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那些事之《致敬八一》2025.07.25四川骡二

四川騾二

<p class="ql-block">《致敬八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哈哈,原本的标题是“老狗记得千年事”,想调侃一下那几个经常抽我底火的老战友,否则难以描述我们这群老兵间数十年的友谊。 又一想还是要尊重“八一”,不能影射到我们的老一辈!</p><p class="ql-block"> 最近忙得前脚打后脚,帮忙校对《南下》第二辑,上下厚厚的两大册,熬了不少夜。我这个人有个坏习惯,白天昏昏耗耗晚上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效率极高,不过不能连续战斗,时间长了也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幸好,战友10天前就提前告知,重庆战友来成都请客还带来好酒(想请几位战友聊聊),搞得有点儿尴尬。而今眼目下,不管有钱无钱,最好AA制,酒是另外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进了沙湾路的“蜀相识”酒家,熟悉的几个老鬼早就到了,不太熟悉的也都是咱独立师的老战友,自然没有拘束。而且从师部到一二三四团都有代表。老板娘是美女,我就知道是哪个的“窝子”了(只是吃饭,没有其它意思,嘿嘿)。</p><p class="ql-block"> 爱抽我底火这位不管当年还是现在都是位“帅哥”,年轻时在47医院谈恋爱时的电话都被他的那伙“妹子女兵”偷听了(一群原38医院子弟),而且是前些年喝酒时才告诉我。这回又提到另一件事: 69年(大约),师部大楼前的操场旁有个沙坑,里面有杠铃等器械,骡二(18岁)上去蹲下先提起后翻腕,鼓足吃奶之力挺举起来,唐元亨师长见状“聊发少年狂”,双手直接就举了起来(抓举)……。这狗日的娃儿记性太好了,我早就忘记了,但举重翻腕绝对是我的基本动作,他娃娃想编都编不出来,肯定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端起酒杯致敬八一,致敬我们的父辈,致敬我们独立师的老首长杜灵 唐元亨 萧良清 姚师程 窦肇 李文 杨仙波等;致敬我们的杨参谋(你一句话,我就从大竹独二师的名单中留到了独一师),致敬我们警通连的刘文备老连长、陈金贵副连长、聂大春排长和警通连的战友们;致敬女兵排的美女们(我们一排就是大门岗,你们哪一个能从我们面前溜得过去?);致敬一二三四团的战友们!永远的成都军区独立一师(后易名四川省军区独立一师,武警四川总队),我从军生涯、改变命运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刘老四很健谈,在八一小学比我高一级,文革中在学校也算个人物,提起飞飞胜鲜周彪等人,熟的很,都是一个窝子的。再提起353库更是如数家珍,当年为了防火,挖了好几个鱼塘,贺炳炎司令员以及其它军区首长都喜欢到这里来钓鱼。据说前苏联军工专家也住过这里,其实这里就是个弹药库……。老主任是个湖南籍的老红军,牛逼得很,高官不去当,干休所也不去住,占山为王,图的就是个自在自在,当个二级部长不如当个仓库主任,山高皇帝远,有车有人枪支弹药鸡鸭鱼肉,哪个可比。</p><p class="ql-block"> 那张老像片我就没有搞懂,刘主任(353库,上校)坐中间,韦杰副司令(中将)后勤金政委(少将)坐两边?问了几个大院子弟,都说搞不清楚。可见当年这些老红军们最敬重的是战友情义,而不是什么官衔大小,要说官衔韦杰最高,要说残疾,刘拐子金摆(跛)子,不分彼此。今天还看得到这样的相片吗?谁在C位,狗屁!</p><p class="ql-block"> 刘老四谈起47医院住院的龙门阵,被刘绍堂(原泸州军分区司令员)的女儿刘磊(外科护士)严加管理,后来一打听,刘拐子说开军区党委会,老子和刘绍堂住一个房间;刘磊立马没有了脾气。</p><p class="ql-block"> 当年骡二也住过47医院(省军区拉练从山上摔下来),也认识刘磊,还认识刘洋。独立师在青台山成立教导队时,选了两个尖子就是我和刘洋;当时我直接从师部示范班过来(好像徐驰的儿子徐京红也在炊事班当采购),刘洋从下面团里过来。后来教导队说,还要筹备一段时间,你们两个暫留一个,我立马说,我回警通连。其实不是我不想留下来,在师部示范班我机枪步枪冲锋枪100米全部优秀,300米移动靶成绩就忽高忽低不稳定,夜间射击贴腮法是我琢磨出来的,但是我有个“贼心鬼计”,因为我是近视眼(体检就是找人填的表),生怕暴露,于是主动让位。几十年后我才听说,刘洋也是近视眼,悄悄配了一副眼镜,当然他的军事技术也没有问题(牛高马大)。想起来,当年实在太幼稚,太没有脑水了。不过也没什么,也算“大智若愚”吧。</p><p class="ql-block"> 运气最好的恐怕算重庆的老朱了,71年就从团卫生队保送四医大,不过后来又去了大西北艰苦地区,辗转几处才调回来。</p><p class="ql-block"> 三团的任务守卫成昆线上的桥梁、隧道,有的长达几公里,风餐露宿日日夜夜,有两位战友说到,要不是你在营部当文书时下来帮我站了一班岗,几年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现在想起来都难忘! 团里还有往西北基地押送He原料的任务,坐闷罐车,每天补助五毛钱,大家还争着去。(独立师还有好多人和事,不便公开说,以后慢慢聊,包括女兵排)</p><p class="ql-block"> 酒过三巡,两瓶“老珍酒”见了底,难得如此好酒,建华老弟已经不胜酒力……</p><p class="ql-block"> 乘着酒兴,我断断续续记下了几个老战友讲的故事,没有核实,算是调侃。朱老兵是安徽金寨人,当年除了当红军父亲活了下来,爷爷叔叔等众多当红军的亲属都战死沙场,为国捐躯。</p><p class="ql-block"> 刘老红军更是个传奇人物,湖南茶陵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并入党,1934年8月随红六军团西征,1935年10月参与长征,1937年3月西路军在甘肃康隆寺与敌骑兵激战时腿部负伤,在山沟里爬了两天两夜,一年多时间里,他东躲西藏风餐露宿一路乞讨寻找部队,拖着残疾的腿,最后找到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由于国共已经合作,办事处给了他一套国军军官服,才到达延安。这些老红军都是大英雄。</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谁发给我的这张相片了,总之喝完酒就到了我的手机里。我父亲是阆中人,33年的四川红军(红四方面军),虽然雪山草地三进三出积极参加粗古城就, ,幸好黄河边上停了下来,直接去了延安,否则像过了黄河的西路军,能有几人回?父亲常说,连总指挥徐向前都是乔装成算命先生只身逃回延安,你说西路军惨不惨。</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战友相逢,算是幸运儿了……</p><p class="ql-block">以此纪念八一建军节98周年,相约建军百年之际,战友们还能一起喝酒否?!</p> <p class="ql-block">前左一韦杰(成都军区副司令,开国中将,广西壮族人,1929年参加红军)、刘光武(353 库主任、上校,湖南茶陵人,1930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金世柏后勤部政委(湖北红安人,开国少将,1931年参加红军)。后左一353 库庞保创副主任,后右一时任353 库政委王玉亭。现年94 岁。摄于70 年代未或80年,地点天回镇353 库。当年,刘老红军,外号 刘拐子;金老红军,外号 金摆子,两人都是战争年代负伤腿部留下了残疾,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老革命老英雄老前辈。</p> <p class="ql-block">重庆战友带来的美酒,这种酒很少见,是多年前茅台公司与常州合作在易地生产的一种茅台酒。我还以为是贵州珍酒,原来是两回事。</p> <p class="ql-block">大杯满上</p> <p class="ql-block">哈哈,贪杯不胜酒力</p> <p class="ql-block">酒醉英雄汉,饭胀哈老三</p> <p class="ql-block">烟酒不分家</p> <p class="ql-block">还是灰面脑壳多,按倒面条整</p> <p class="ql-block">莱荣的窝子,上菜全是大盆</p> <p class="ql-block">美女老板娘亲自上阵,欢迎兵哥哥</p> <p class="ql-block">第一排,Luo西蜀(师部),Liu老四(四团),Zhu新平(四团),Zhong北京(四团)</p><p class="ql-block">后排,Li莱荣(二团),Ran速中(一团),Yan凡(四团),Liu建华(三团),Nie辛(一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