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体北某小区,进来顿时就感觉别有洞天,整体小砖四层看着就敦实,环境幽雅,楼距宽,树木多。刚退休后我们在老干部大学跟袁建民老师学习楷书高达十年。每周就讲四个字,后来高老师教兰亭序又是五六年。学校每年都有书画展,拿出去的作品经常在市区得奖。今天早上去吃早点,然后路过看到里面更加漂亮了,椅子都是对角或者四方摆放,便于大家聊天。以前学校门外的两边椅子还在,使得我们内心更有归属感。下课或者课间休息时与小区的老干部老同志一起晒太阳,共同沟通交流学习上的知识。那时候学校条件有限给离休干部建立一个活动室,退休干部也要进去玩,有的个别人很在乎级别之差,宋校长就给大家做工作,离退休干部相处的挺好,起码没有发生过争论。不似现在存在许多禁区,保安视野皆为敌,遇事多为草头鸡。</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老干部大学有市委党校的,还有许多宣传部的甚至还有129学生运动后到延安的老干部,是李瑞环市长给38年前参加革命和局级以上的老干部专门建设的小区,那时候的设计都是明厅明厕三室或四室,还有一间八平米的小房间,阳光充足,每层两户,最高四层,无电梯。许多老革命走了之后,老伴就在八平米的小阳光房,非常舒适又享受儿女的照顾。平时就到老干部大学门口聊天晒太阳,这地方向阳背风还有一个宽屋檐,可见当时老市长真的没少费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