block">栈道在翠绿的草甸间蜿蜒向上,脚步轻盈。</p> <p class="ql-block">前行的途中随时向侧面一瞥,都是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经幡在微风中轻扬,传递着无声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途中有专门编发的小姑娘,她们会用彩色的丝线为你编出美丽的小辨,让你的发型与藏族服饰相得益影。</p> <p class="ql-block">木栈道引领着我们前行,如似行走在自然天成的画廊。</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片高山草甸,远远望去,那草甸就象一块巨大的绿色毯子,软乎乎的,让人忍不住想要躺上去,风一吹,草就象一群调皮的孩子在跳舞,充满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草甸上的野花星星点点,黄的、紫的、虽不繁茂,却足够灵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静静伫立,面颊感受着这份遗世独立的宁静与磅礴,脚边是绵延的绿意,身后有神山的守护,无需刻意再往上攀登到仙女滩寻找仙女了。</p> <p class="ql-block">大巴驶出了扎尕那,群山渐渐远去,我忽然想起了上车时看到一位老牧民的笑容,那笑容分明写着:你们来了,又走了,而这里,永远是这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