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今年已过七十三周岁,7月27日以2:34的成绩安全完赛首届林芝高原体育大会半程马拉松。清华EMBA校友,福跑团和四九城的跑友,德龙医疗器械公司董事长董国庆先生微信要求我说说体会。粗略谈几点,不知董总是否认可。</p> <p class="ql-block">1、追寻身体和心灵自由。</p><p class="ql-block">七十多岁了,为什么还要到西藏高原去跑马拉松?!疯了吗?有意思吗?费时费力费钱冒风险,值得吗?</p><p class="ql-block">回答这些问题似乎还得回到对马拉松运动文化的讨论上来。</p><p class="ql-block">目前流行的理念是,马拉松运动有利于健康。</p><p class="ql-block">我赞成!但也不尽然。</p><p class="ql-block">因为</p><p class="ql-block">参加马拉松运动似乎并不是达成健康目标的最佳选择。</p><p class="ql-block">有一些研究认为,球类运动和游泳对健康的益处最明显。</p><p class="ql-block">支持跑步运动的专家也不都认为马拉松最好,有些专家认为每次五公里或半小时,每周坚持三至五次慢跑就可以达成健康的目标。</p><p class="ql-block">网络上还有一些极端的说法,不动少动才是健康之道,例如乌龟之长寿。</p><p class="ql-block">那么,为什么费时费力费钱地去跑马拉松这种风险比较大的极限运动呢?</p><p class="ql-block">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康复专家历建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施一公,百马跑团创始人毛大庆等,都结合自身实践,对马拉松运动带给个人、家庭、团队、国家、社会的益处做了许多精辟阐释。</p><p class="ql-block">他们引导我们深入探讨和实践马拉松的核心理念。</p><p class="ql-block">2019年,我曾到希腊参加雅典马拉松,主要目的是到马拉松运动的发源地实地探索马拉松运动的文化内核。通过到马拉松小镇参加圣火点燃仪式,参观马拉松博物馆和古运动场,游览希腊文化遗址,与参赛跑友交谈讨论,我逐步意识到马拉松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追寻自由。</p><p class="ql-block">孔子曾说,食色性也。现代人类的各种活动显然已经超越了对人的本能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在生理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开始追寻更多的自由,如财务自由、身体自由和心灵自由。</p><p class="ql-block">许多人的实践证明,参加马拉松运动是追寻身体和心灵自由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个人修行的重要法门。</p><p class="ql-block">从这个意义来看,到林芝参加高原马拉松挑战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极限似乎有说得通的理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努力克服对无知的恐惧。</p><p class="ql-block">我不是一个勇敢者,对自己不认识、未经历的事情往往有恐惧心理。十年前,我对去青藏高原跑步,想都不敢想。因为那个时候对高原跑步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2019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完赛后胆子大了一点儿,萌生了一个小目标:有生之年在完成国际大满贯赛事的同时跑遍祖国大陆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已经跑过28个省市自治区,因为对到青海和西藏参赛心存畏惧,一直拖延至今。</p><p class="ql-block">几位我认识的精英跑者使我增添了挑战西藏高原马拉松的勇气。安徽淮南的陶硕先生和我同龄,在美国波士顿、希腊雅典和新疆赛里木湖的马拉松赛事上相遇。山西阳泉的冯素华大姐长我一岁,她的老公宫先生长我三岁,在新疆赛里木湖赛事上相遇相识。他们三位都是百马跑者,都以七十加的高龄完成了2024年西藏拉萨马拉松。</p><p class="ql-block">得知他们拉萨完赛的消息之后,我开始琢磨自己到西藏参赛的可行性。</p><p class="ql-block">首先,他们三位年龄都比我大,年龄不是限制。其次,他们都以不到三小时的成绩完赛,我跑得慢一些,也有完赛的可能。三是林芝海拔高度3000米,比拉萨低700米,跑步的难度比拉萨低。</p><p class="ql-block">再者,我已经有近十年跑龄,完成了四十一场全程马拉松,累计跑步里程两万五千多公里,全马最好成绩3:45:37,具备了挑战高原马拉松的基础条件。</p><p class="ql-block">另外,此前我已经参加过新疆赛里木湖、内蒙额济纳胡杨林、甘肃兰州、宁夏银川、云南腾冲、贵州六盘水等地海拔千米以上的亚高原马拉松,具备了林芝马拉松赛事组织方要求的报名条件。</p><p class="ql-block">很遗憾,昨天申报青海高原马拉松被拒。青海封杀七十岁以上老年人参赛,似乎并不明智。</p><p class="ql-block">说来也巧,我跑马拉松的初心就是在西藏高原萌发的。2015年办完退休手续,我和老伴儿到西藏旅游。在林芝获悉清华EMBA同班同学彭明田在北京马拉松以3:21的优异成绩完赛的消息,心灵颇受触动。我对老伴儿说,也想试试跑步,没准儿也能跑一次马拉松。老伴儿开玩笑地说,什么马拉松不马拉松的,你能跑起来就行。从西藏回来后,我开启了跑步的历程。</p><p class="ql-block">在一定意义上说,西藏林芝可能是我跑马拉松的福地。</p> <p class="ql-block">3、心存敬畏地做好参赛准备。</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说,高原跑步也是高风险的事情,必须心存敬畏。</p><p class="ql-block">有针对性地进行赛前训练最为重要。报名后我采取了三项针对性措施:</p><p class="ql-block">把平时口鼻同时呼吸跑步改为鼻腔单独呼吸,以便适应高原缺氧环境。</p><p class="ql-block">增加长距离有氧训练,赛前三次参加9587跑团在北京翠湖湿地公园周边的长距离例跑,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最大摄氧量。</p><p class="ql-block">在平时隔日力量训练中增加深呼吸训练,扩大肺活量。</p><p class="ql-block">高原环境性适应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参赛当日能适应高原环境,我们提前五天到达西藏。林芝比赛日是27号,我们21号就从北京出发,23号到拉萨适应高原环境,25号就到了林芝。</p><p class="ql-block">赛前充分休息不可忽视。尽管西藏有许多迷人的美景美食,我们挡住了诱惑,以保证安全完赛为目标安排简约行程。在拉萨停留期间,我们只去了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和帕勃喀等体力消耗比较小的地方游览。到达林芝后,除了领取参赛包时顺便看看市容,第二天早晨试跑五公里,其它时间都在房间休息。为了节约体力,住宿地点选在距离起终点一公里稍多一点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赛前饮食坚持清淡补碳为主,减少脂肪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碳水化合物,绝不饮酒。</p><p class="ql-block">西藏地区相对干燥,经常口干舌燥,不得不频繁小口喝水。多喝白水,少喝功能性饮料。</p><p class="ql-block">最后一点也很重要,提前熟悉赛事组织方提供的各种信息和针对性的安全提示,尽可能避免失误。</p> <p class="ql-block">4、自始至终保持好的心态。</p><p class="ql-block">高原缺氧环境下,心脏压力大,情绪不能大起大落。赛前赛中赛后都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p><p class="ql-block">首先,不要给自己设定过高目标。赛前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安全回家,完赛即可。即使不能完赛也欣然接受。如果赛中体感不适,绝不硬撑,果断退赛。</p><p class="ql-block">第二,选择一个调控余量比较大的配速。林芝半马规定完赛时间3:10。最慢的配速不能超过9分钟。我自己全马的最好配速是5:21,四十一场全马的平均配速是6:40,亚高原地区全马的最慢配速是7:50。所以我给自己在林芝半马设定的配速是7-8分钟,保证完赛,争取提前半小时,避开中午太阳直射和高温。(林芝半马上午九时才起跑,跑得太慢就要碰上大太阳)</p><p class="ql-block">第三、根据体感适时调整跑步策略。前5公里,我坚持把配速控制在7:00-7:30之间保存体力。8公里以后感觉比较舒适,提速到6:40。13公里之后出现疲劳感,马上把配速调回到7:30。18公里后感觉有把握提前半小时完赛了,为了防止体力透支引发高反和感冒,并给赛后旅游保存体力,索性放慢速度,改为舒适跑。途中碰到山西阳泉的百马跑者宫大哥,和他一起跑了一段,向他请教了跑百马的经验。看到一位跑友推着一个大铁圈跑,勾起了自己儿时的记忆,感觉很有趣,跟着跑了一公里。快到终点时,感觉自己还有余力,小幅冲刺了大约五百米。最终比较轻松地以2:35的成绩安全完赛,超出了自己预期,产生些许快感。</p><p class="ql-block">第四,途中一定要及时补水,适当吸氧。林芝半马赛道的补给非常充足,不仅矿泉水、功能饮料、水果、盐丸、能量胶保证需求,而且还有西藏特色的牛肉饼和便携式氧气瓶。补水最重要!每到补给站,我都进去喝点儿水,虽然这会影响速度,但我觉得安全更要紧。接近终点时,体验了一下吸氧。吸氧非必要,但可以缓解疲劳。</p> <p class="ql-block">5、与抗风险能力强的朋友同行。</p><p class="ql-block">当你遇到高风险的时候,有幸和抗风险能力强的朋友同行,会带来溢出的幸福。我就是一个幸运的人,有缘和湖北武汉的跑友代华斌先生携手参加林芝半程马拉松。</p><p class="ql-block">我和代华斌先生在2019年雅典马拉松相遇。六年来,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疫情后,一起参加了重庆、北京、成都马拉松。</p><p class="ql-block">代先生是在东风汽车的高级工程师的岗位退休的。是一位有情怀、敢担当、毅力强、素质好、情商高的跑步爱好者。他出身贫苦,父亲早逝,作为家庭长子,承担了携助兄弟姐妹成长的重任。他作为一名经过高等专业培训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东风汽车这样的大型央企中得到了多岗位磨练。他曾经在新疆艰苦地区服役,参与了新疆独库公路、青藏公路建设,在艰苦环境下艰苦任务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他曾经去法国与合资方一起工作,国际视野开阔。他酷爱书法和篆刻。我现在使用的名章、斋章和闲章就是代先生刻赠的。</p><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相约一起参加林芝半程马拉松。他和夫人杨老师一起包揽了吃住行购游娱的所有杂务,周到、细致、主动、热情、耐心。我才得以心无旁骛地备赛参赛。</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试跑,一起检录,一起热身,一起跑前八公里。他抵达终点后放弃热身休息,在终点龙门下耐心等我二十多分钟。赛后我们又一起合影,一起领完赛奖牌和物资,一起走回宾馆。</p><p class="ql-block">他还挤出时间教我用AI编辑书法作品。赛后我们分手后,他仍然每天关心我们的行程。</p><p class="ql-block">“剑胆琴心”四个字用在他身上很贴切。他不仅有力地帮助我战胜了各种风险,还让我学到了更多的人生智慧。</p><p class="ql-block">赛后我们相约积极创造条件一起挑战芝加哥和纽约马拉松。</p> <p class="ql-block">6、林芝半马的组织工作和赛事服务值得称道。</p><p class="ql-block">林芝半马是首次举办,原来我很担心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实地体验远超预期。最值得称道的是三点:</p><p class="ql-block">1、率先使用智能工具领取参赛包和完赛包,存包取包智能化,简洁方便效率高,节约了运动员的时间和精力。</p><p class="ql-block">2、跑道选择的好,平坦开阔,风景美丽。</p><p class="ql-block">3、补给充分,志愿者服务态度好。</p><p class="ql-block">如果起跑时间提前一小时就更完美了。</p> <p class="ql-block">7、极限挑战使身体和心理增益</p><p class="ql-block">从林芝到成都乘长途大巴走318国道,需要连续颠簸40多个小时。放在以前,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无法承受。跑完林芝半马,胆子似乎大了。林芝有一个广告:318,此生必驾。我们下决心体验一把。赛后当日下午我们就到林芝客运站购买了经318国道到天空之城理塘的长途车票。</p><p class="ql-block">完赛次日天未亮,我们就和代华斌夫妇惜别,搭乘长途汽车开始318国道探秘之旅。途经壮美秀丽的波密冰川、然乌湖、怒江七十二拐,金沙江、澜沧江等著名景区,颠簸了三十多个小时到达理塘客运站。恰好客运站有一辆到亚丁的汽车还有两个座位,我们毫不犹豫马上转车,又颠簸了5个多小时,在夜幕低垂的时候到达了灯火辉煌美轮美奂的香巴拉小镇。我们没有停留,立刻租车进入迷幻的亚丁景区。</p><p class="ql-block">尽管我们已经颠簸了两天两夜,第二天我们还是早早起来开始贡嘎雪山之旅。亚丁景区设计了长、中、短三条路线,我们果断选择了长线,徒步五公里,爬升2000米,到达了了位于海拔4700米的牛奶海和五色海。</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在景区看到我们这样的白发人感到很惊讶,纷纷询问我们的年龄。</p><p class="ql-block">在接近牛奶海的地方,云南曲靖一对夫妇听说我们七十多岁了,热情地送给我们当地的小苹果、李子和他们自制的牦牛肉干。</p><p class="ql-block">一位成都的美女听说我们选择长线,主动为我们拍照。在五色海再次相遇时,她激动地说,你们还真爬上来了!热情地再次为我们拍照。</p><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下雨,我们还有余力想去短线的三个景点看看。 </p><p class="ql-block">在亚丁那天,往返加到一起,我们在贡嘎雪山游玩了十一个小时,徒步12公里。</p><p class="ql-block">在亚丁接到通知,北大校友会书法提高班八月三日下午面试。我们只好压缩行程,放弃亚丁第二天的旅行计划和稻城、理塘、新都桥、雅江、泸定等地的行程,连续行车12小时,于下午六点赶到了甘孜自治州首府康定。</p><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紧迫,我们没有休息,当晚步行到著名的康定情歌广场领略藏族风情。第二天上午我们快速游览了木格措景区,然后乘坐四个小时汽车赶到成都坐火车。一路上我们深切感受蜀道难非虚谈。</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幸能在高海拔地区领略大自然的神功,有能力在狭窄的山路上颠簸七十多个小时,有勇气连续盘旋深山老林三千多公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林芝半马挑战成功后带来的自信和体能。什么长途旅行啊,高海拔呀、徒步登山吶,似乎都已经不在话下。</p><p class="ql-block">我特意在位于贡嘎雪山海拔4700米处的五色海做了一次体能检测,可以轻松完成平板撑四分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日写于从成都回北京的列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