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幸福心理儿童心灵成长训练营第12期第七课活动总结

蓝天幸福心理

<p class="ql-block">  本次儿童心灵成长训练营第七课围绕专注力、创造力、表达力、欣赏力和自制力的培养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让7位小朋友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了多维度能力的提升。以下从活动内容、细节发现及实践收获三方面进行总结。</p><p class="ql-block"><b> 一、活动内容:多元设计助力能力培养</b></p><p class="ql-block"> 本次课程精心设置了四项核心活动,形成“创作—内观—实践—协作”的完整闭环,每项活动均聚焦目标能力的针对性训练:三角形添加画绘画与分享:</p><p class="ql-block"> 1、以基础几何图形为创作起点,鼓励小朋友自由发挥想象力,通过独自分享、双人互评、集体编故事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地锻炼表达力与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2、正念练习:引导小朋友通过静坐调适身心状态,培养专注力与自制力,帮助建立内在的平静与自我觉察。</p><p class="ql-block"> 3、专心吃水果:将日常饮食转化为训练场景,在品尝过程中强化专注力,同时渗透生活习惯与社交礼仪教育。</p><p class="ql-block"> 4、 齐心协力拆沙盘:以“高效取沙具”为目标,考验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中引导小朋友学会处理冲突与情绪表达。</p><p class="ql-block"><b> 二、细节发现:过程中的成长与突破</b></p><p class="ql-block"> 活动过程中,小朋友的表现展现出显著的能力提升与个性特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 1. 绘画分享:欣赏与创造的双向赋能</p><p class="ql-block"> 7位小朋友迅速投入三角形绘画创作,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在分享环节中,独自轮流分享锻炼了个体表达的逻辑性;双人互评时,每位小朋友都能认真观察对方作品并精准说出欣赏之处,如色彩搭配、细节创意等,体现出极强的同理心与欣赏力;集体创编故事环节中,恒恒完整清晰地串联起七幅画作的情节,展现出突出的逻辑思维与创造力,让团队协作的成果更加亮眼。</p><p class="ql-block"> 2. 正念练习:自我调适与内在成长</p><p class="ql-block"> 晨晨、航航、诺诺、麒麒、迪迪、恒恒能快速进入正念状态,展现出良好的专注力与自制力;然然虽需不断调适坐姿,但始终努力融入,体现出积极的自我提升意愿。正如杨定一在《真原医》中所言,儿童通过正念静坐练习,不仅能提升专注力、创造力,更能增强自信与内心的平和感,为自我认知与成长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 3. 中场休息:习惯养成与自主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吃水果环节中,诺诺主动清洗盘子,其他小朋友自觉维护环境整洁,展现出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集体意识。期间出现的小小风波,在老师的静观引导下由小朋友自行解决,既尊重了他们的自主成长空间,也在实践中强化了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了“策略即训练”的教育目标。</p><p class="ql-block"> 4. 拆沙盘活动:协作中的冲突与表达</p><p class="ql-block"> “看谁拿的沙具多”的目标设置激发了小朋友的行动力,活动高效推进。过程中两位小朋友出现的摩擦,成为情绪表达的实践契机——他们能勇敢说出自身感受,展现出真实的情绪状态。这一细节也提示老师,未来需进一步引导小朋友探索更多元、有趣的情绪表达方式,助力社交能力的提升。活动后晨晨和诺诺自觉清理沙子。</p><p class="ql-block"><b> 三、活动收获:多维成长的综合体现</b></p><p class="ql-block"> 本次课程通过科学的活动设计与细致的过程引导,取得了三方面显著收获:</p><p class="ql-block"> 1、 体验丰富:从艺术创作到正念内观,从生活实践到团队协作,多元活动为小朋友提供了多场景的能力训练,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2、 真实表达:无论是绘画分享中的想法传递,还是冲突时的情绪流露,小朋友均能展现真实的自我,这种无压力的表达环境,为表达力与自信心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3、互动深度:双人互评的欣赏、集体编故事的协作、冲突中的沟通,让小朋友在高频互动中学会理解他人、尊重差异,深化了社交认知与团队意识。</p><p class="ql-block"> 综上,第七课通过精准的能力培养目标、丰富的活动设计及细致的过程引导,有效提升了小朋友的核心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中“情绪表达多元化”等方向提供了实践依据,为儿童心灵成长注入了持续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