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22日打卡《绛州文庙》,此庙创建年代可追溯到宋代(据文庙内的王羲之碑文推断),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重修。现存主体为明代遗构,1996年被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上篇游记误将此庙图片发上,但未作说明)</p> <p class="ql-block">山西真乃文物大省,只要您有劲头,就马不停蹄的跑吧!掐指一算,我们来到山西,仅运城地区辗转已是第八天,光运城市下属的市、县的古建筑都看不完,累就不说了…</p> <p class="ql-block">绛州文庙的一大特色是石头狮子…</p> <p class="ql-block">这些石狮是在欢迎八方来客吗…</p> <p class="ql-block">《太阴寺》名称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太阴寺》俗称卧佛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卫生镇张上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1米,占地面8748平方米,始建于北魏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阴寺》是研究古代建筑、雕刻、壁画、艺术以及佛教历史的珍贵遗产。几经证实,太阴寺是国家图书馆。被视为镇馆之宝《赵经珍藏》的主要雕印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1年,《太阴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太阴寺大殿…</p> <p class="ql-block">在绿化率高的寺庙内浏览,古建筑群尤显典雅…</p> <p class="ql-block">又见壁画…</p> <p class="ql-block">太阴寺的木雕菩萨…</p> <p class="ql-block">《南柳泰山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南柳村西南约一千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后历经明、清时期多次修缮,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棵古树与《南柳泰山庙》的古建筑相依为命近800年,如今虽难以成为逢春的古木,却俨然成了此庙的雕塑。枯树枝上筑着几窝鸟巢,成了《南柳泰山庙》内一道景观…</p> <p class="ql-block">寺庙前一片空旷的地上,绿意葱葱,这面积已有一个足球场大,寺庙房屋内曾经又是学堂…</p> <p class="ql-block">我在网上找到介绍《南柳泰山庙》的一段视频,接下给到过现场的我们几位兄弟观看,定会有再次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航拍高空下望见庙宇围墙内、外那一望无际的绿色,更显现出寺庙的那一种孤独美,图片上种植的庄稼,应是视频上被采访人种下的,那天我们碰见的是一位老妇,应该是守着寺庙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南樊石碑坊及碑亭》位于山西省绛县南樊镇西堡村,是清代嘉庆九年(1804年)由时任山东盐运浜乐分司司运贾宗洛奉圣旨为其母李恭人所建的节孝牌坊。牌坊与碑亭均为青石仿木构建筑,及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于一体,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看到清代石匠,能将石头雕刻出这么精美的艺术品,让大家叹为观止!想象一下,即便今天有机械的帮助,都很难有如此成就…</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瑰宝,除了拍照还是拍照…</p> <p class="ql-block">徒步去埝堆玉皇庙时,经过一棵大槐树,树下已铺上一层凋谢的槐树花,可树上依然开满茂盛花朵。只见路边一条在溜达的小黄狗,看见陌生的我们,立马驻足,不声不响回过头来,好奇地瞅着我们匆匆走过,远处的老人可能是它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打卡《埝堆玉皇庙》,此碑的字已难看清楚…</p> <p class="ql-block">《埝堆玉皇庙》位于山西省垣曲县皋落村张家庄埝堆自然村,始建于元代,现存的戏台正殿为元代遗构。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只见先到庙前的沈微,举起的手机已贴在耳边,这又是在联系开门的文保员,我们此次山西观瞻的古建筑,皆是国家最高级别单位,虽然这些古建筑地处交通不便的乡下,哈它们的含金量均达到“100%”…</p> <p class="ql-block">又只能站在门外守株待兔,等到这位文保员来,正好记录一下其来到后开门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寺庙的首道大门…</p> <p class="ql-block">这已是打开《埝堆玉皇庙》内第二扇《凌霄殿》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尾随而进观瞻…</p> <p class="ql-block">已至盛夏,寺庙内居然有一株桃树,花朵还绽放得正艳…</p> <p class="ql-block">离开《埝堆玉皇庙》之前,发现寺庙内一棵树上结满了果子,显然不是枣树。即问文保员是什么树,其未加思索的回答说是“海棠”“海棠花儿”倒有听说,不知杭州有否“海棠树,”而海棠树还结果子,这方面是空白,终究带着疑惑的心情离开了那里…</p> <p class="ql-block">在农村也很难见到人,且越是乡下越是找不到人,现在年青人都去城里工作了,但在那边农村,经常连一个问路的老年人都难找到,那天上车前,突然见到这位老人,如获至宝的拍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打卡《宋村永兴寺》… 宋村永兴寺,又名重兴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垣曲县华峰乡宋村东部,是金、清时期的古建筑遗址,寺院坐北朝南,现存正殿,东耳房及清代砖塔,正殿为金代建筑(12世纪)。</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沈微永远是这么在打电话叫人…</p> <p class="ql-block">等到文保员来开门,我就当作素材,继续拍照记录…</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一座砖塔…</p> <p class="ql-block">再跟着入大雄宝殿门…</p> <p class="ql-block">记得这位文保员也讲了一些内容…</p> <p class="ql-block">这又是当年该寺庙的学校教室…</p> <p class="ql-block">当年农村小学的教室,应该是改革开放之前的。我们前几天打卡过的许多古建筑内的房屋,均当作学校教室用过,有的当作公社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在《宋村永兴寺》我们还特意选在农村老教室前留影,教室楼房外墙上写着“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两句话。哪知这位开门人,不会玩手机,沈微先手把手教他如何拍,但其拍下我们的三张合照很差劲,均有其的手指在,这张算最好了。不过还得感谢人家,荒野地带,在酷热下赶来给我们开门,他已尽责了…</p> <p class="ql-block">《二廊庙北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蒲掌乡北阳村东侧,是元朝时期的建筑遗存,明、清时期曾修缮。</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重修。</p><p class="ql-block">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修。正殿与东西配殿,清代被毁。</p><p class="ql-block">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泥神像被毁。</p><p class="ql-block">1995年,重塑泥神像对前檐斗拱等构件进行油饰彩绘。</p><p class="ql-block">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二廊庙》的文保员,让我们去他家拿开门钥匙,勇士体力强壮,开车了不少路取钥匙,回来开门,也做了一回《二廊庙》文保员…</p> <p class="ql-block">尽管攻略本子随身携带着,但打卡图片还须有几张的…</p> <p class="ql-block">结束这天的参观,我们赶往当晚的住宿地山西晋城。高速途中路过一家服务区,这家服务区居然只有我们这一台车子,哈哈,一辈子都碰不见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继续去晋城的路上,经过“王屋山”服务区,唐国强给羊奶做广告有这么一句话:“到了我们这个年龄,要吃点好的、等等…”今又见“王屋山”这三个字,我也学他这句话:“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看到、见到什么就会有联想和回忆…”多年前我们“沿黄公路之旅”有一次经过了“王屋山隧道”…</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的中学语文课本上,有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俗称的老三篇,这三篇课文学生必须背诵的,年轻的学生,读到滚瓜烂熟自然就能熟练的背诵,愚公移山是古文,开头是,“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上次我已想到那篇课文,只是没有提起,今天又经过王屋山,这次就提一下,七十年代的同学该有共鸣的…</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又经过“愚公隧道”…</p><p class="ql-block">应该说,来到山西,看见太行山这一带抗日战争年代的山脉,亦是不虚此行,与红色之旅能沾上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