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暑假,家庭小聚,四个男孩子跑到一起玩,分别是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各一个。三个大孩子有手机,小不点没有。</p><p class="ql-block">一会,小不点来告状:“妈妈,他们几个不让我看手机。”</p><p class="ql-block">我过去干涉:“你们几个,从老大开始,每人让小不点玩自己的手机二十分钟。”</p><p class="ql-block">但是,我这次干涉是失败的,因为没有具体指出什么时间开始执行。</p><p class="ql-block">小不点很快又从孩子们的房间走出来,从冰箱里拿出四块雪糕,嗯,好办法,先贿赂。</p><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这次估计效果不好,一会小不点又耷拉着脑袋出来,从礼品箱里抽出两条特制的果冻。听小姑子说,是为两位小表哥带的礼物。</p><p class="ql-block">我们听到屋里传来他撒娇的声音,看来是取得了效果。</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火车上,我前面坐了一排孩子,四个人对面坐着。在外边的是个约四岁左右的男孩,比较调皮。</p><p class="ql-block">他从妈妈手里接过食品,招摇过市般送给身边的姐姐,还特意爬上座位,亲吻姐姐。</p><p class="ql-block">下来后,却如一个小刺猬,对对面的小哥哥先是挥舞拳头,后来是真的击打在背上。哥哥显然开始并没在意,吃疼了开始还击。小男孩也许开始没料到哥哥的还击,反应过来后放声大哭,扑向姐姐。姐姐年纪最大,可能没有看到小弟弟的调皮,对着小哥哥就呲起来。小弟弟悄悄回过头,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p><p class="ql-block">一会,姐姐去厕所,小弟弟一边冲小哥哥傻笑,我总觉得,带着谄媚,一边小心翼翼向母亲的怀里靠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结:在一个家庭里,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这是长期生活的结果。如果父母不过多参与孩子矛盾,这个孩子就是年龄最小的那个;如果父母偏袒老小,总是强调老大的责任,老大就可能讨好;如果家里有三个以上的孩子,那么中间的孩子在干不过老大、老小又有父母偏袒情况下,就容易形成这种人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