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的国粹—大教堂和修道院

陈榴竞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贝伦区,有两座大名鼎鼎的建筑——圣.杰罗米诺大教堂和热罗尼莫斯修道院。<div>  教堂连着修道院洋洋洒洒占着一长段街道,它们相互映衬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文化氛围。</div> 华丽的大门,弧形大拱门的顶饰是圣母和刚诞生的耶稣,周围还有许多精致完美的塑像,提升了教堂的形象。 圣.杰罗米诺大教堂堪称葡萄牙最高贵的建筑,诞生于达伽马时代的1501年,建造工期长达一百年。<br>  附: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1460年-1524)是葡萄牙探险家维迪格拉伯爵一代,历史上第一位从欧洲航海到印度的人。<br> 两座建筑的年代虽久远,却能代表葡萄牙海上霸权时代的繁荣昌盛,见证了海权时代的葡萄牙是如此的辉煌耀眼。两座建筑于198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br>  圣.杰罗米诺大教堂的外观是灰白砂岩、三层拱顶,留给游客古朴恢弘且壮观的印象。<br> 教堂的外墙雕有以圣经为题材的装饰,正门框上方刻着十二门徒像。 这座教堂原是供艾维兹王朝(公元1415—1580年)成员举行葬礼之用,后来才变为远航的海员们作祈祷用的教堂。由于修建年代不同,教堂呈现三种建筑风格,西侧为哥特式、中间的曼努埃尔式,东侧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圣.杰罗米诺教堂的建筑风格以曼努埃尔式为主,融合了哥特式的建筑特色,把豪华精致和冒险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设计师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之一。<br>  1755年里斯本发生罕见的大地震,古都毁于一旦,伤亡极其惨重。地震发生在周末上午,所有的天主教徒都在教堂作弥撒。虽然圣.杰罗米诺教堂的物理结构在大地震中被破坏,教堂文化和历史价值有所损失,但在圣.杰罗米诺教堂内祈祷的全体王室成员却安然无恙,由此为这所大教堂增添了“有神灵保佑”的神秘色彩。<br> 教堂左侧是热罗尼莫斯修道院,需要门票,我们入内参观。整个修道院外观雄伟壮观,令人肃然起敬。 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始建于1502年,直到16世纪末建造完成。该建筑为纪念葡萄牙人发现通往印度海岸航线而修建。四周充满了精致的雕像给造访的朋友带来极大的震撼。 华丽宏伟的修道院是里斯本最为突出的古迹,也是葡萄牙曼努埃尔式建筑代表最为成功的一例。 从空中鸟瞰,教堂的结构是一个横短竖长的拉丁十字形,外墙全部用打磨得光滑平整的白色花岗岩砌成,显得格外高大、圣洁。三十对数十米高的塔尖高耸入云,给人一种摆脱尘世一切重负的感觉。 走进修道院的大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二座精美的石棺,分别安放着葡萄牙诗人卡蒙斯和航海家达伽马的遗骨。 进大门右侧是十六世纪著名葡萄牙诗魂:路易斯·德·卡蒙斯(Luis de Camoes)。进门左侧长眠着葡萄牙历史上举足轻重的著名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Vasco da Gama)。<div>  大理石雕制的石棺,四周是其生平的介绍,下有6只雄狮支撑,上有本人的仰面平躺雕像。</div> 修道院的内殿宽敞圣洁,哥特式的大厅拱顶高高耸立,大厅中央的圣坛的雕刻用金色和绿色装饰,旁边的圣坛有赤红色釉瓷作成的圣热罗尼莫像。<br>  八角形回廊配以精细的石雕,中庭是漂亮大方的玫瑰花园。<br> 修道院内玲珑剔透的廊柱、精雕细琢的穹顶以及圣坛前巨大的、没有支柱的横廊。教堂两旁描述圣经故事的玻璃花窗,大理石雕刻以及重疊的窗花纹形都刻画出如波浪般的细柔感。 窗棂及走道充分展示出印度、东亚和南美的装饰元素;造型和门楣都刻画出哥特式和欧洲文艺复兴式的精巧格局。整个修道院就是一件集中世纪建筑工艺之大成的杰作。 欣赏圣.杰罗米诺教堂,参观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在品味甜甜蜜蜜的蛋挞中结束。华斌导游说,“蛋挞是葡萄牙的特色美食,一百多年前由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