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歌者

秋韵

<p class="ql-block">清早起床,我就听到窗外的蝉鸣。尽管住得那么高,依旧听得清清楚楚。这声音是夏季的标志,也是夏日的一个亮点。倘若少了这蝉鸣,夏日的回忆也许要淡了几分。</p><p class="ql-block">我走在去菜场的路上,行至清凉门大街的桥头时,便能在晨曦中听到稀疏的蝉鸣声。在夏日里,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只要有树木花草的地方,都有它们的存在,那种独特的音符汇集成合唱。</p> <p class="ql-block">随着日头的升高,蝉鸣也渐渐稠密起来。特别是在中午的时刻,天越热,蝉鸣越烈,这些独特的音符在正午汇成汹涌的合唱,一波接一波,从不停歇,像是把整个夏天的热气都融进了声浪里。人们说:“这是它们借着暑气在放声呢”。走在夏日里,这种火热而灼热的感觉特别难忘。三伏天的暑意尤为真切。</p><p class="ql-block">回忆如箭,嗖地将我带回童年。小学时期的那些场景又在眼前。中午的时候,日头把柏油路晒得发烫,蝉在树上叫得正疯。邻居家几个孩子一起往树荫里钻 ,手里拿着一个瓶子,瞅准树上的蝉就一把按住,蝉扑腾着翅膀挣扎。一个接着一个地捉。捉蝉的几个男孩子在说:“哇!手心好痒痒。”捉了一小瓶也有十多个,回到家来,往煤球炉子边一蹲,直接把蝉丢进炉膛,听着‘滋滋’冒油,外皮慢慢烤成焦黄色,赶紧用火钳夹出来,然后掐掉去头尾,一口咬下。那股子说不清的肉香直钻鼻尖。几个小伙伴你一个,我一个,大家满手黑灰地抢着吃,笑声与树上的蝉彼此起伏。那时候哪懂什么零食,这烤蝉的香,这便是童年夏天最野的滋味。如今再想起,那些情景更让人念旧。那是属于童年夏季里独有的一份情趣。</p><p class="ql-block">夏天的蝉鸣总是让人回味,晨露未晞时,蝉鸣是低低的序曲;等日头爬高,暑气蒸腾,它们的歌声便陡然拔高,一浪高过一浪。耐着酷暑的蝉们,裹在浓绿的树叶里,顶着烈日高歌。它们遥相呼应,连被晒得蜷曲的树叶都似被这声浪唤醒,在风中轻轻应和。蝉们越来越燥,却不知疲倦,一声声一曲曲纵情歌唱。它们望着烤卷的树叶、浅下去的河床,也望着天上掠过的飞鸟,却越发响亮地唱着。这是属于它们的“夏日宣言”。蝉鸣的音色,夏日热气的质感。被烈日烧红的弦,越拉越紧。这欢畅的歌唱,让滚烫的夏日有了灵魂。原来热烈的生命力,从不需要刻意去证明。</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坐在空调房里,望着窗外的烈焰,打开了全民K歌,点了首《半个月亮爬上来》,唱起了这首歌,我感觉到浑身的清凉,在那逐渐萌生并萦绕在心间的淡淡情愫中,去领会作者创作这首歌的灵感,为什么人们爱传唱它,无非是因意境深远。《半个月亮爬上来》是中国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基于西部民间音乐元素创作的无伴奏合唱经典作品‌,因优美的旋律和诗意意境被誉为“东方小夜曲”。我的歌声在窗内,人已陶醉在音乐里。当我停下歌唱,窗外依旧蝉鸣声声。 </p><p class="ql-block">窗外的蝉鸣声是在告诉我们,夏天正热烈进行着。这几天太热了,热得让它们不断地抖动着身体。它们在集体发声,似乎在说:“我们经受得起大自然的考验,我们无所畏惧”。是的,蝉是坚强的,而此刻,我多么希望来一场雨,让那些蝉能够喘一口气。</p> <p class="ql-block">我非常喜欢夏日的夜晚,因为夜晚会带来一丝清凉,走在繁华的街道上,白日的烦躁消去,心境自然敞亮,马路两边的梧桐树叶也很安静,它们似乎在抚慰我夏日白天受到的酷热灼伤。</p><p class="ql-block">夜色来临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蝉在树叶间休息,一代又一代的,它们没有家园,一生像悲哀的过客,孤小无助,活着就拼命活着,死了也无人知悉。</span>夜里的蝉,声音变成了低吟。它们和树相依,却终究是城市里的过客。见证着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与散步的人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夏日的歌者,是蝉,它们用短暂生命给夏日留下了浓烈的灿烂的风采。它们的歌声留在了我们的梦里,留在了绚丽的夏日世界中。树丛里,荷塘边,梧桐树叶里都飘荡着它们不息的吟唱。那是生命最热烈的回响!即便是短暂,也足以响彻整个夏日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