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游湖南黔阳古城

城郊村民

<p class="ql-block">昵称:城郊村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461302</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湖南黔阳古城</p> <p class="ql-block">湘西多山峰、峡谷、河流与溶洞等,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风光独特壮丽、秀美多姿。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与汉族长期互助共处,中原文化、苗蛮文化、荆楚文化、百越文化在此交融,形成奇特多样的历史文化。湘西有保存较好的众多古城镇,如凤凰古城、芙蓉镇、耶里古镇、黔阳古城等。湘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喜爱的旅游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又称龙标古城、黔城,现为湖南怀化洪江市黔城镇,称洪江市古城。黔阳古城拥有2200年历史,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其核心区约0.85平方公里,拥有芙蓉楼、万寿宫、钟鼓楼等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阳古城荣获“中国最美的小城”、“中国十大最美潜力古城之一”等美誉,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6月10—11日,我们探游了“湘西第一古镇”黔阳古城。</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除了芙蓉楼等个别景区外,街区与众多景点都不收费。目前黔阳古城的游客似乎还不太多,我们遇到的游客多来自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路边停车区看到挂广东佛山市、清远市车牌的小客车,在古城门牌坊处遇到讲广州话的旅游团队,在中正门有两位广东女士用普通话问路,我直接答以广州话,令她们颇感惊喜。</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街道铺以青石板,两侧楼房多为三层或两层,主要街道首层多为店铺,建筑及装饰颇具民族特色。有一面墙非常醒目,墙上贴满了各种美术字,有广告语“不去远方就来洪江”,有景点名称如北正街、昌龄府、文庙等,更有特色食品名称,如糯米麻薯、火刨辣子酸萝卜、白丝糯糍粑、傅氏豆腐,等等。穿行于大街小巷,寻找一处处历经沧桑、蕴含历史文化的建筑,在火神巷与火神庙、节孝坊、正女坊、灶王宫等处,我往往被吸引而忘记了移足。</p> <p class="ql-block">南正街和北正街都是古城的典型街区。南正街全长300多米、宽3至4米,街道两侧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多是当地称为“窨子屋”的特色民居,被踩踏磨光的青石板和有点凹凸的路面,显示着两千年的岁月沧桑。南正街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之一,是明清时期黔阳县县衙所在地,这里现存有名为“许州府衙”的州县官衙建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山街”窄如小巷,其名称应该是后来改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叙州府衙”建筑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叙州府衙,是黔阳古城最重要的官衙建筑遗址。据景点文字介绍和网上查询,从公元前202年至1949年,这里既是镡城、舞阳、龙标、黔阳县的府衙,又是巫州、徐州的府衙。西汉设立镡城县,现在洪江市政府附近有镡城公园;唐朝先后改名黔江县、龙标县,宋朝改设黔阳县。唐朝先设置巫州,后改为叙州。州县府衙已毁,现仅存遗址,又称府衙遗址广场。</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众多珍贵文物,被誉为“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古城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飞檐卷垛、壮丽清秀、古朴精致,建筑群整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黔阳古城又有多个(组)古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芙蓉楼、万寿宫、钟鼓楼、宝山书院、中正门、文庙、杨公庙,等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庙因为正在维修,暂停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杨公庙,是祭祀“沅水河神杨公菩萨”、祈祷行船平安的场所,是各地众多杨公庙的总庙;杨公菩萨本是靖远侯杨漱,是沅水上游形成的土著河神。万寿宫,原为江西会馆,供奉道教净明道祖师许真君;始建于清朝,为桶形窨子屋,歇山顶,檐头盖有瓦当。钟鼓楼、宝山书院,皆位于龙标山东侧,先后建于宋代。钟鼓楼是原普明禅寺的一部分,后来寺毁楼存,是三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宝山书院是我国较早的官学之一,为庭院三进木结构。钟鼓楼与宝山书院周围还有千年古樟树、昌龄井和藏书楼等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的东北南三座城门已毁,仅有西门保存完整。西门原名安远门,“中正门”之名乃抗日战争期间由国民党中统局戴笠所改并题写。西城门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用红砂石砌筑,门为拱形,清代加以维修,具有明清时期湘西建筑风格。据说东门古城墙保存较为完整,我们仅游览了中正门至芙蓉楼园区的一段,始筑于唐建中年间,明朝改建为红砂石城墙,饱经千年沧桑,见证着古城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黔阳古城位于㵲水汇入沅江之处,三面环水,奔流不息的河水成为古城的生命源泉、安全屏障的天然护城河,“沅㵲流清”又是黔阳古城十二景之一。环城江堤既是古城通行车辆的交通要道,又是旅游景观大道。漫步于江边,远眺城西南宽阔的江面,烟波浩渺,平静温婉,微风怡人;观望城东南河面,大桥威武壮丽,对岸群山起伏,山上赤峰塔清晰可见。一边是群山、宝塔、河流、大桥新貌,一边是饱经沧桑的古城建筑群,带给游客无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我们又漫步于古城,穿行于大街小巷,柔和灯光给古老建筑镀上一层金黄色,散发出独特的韵味;漫游于江边,对岸的灯火与倒影、江面若隐若现的行船、清凉舒适的晚风,令人神清气爽。湘西的四座古城镇,凤凰古城与芙蓉镇早已名满天下,而头顶“湘西第一古镇”桂冠的黔阳古城,如今也已弹去桂冠上的尘灰,惊艳于世人面前;我相信,黔阳古城将会成为湘西古城镇旅游的新热点,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