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用成长性思维养育孩子

Lisa老师

<p class="ql-block">成长型思维让父母从对结果的执念转变为对过程的欣赏,从而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同时继续对进步部分保持好奇探寻,让孩子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一个被充分认可肯定的孩子才有可能有力量面对问题的解决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自Lisa老师,用心看见孩子,成就自驱力娃。</p><p class="ql-block">孩子回家到,开心的说:“爸爸,我考了95分”,爸爸着急的拿过试卷,和孩子说”我们赶紧分析下试卷,看看5分错那了,下次咱们争取考100分“。</p><p class="ql-block">爸爸引导孩子对错题复盘的确是很好的习惯,但是用错了地方。这个时候只看到问题忽略孩子努力和进步的态度,已经让孩子心灰意冷,没有任何的意愿和心力面对接下来的问题复盘。</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爸爸再怎么说,都是自嗨而已,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为什么呢?因为爸爸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只看成了一个做题机器。所以他只关注问题,而对孩子95分的高分背后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视而不见。</p><p class="ql-block">爸爸其实在隐喻的告诉孩子:“你不好,你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我很不满意”,试想想,那个孩子愿意和这样的父母对话?</p><p class="ql-block">大多数的父母都患上了“完美结果焦虑症”,以及“进步盲视症”。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这么要求过来的,我们也顺理成章的把这种方式用在孩子身上,这种代际传递的痛苦轮回就这么一代代的持续下去。</p><p class="ql-block">是时候该终结这种代际传递的统计轮回了,一个孩子,只有在被充分的看见,充分的认可,充分的肯定后,他才有意愿和力量去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和探索中。</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聊聊:<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如何应用成长型思维来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让孩子觉得自己还不错,自己有力量。</b></p> <p class="ql-block">成长型思维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 卡罗尔. 德韦克(Carol Dweck)教授提出,核心讨论的是人的智力和才能是固定的,还是不断发展的。</p><p class="ql-block">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更加乐观积极,他们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p><p class="ql-block">而固定型思维的人面对困难时,总是拼尽全力着借口,很容易妥协和感到绝望,也更容易成为失败者。</p><p class="ql-block">如下几个场景,可以简单评估自己和孩子是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大家也不要对结果过度焦虑,其实每个人都是两种思维的混合体。</p> <p class="ql-block">场景1,有人质疑你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固定型思维:我果然不合适做这件事情。</p><p class="ql-block">成长型思维:虽然我目前做的不够好,但是我会努力进步的。</p><p class="ql-block">场景2,面对一个比你更优秀的人:</p><p class="ql-block">固定型思维:她本来就比我聪明,我不如他很正常,没办法。</p><p class="ql-block">成长型思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要向他请教学习。希望可以和他做的一样好,甚至超过他。</p><p class="ql-block">场景3,面对没有做过的任务:</p><p class="ql-block">固定型思维:我天生就不是做XX的料,我不想做了。</p><p class="ql-block">成长型思维:如果我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强了。</p><p class="ql-block">场景4,犯了错误:</p><p class="ql-block">固定型思维:垂头丧气,抱怨他人,为自己开脱。</p><p class="ql-block">成长型思维:错误是成长的契机,关键是反思和总结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p><p class="ql-block">场景5,努力做的事情被他人否定:</p><p class="ql-block">固定型思维:我没办法做更好了,我不擅长做这个。</p><p class="ql-block">成长型思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p><p class="ql-block">场景6,需要做的事情太多:</p><p class="ql-block">固定型思维:这太难了,我试过了,我能力有限,肯定没办法完成。</p><p class="ql-block">成长型思维:我需要多一点的时间,再尝试下起他的办法,活着寻求他人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利用成长型思维和孩子沟通</b></p><p class="ql-block">如下六步辅助家长学会用成长型思维和孩子沟通,进而在沟通中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p><p class="ql-block">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欣赏孩子努力和进步</b></p><p class="ql-block">把对结果的执念转变为对过程的欣赏,看到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每一步的努力和进步都是可以持续增长的变量, 把注意力放在努力和成长上。</p><p class="ql-block">2.<b style="color:rgb(237, 35, 8);">针对进步好奇探寻</b></p><p class="ql-block">针对孩子取得进步的地方保持好奇,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发现全新的自己。</p><p class="ql-block">3.<b style="color:rgb(237, 35, 8);">针对失败复盘总结</b></p><p class="ql-block">接受失败和挑战,把失败看成是对成长的邀请,从中汲取教训,重视别人的反馈,从挫折中成长。</p><p class="ql-block">4.<b style="color:rgb(237, 35, 8);">面向未来,勾勒理想和愿景</b></p><p class="ql-block">积极展望未来,确定目标,给孩子前进路上指明方向。</p><p class="ql-block">5.<b style="color:rgb(237, 35, 8);">拆解目标,积极行动</b></p><p class="ql-block">将目标拆解为当下可以做的最小化的行动计划,快速展开行动,参考微行动。</p><p class="ql-block">6.<b style="color:rgb(237, 35, 8);">行动落实,寻求资源</b></p><p class="ql-block">主动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善于寻找各种资源,包括向更优秀的人虚心请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成长型思维沟通案例说明:</b></p><p class="ql-block">案例场景:孩子回家到,开心的说:“爸爸,我考了95分”</p><p class="ql-block">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自我评估:</span></p><p class="ql-block">你觉得这次考试发挥好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有哪些?</p><p class="ql-block">2.<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及时肯定(</span>看到进步和努力):</p><p class="ql-block">我看到你这次进步很大,某些很难的题目都做出来了。</p><p class="ql-block">3.<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好奇探寻:</span></p><p class="ql-block">这很不容易,你是怎么做到的?能详细说说吗?</p><p class="ql-block">4.<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复盘总结:</b></p><p class="ql-block">我们刚才提到的需要改善的地方的,我们一起总结复盘下,看看有哪些规律,争取下次避免?</p><p class="ql-block">5.<b style="color:rgb(237, 35, 8);">描绘愿景:</b></p><p class="ql-block">下次考试有什么目标吗?</p><p class="ql-block">目标拆解:这个目标怎么拆解呢?接下来行动的一小步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6.<b style="color:rgb(237, 35, 8);">行动落实:</b></p><p class="ql-block">需要什么学习资料?需要我或者其他人提供什么帮助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快快用起来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