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缩影”塞尼亚

草儿

<p class="ql-block">塞尼亚岛是挪威北部北极圈边缘的第二大岛屿,<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CNN评价为世界最美十大岛屿之一,</span>面积有1586平方公里,其地貌多样,<span style="font-size:18px;">包括雄伟的山脉、深邃的峡湾、宁静或喧嚣的海滩、古老的渔村</span>等,又以峡湾、极光、午夜太阳等自然奇观和传统彩色木屋闻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具有挪威特色的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凝结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域,</span>被誉为“挪威缩影”。</p> <p class="ql-block">乘渡轮抵达塞尼亚岛,天阴沉沉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开码头后,沿着</span>蜿蜒曲折贯穿全岛的景观大道先去了附近的胡斯岛。胡斯岛严格上并不隶属塞尼亚,但与塞尼亚隔得非常近。岛非常小,却是这一带拥有最多渔民、最活跃的渔村,一条短短的堤坝连接着胡斯和塞尼亚这一小一大两个岛屿。</p> <p class="ql-block">挪威峡湾是冰川退缩后留下的海洋性山谷,从地图上看塞尼亚岛的北面、西面,十几条大小峡湾将海岸线撕裂,凸出去的险峻山脉伸向野性的挪威海,凹进去的湾流温顺地匍匐在群山脚下,由此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海岸线:内海岸柔美宁静,宛如世外仙境;外海岸则<span style="font-size:18px;">潮起潮涌</span>,充满了激情与诱惑。</p> <p class="ql-block">Ersfjorden湾东北方向毗邻挪威海的这一组山峰,远远望去,就像从海底伸出的一排巨大獠牙,山体布满诡异的纹理,仿佛是从地狱带出来的痕迹,对着人们龇牙咧嘴,<span style="font-size:18px;">阴森恐怖,难怪人们都称它为“恶魔之齿”。相比起来,此时的海浪倒显得温柔许多。</span></p> <p class="ql-block">到塞尼亚岛的第二天是个大晴天,这次在挪威西北部的岛与峡湾纵横穿梭了十几天,完整的晴天只有这一天,总算让我们见到了冬季峡湾色彩靓丽的容颜。</p> <p class="ql-block">纯净的蓝天白雪映衬下,一台普通的挖掘机也显得格外俊俏。</p> <p class="ql-block">离住处不远的Nordfjorden湾底部有一个观景台,三边雪山环绕,只有西北方向是通往挪威海的海湾,脚下是森林、公路和零星的木屋,内海湾安安静静,平滑如镜。</p> <p class="ql-block">恶魔之齿东面那一列群山中有一座著名的塞格拉山,是塞尼亚岛的标志性山峰,海拔不高,但以陡峭悬崖和壮丽峡湾景观闻名,西侧为陡峭断崖,垂直插入海底,从西向东看像是一堵“岩墙”,反向看则是被称为“恶魔之舌”的样子,侧面看又像是“风帆”。这么奇特的景观深得徒步与摄影爱好者的青睐,从山顶可以俯瞰到壮观的峡湾和山脉,尤其是日出和日落时的景色尤为迷人。</p> <p class="ql-block">挪威南部的哈当厄尔峡湾也有类似这样一个景,那是由一块从悬崖水平延伸出的巨石,形似伸出的舌头,悬空于水面上方约700米处,确切说叫“山妖之舌”。而塞格拉山的“恶魔之舌”是伸向天空,两侧略卷,有点厚实,更具舌头的质感,看上去与“恶魔之舌”的名称比较贴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么险峻的自然奇观我是不敢挑战的,一般人到不了也拍不出来,还是放几张领队墨导的航拍照片与大家分享吧。</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几个不玩航拍的就在山脚的Fjordgård村闲逛。村子不大,沿着山体斜坡上下有两三条路,路边排列着民居与店铺,有个幼儿园,有一两家超市、咖啡馆,还有民宿;临水的木屋最上照,在我眼里都像是童话中的小房子。</p> <p class="ql-block">在塞尼亚岛上我们连住两晚,酒店位置优越,像是遗世孤岛独处挪威海一隅,仅一座小桥连接大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边再无人烟。</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住在这一排二层木屋里,每层一套,可住四人。客厅面向内湾,一条宽宽的木栈道串联起每一座房子,窗外便是雪山海湾,船艇可停泊在各家门前。</p> <p class="ql-block">太阳刚下山,海上升起明月,酒店各处的灯亮起来。最北端地势较高,是一处宽敞的观景台,平台上下都有泡温泉的池子,下面是室内的,上面则是露天的。</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东边的岩石堆上还有个八角屋,这里既能看日出日落,也能看月起月沉。</p> <p class="ql-block">岛实在是小,<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图要放得很大才能看清我们的住地,</span>可建房屋的平地少得可怜,有的只能建在岩石上;但是逛起来又觉得这个小岛很有得逛,四面八方都是美景,每走一次,不同时辰、不同角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会有新的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太阳出来前的雪山之巅,光线与色彩瞬息万变,原本深蓝、湛蓝、浅蓝的天空被一缕缕蔓延的朝霞融化,染成浅紫、粉红,对面的月亮下沉的速度比想象的要慢,每次回头看,它一会儿悬在屋顶,一会儿浮在海上,海鸥快活地在山与海之间盘旋着。</p> <p class="ql-block">惊喜来得有点猝不及防。</p><p class="ql-block">从预报来看,我们此行的十几天,天天都有极光,强弱不同罢了。然而囿于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想要看得精彩、看得尽兴还需要一点运气。到塞尼亚岛的第一个晚上,我们就撞上了大运。</p><p class="ql-block">天黑后,我们抱着侥幸心理去观景平台上,肉眼看天没什么发现,手机对着天空,哇!满天绿精灵狂舞。</p> <p class="ql-block">在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也曾通过相机镜头看见过极光,但不是最佳季节,光很微弱,且位置都在某一个方向。这次不一样,前后左右、头顶上都可以看到,各种形状快速闪动,神出鬼没。我就举着手机转着圈拍,晚上七八点钟,体感温度就很低了,手冻得根本拿不稳手机,图像质量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这几张是队友不慌不忙用脚架支着相机稳稳地拍下的,效果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告别塞尼亚岛,风雪中向东!向南!向西!过大桥,穿隧道,坐轮渡,抵达挪威最大岛屿欣岛首府—哈尔斯塔。</p> <p class="ql-block">再从跨海大桥回到挪威大陆,弯到一个小半岛,看了“七点魔法”景观艺术装置。据介绍,这个扁扁的铁锈红的圆形装置蕴含有关太阳的信息,复杂的图案还讲述符号如何起源于自然形式。</p><p class="ql-block">它是挪威征集世界著名雕塑家、建筑家们设计并放在全国各地的34处景观艺术装置之一。这些装置有专门的网站说明其设计理念,虽然晦涩难懂,但在苍凉美丽的自然风景中,艺术装置的突兀展现,本身就是一个浪漫的存在。</p><p class="ql-block">相比较领队的美图,我的照片太对不起“景观艺术装置”了!</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TJELDSUND大桥边,房间里、餐厅里就能看见大桥与峡湾风光。</p> <p class="ql-block">再向西南方向去,就是罗弗敦群岛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