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两张图片,如果重庆人偶然看到了估计都会想起两个熟悉的地方——朝天门和解放碑。嗯,很象,但不是。</p><p class="ql-block"> 这是哪里?这是江西赣州,赣州老城北面,有名的三江汇;还有城中心的地标建筑“标准钟”钟楼。</p> <p class="ql-block"> 家居重庆,我以前没去过赣州,只是知道江西简称“赣”是因为赣江,可是赣江为什么就叫赣江呢?</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站在赣州老城北端,一处叫八境台的城墙上,我可以看见左边的章江和右边的贡江,两条江江面平缓、水流清澈,一左一右径直朝八境台方向奔涌而来;最后在八境台城楼正前方,章江、贡江合流…… </p><p class="ql-block"> 古人智慧无限,于是,我们就欣喜的看到了,眼前这千里赣江,一江春水一路向北浩浩荡荡!</p> <p class="ql-block"> “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章江贡江和赣江穿越古今,穿越赣南大地,造就了历史悠久的江南宋城,同时也蕴育和滋养了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p><p class="ql-block"> 景区资料和导游们都说,赣州,江南宋城的誉称名不虚传。谁说不是呢?你看赣州老城三面环水地势独特,据说,最早建城墙是东晋时期;宋朝时,沿章江、贡江岸边,修筑了长约3.6公里、高5~7米、宽4~6米的城墙。</p><p class="ql-block"> 后来,古人们加固城墙,以铁水浇铸墙基,砖石包砌墙体,其结构坚实程度,可谓固若金汤。古老的赣州,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砖城墙;即便是今天,我们依然能够清楚的看见,那些垒砌在城墙上刻着年代的铭文砖……</p> <p class="ql-block"> 漫步赣州老城,处处景点景物斑驳的痕迹让我感觉,这一方山水注定成为历史人文富集之地。</p><p class="ql-block"> 不信?听当地人告诉你。</p><p class="ql-block"> ——这老城的城墙、城楼,差不多快一千年了;眼前的八境台,最早是石头砌筑的,主持修建的是当时赣州知州,孔子第46代孙,名叫孔宗翰;楼台建好以后,应邀为八境台题写组诗的,可是大名鼎鼎大文豪苏东坡。</p><p class="ql-block"> ——这郁孤台是唐朝时修建的,听说是河道观测台。后来,辛弃疾来江西为官曾经驻在赣州,他忧国忧民,常去郁孤台上登高望远,抒发家国情怀,又写了好多有名的诗词;从此以后,郁孤台呀,就更有名气了。</p><p class="ql-block"> ——还有,连接贡江两岸的古浮桥,有八百多年历史了,是南宋朝著名文学家洪迈任赣州知州时,主持修建的;这浮桥有400米长,100多只木船用缆绳、铁锚串联固定;独特的叠铺“鱼鳞甲板”技术,使桥体单元可快速拆装以便船舶通行;这样既解决了跨江交通的难题,又不影响正常的河道航运……</p> <p class="ql-block"> 赣州,自古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中原文化与岭南原著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广泛融合;岁月漫漫,相互影响,形成了华夏文明史上瑰丽的客家文化……秦代征岭南融百越后,一批又一批客家先民,自中原出发,千里跋涉,多次大规模南迁;赣江流域尤其是赣州一带,历史的成为了客家先民们主要的中转地和聚居地。</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先人老祖的勤奋开拓,赣州一方好山好水,不断发展,被先辈们建设成为美丽富庶的“客家摇篮”;今天走近赣州,我们依然可以听到亲切的客家方言、客家山歌,可以看到多彩的客家民俗,还有独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南迁纪念坛;更能够深深的体会到,赣南地区客家人,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到了赣州,“宋潮不夜城”是一定要去的,满满的风情风物、人间烟火;即便是一些现代人的仿古杰作,往往也不乏匠心独运。入夜,随便走走逛逛,看一看街边琳琅满目的摊店,看一看年轻人穿着汉服宋服,行游坊间、照相留影;那景象,好一派古色古香、古韵悠扬……恍惚间,还真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不远处,老城中心的“标准钟”忠于职守准点报时,报时的钟声响起,又把人们拉回到生活的现实之中。</p><p class="ql-block"> 老人们说,“标准钟”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纪念赣州解放修建的;当时全城最高的建筑,就是这标准钟钟楼,也是赣州城最早的西式风格的建筑。七十多年啦,一代又一代赣州人,听着这熟悉而亲切的标准钟钟声长大……</p> <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钟声悠远。我明白,那永不停步、坚定向前的标准钟,一定承载着赣州人深厚的情感和时空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8 月 于重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