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屋脊(券集文字稿)

东北风刘洪利

<p class="ql-block">东北的屋脊</p><p class="ql-block">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27°42’55”至128°16’48”,北纬41°41’49”至42°51’18”,景区区域面积52.42平方千米。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位邻中国与朝鲜边界。</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02——22)</p><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23——32)</p><p class="ql-block">各种资源(33——36)</p><p class="ql-block">作者:张占芝</p> <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景区有语言和文字留传下来的历史,可以上溯到4000多年前。</p> <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就有所记载,《山海经》将长白山称之为不咸山(即神仙山)。</p> <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在南北朝的其他书籍里(例如《魏书》《齐书》等),也常有“纵太山”“纵白山”之称出现。</p> <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在《金史》中记载曰:“女真地有长白山。”金代中期文人赵秉文(1159~1233年,字周臣),著有长诗《长白山行》。</p> <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元代诗人王结(字仪伯,河北定兴人),在其所著长诗《辽东高节妇》中,也描述了长白山。</p> <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率部起兵,终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率领八旗兵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p> <p class="ql-block">(8)</p><p class="ql-block">清朝一直把长白山视为圣祖发祥之地,并将长白山尊为“长白山之神”。</p> <p class="ql-block">(9)</p><p class="ql-block">清代的几位皇帝康熙、乾隆、嘉庆都亲自来东北祭礼其祖先的发祥地,而且还写了大量的咏赞和祭告长白山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设置了长白山森林公安队。安图县林业局在奶头山、大阳岔等地,设置了护林工作站。</p> <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1953年至1954年,林业部森调大队,对长白山森林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区划,编制了长白山森林经历施业案,并将森林公安队改为森林警察队。</p> <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1955年至1957年,建立了头道森林经营所、二道、白山、黄松浦林场。</p> <p class="ql-block">(13)</p><p class="ql-block">1958年,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先后在天文峰东侧和温泉下3千米处建立高山气象站、高山冰雪场。</p> <p class="ql-block">(14)</p><p class="ql-block">1960年,吉林省林业勘查设计院二队,为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再次进行了调查和区划。</p> <p class="ql-block">(15)</p><p class="ql-block">1960年4月,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根据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指示精神,建立了“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16)</p><p class="ql-block">1962年12月,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转林业厅的报告,对保护区的部分区划作了调整。</p> <p class="ql-block">(17)</p><p class="ql-block">1968年12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撤销,各管理站分别被下放给安图、长白、抚松县。</p> <p class="ql-block">(18)</p><p class="ql-block">1972年12月,吉林省革委会收回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由吉林省林业局直接领导。</p> <p class="ql-block">(19)</p><p class="ql-block">1982年8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取消绝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之别,统称“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20)</p><p class="ql-block">1986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经过考证、审定,报请国务院批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21)</p><p class="ql-block">1988年11月9日,吉林省人大七届六次常委会通过了《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使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有了法律上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22)</p><p class="ql-block">2005年,吉林省委为加大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经2005年第7次省委会议讨论同意,成立长白山管委会。</p> <p class="ql-block">(23)</p><p class="ql-block">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白山市安图县二道白河镇池北区东南部,东南部与朝鲜相邻。</p> <p class="ql-block">(24)</p><p class="ql-block">景区坐落在长白山脉以北,与长白山相隔34千米,景区区域面积52.42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5)</p><p class="ql-block">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景区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p> <p class="ql-block">(26)</p><p class="ql-block">在2亿年至7500万年的中生代以前,就曾经过多次地壳变迁活动,形成古老的岩层。</p> <p class="ql-block">(27)</p><p class="ql-block">中生代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形成一系列山间盆地。</p> <p class="ql-block">(28)</p><p class="ql-block">到了新生代,变成了一片波状起伏的具有残丘散布的准平原。景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p> <p class="ql-block">(29)</p><p class="ql-block">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p> <p class="ql-block">(30)</p><p class="ql-block">在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和玄武岩高原上是火山锥体——长白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31)</p><p class="ql-block">玄武岩高原介于玄武岩台地和火山锥体之间,是比较明显的倾斜地带。</p> <p class="ql-block">(32)</p><p class="ql-block">地面坡度一般在10度左右,海拔约在1000~1800米之间,是陡峻的火山锥体向玄武岩台地的过渡地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3)</p><p class="ql-block">长白山景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有1225种,分属于73目219科。</p> <p class="ql-block">(34)</p><p class="ql-block">长白山景区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已发现的有2277种,分属73目246科。</p> <p class="ql-block">(35)</p><p class="ql-block">长白山景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矿藏。截至2000年底,吉林省有探明储量的矿产增加到98种,长白山区有80种。</p> <p class="ql-block">(36)</p><p class="ql-block">长白山的矿泉水包括热泉、温泉和冷泉三种,在医学上都有一定的医疗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