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这首歌耳熟能详,寓意深刻,赞美勤劳、智慧与善良……而在秦皇岛,一位80后青年周永峰拜篆刻大师刘铁峰为指导,发现秦皇石后,潜心创作着与秦皇为主题,与瓦当为载体,穿越古今的石头艺术之歌。 </p><p class="ql-block">2023新年伊始,周永峰报给恩师刘铁峰的第一份祝福,就是传递着他们研发传承的“秦皇砚制作技艺”被批准获得秦皇岛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十年刀刻雕琢,十年打磨历练,每一块大自然的精美石头,成为讲述历史,再现人物,绽放篆刻工匠与大师艺术的奋斗歌声,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说起秦皇石,有着神奇的故事。十年前,而立之年的周永峰,总是利用闲暇时间去秦皇岛北部山区燕山山脉、长城两岸户外穿越,他享受大自然的钟灵毓秀,触摸雄伟的长城图腾,汲取着中华智慧与力量。突然,他发现群峰峻岭之中,有很多奇石怪片,在阳光的照射下,绽放不同的颜色,绿的,红的,褐色的……而且有的石头被大自然打磨的就是神态可掬的作品。他把收集的一些石头搬回家,得知秦皇岛书法篆刻行业有一位名家刘铁峰老师,带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急不可耐地把宝贝石头一一展示给铁峰老师。刘老师与石头打交道半个多世纪,在篆刻方面堪称国宝级大咖,他被当代学界泰斗启功先生誉为“铁峰铁笔”,在50多年的创作中,曾应求为朝鲜领袖金日成、金正日、香港政商界名人曾宪梓、霍英东、董建华、何厚铧等要员命名制印。当铁峰老师看到眼前虎头虎脑的年轻人竟对石头如此痴迷青睐,这种探秘大自然的精神,让铁峰老师发自内心的赞赏。但严谨的治学精神,要求他们要对石头进行解剖和化验。经过对石头切割、检测及硬度实验,发现这些石头不亚于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是不可多得的制砚佳材。周永峰问:“刘老师,这个石头做砚台,咱得给石头命名呀”。铁峰老师想了想说:“因为石材来源于千古一帝秦始皇命名的港城北山,这个石头就叫秦皇石吧”。从此,周永峰开始做“大自然的搬运工”,囤积了很多石料,开始研发砚台制作,并拜访了很多书法篆刻方面大师,认真学习刀刻工笔的技艺。为了丰富工作室的文化与历史,周永峰开始收集从新石器时期研磨器(砚台雏形)到汉、魏、晋、唐、宋、明、清等不同朝代古砚珍品。通过收藏,在古人的作品中探究与推敲,也能通过方寸砚台传递中国文字久远的墨宝飘香。在创作过程中,周永峰还经常拜访 “汉魏六朝古砖砚”非遗传承人苑贵珉老师,通过苑老师收藏的2000多年来完整版的文物砖,学习中国历史沿革中的文字演进和中华文化精髓,提升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修养,也在苑老师创作古砖砚中汲取了很多智慧与灵感。</p><p class="ql-block">周永峰一心扎在石头创作上,集数年之力,出色完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石砚、茶台、瓦当及文玩。这些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奖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其中最令周永峰骄傲的,是一组以“秦皇文化”为素材的作品。而在这组作品构思与创作中,查阅典籍资料,竟然惊奇的发现,宋朝咸淳年间进士俞应佥就撰写过题为《秦皇石》的诗词,诗中描绘到:“祖龙盛气役神鞭,壁立无移只屹然。定见先朝陈宝化,阴灵寂寂笑求仙。”冥冥之中命名的“秦皇石”有了历史考证,与先人不谋而合呀,真是无巧不成书。为了更好的开发秦皇石的研究和制作,周永峰在恩师的支持下,成立了“品砚堂”工作室,刘铁峰老师亲自泼墨赐名。从此“二峰”师徒成为忘年的亦师亦友。为了不负恩师们的引领,具有浓郁的秦皇岛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一组砚台,传情地唱着动听的诗歌。瓦当砚系列作品——“夔纹大瓦当砚”(以北戴河秦始皇行宫遗址出土的夔纹大瓦当为素材设计创作),“卷云纹夹贝瓦当砚”(以北戴河秦始皇行宫遗址出土的卷云纹夹贝瓦当为素材设计创作),“抚宁郦城千秋万岁瓦当砚”(以抚宁郦城遗址出土的千秋万岁瓦当为素材设计创作)……每件作品都蕴含着秦皇岛独有的历史文化元素,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收藏价值。秦皇砚被专家们鉴定评判:温润细腻如婴儿肌肤,石品丰富,发墨而不损毫,磨而不滑,呵气即润,色泽艳雅,质地优良,硬度适中,具备了端、歙二名砚的特点,是砚台佳品。很多书法篆刻爱好者前来到“品砚堂”参观、交流。</p><p class="ql-block">著名青年作家、故事大王刘剑老师慕名而来,提笔写了长篇报道,他这样描述:来到“品砚堂”,就像是置身于中华文化的一隅,处处可见中华古文化的精髓。每一块砚石,都于宁静中透着灵动,静默中迸发着光辉。那高士砚——采薇图刻画的伯夷叔齐禅让之德绽放千年风采;枯木逢春系列茶台闪耀着生命之光;甲骨砚的古朴低沉中散发着历史的芬芳;美好寓意的秦汉文字和纹饰瓦当砚,传递着平安吉祥;每一款都让来访者眼前一亮,感叹年轻人的手艺功夫…… </p><p class="ql-block">品砚堂工作室十年磨砺,一路走来,周永峰特别感谢同道的师长。他说:很幸运遇到刘铁峰老师、苑贵珉老师和民协,非遗以及东北大学、燕山大学、市文旅局、文联、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良师益友,在他们的鼓励支持下,在专业大师的帮助下,每一部秦皇砚作品都折射着前辈们的传承、引领与点剥!</p><p class="ql-block">周永峰按照“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在恩师们的引领下,创作更多代表港城文化品牌的作品,让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精美石头唱出时代的主旋律,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文化旅游、智慧康养城市作出新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博物馆做拓片活动</p> <p class="ql-block">瓦当拓片作品</p> <p class="ql-block">向东北大学吉羊教授请教</p> <p class="ql-block">赠给吉羊教授拓片作品</p> <p class="ql-block">去庄河村研学考察</p> <p class="ql-block">市级证书</p><p class="ql-block">非物质文化遗产秦皇砚制作技艺</p> <p class="ql-block">秦皇砚非遗工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