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为我的外婆是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之一,我应该而且必须去看《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p> <p class="ql-block"> 影片前十分钟,简要实播了南京保卫战的激战场景,日军集中70毫米92式步兵炮,75毫米野炮,105毫米榴弹炮,81毫米、90毫米迫击炮,九五式轻型坦克,八九式中型坦克,俯冲轰炸机等,向南京城发起总攻。国军则奋起抵抗,双方惨烈交火,直至中山门首先失守。接着就是中华门失守。日军杀进南京城。</p> <p class="ql-block">中山门12月13日凌晨三点钟失守。</p> <p class="ql-block"> 这个镜头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侵华日军的罪证就是通过这几个日军战地记者的摄影作品血淋淋的展现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我用手机抓拍了一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 日军第16师团的井敏明、野田毅,这两个就是丧心病狂的杀人竞赛——百人斩的元凶。用时半个月,杀人211名,那是无辜的南京老百姓呀!赌注竟然只是一瓶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日本各大报纸宣传的杀人英雄的业绩和过程。</p> <p class="ql-block"> 日军开始为伪造和掩盖南京大屠杀特意安排各类摆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日军抓了一些儿童来摆拍日中亲善照。</p> <p class="ql-block"> 两位男女主人翁抱着被日军摔死的婴儿在留影,心中有说不出的愤怒和恐惧!</p> <p class="ql-block"> 大屠杀的部分场景,血淋淋的,让人不敢直视……</p><p class="ql-block"> 九二式重机枪向人群扫射,枪声震耳欲聋,让人喘不过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表现日军奸淫妇女的场景,导演用了比较隐晦的手法,如日军把妇女拖进房间,而后镜头一直在门外。只听到女人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没有像张艺谋导演的那种扒衣服,让女性半裸的镜头),效果更好。听着那哭泣声,让人不寒而栗和悲愤。</p> <p class="ql-block"> 日军用九三式火焰喷射器向街道两侧房屋喷射,烧死了许多躲藏的南京平民,施暴过程惨不忍睹。</p><p class="ql-block"> 火焰喷射器喷射后产生上千度的高温,能确保活人在一分钟内烧成焦炭。</p> <p class="ql-block"> 当照相馆老金拉动摄影背景布时,展现出北平故宫、万里长江、西湖柳浪闻莺、上海城隍庙、武汉黄鹤楼……把影片推入高潮,大好河山,寸土不让!</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古国岂容豺狼践踏。</p> <p class="ql-block"> 因照片底片被外泄,日军战地记者伊藤变得发狂发怒,伪善的面目暴露变得外表狰狞。</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这个场景震撼人心,催人落泪……</p> <p class="ql-block"> 影片拍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发人深省。</p> <p class="ql-block"> 1947.4.26.南京大屠杀元凶谷寿夫被执行死刑。</p><p class="ql-block"> 1948.1.28.百人斩两个刽子手被押赴雨花台刑场执行死刑。这是人类正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南京人民是抗战胜利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 在此我想起了我的爷爷,深深的怀念他。爷爷生于1909年,这是爷爷在世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拍摄于1939年,30岁留念。两年后,1941.12.7.死于日军轰炸机的航空炸弹,时年仅仅32岁。那时我的父亲才7岁。以后家庭生活非常困苦,挣扎在死亡边缘。</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17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当年跟他一起参军的有五百个兄弟,他们参加了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很多兄弟在冲锋时高唱志愿军战歌,前面的中弹倒下,后面的跨过地上的遗体继续冲锋,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有的埋骨他乡。父亲是幸运的,被送入军校学习深造。后来参加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曾给钱学森院长开过小车。为国家作出了特殊贡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婆生于1903年,这张照片拍摄于1981年,外婆78岁。外婆对我说,她也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1937.12.13.南京城沦陷,这一天,34岁的外婆家中闯进过三批次日军。我问日军长什么样子?她说日军头戴钢盔,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枪,嘴上留一小撮正方形的黑胡子,平均身高低于1.60米(因外婆身高1.61米)看上去比日军高2~3公分。因外婆当年得了怪病,30岁之后就是一头白发,远看像五十多岁的老人。日军抢走了外婆的金项链、金手镯,以及家中收藏的古董字画,才心满意足的离开。第三批闯入的日军,其中一个日军跳上灶台,当众脱下裤子,在铁锅里拉下一堆臭气熏天的大便。离开时,最后一个日军来到外婆的跟前,他发现一头白发的外婆耳朵上有一对小小的金耳环,眼里闪烁着贪婪的凶光,打出手势想要。外婆颤抖着双手,摘下金耳环,日军一把夺下金耳环,向外婆一个鞠躬,口中吐出四个字:撒约哪啦!外婆愤怒的对我说,日本人就是一群强盗!就是一群畜生!</p> <p class="ql-block"> 在我小时候,我的外婆希望我长大后做一个中国军人,保家卫国,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这点我也做到了。照片中的我,手持双枪,豪情万丈。照片拍摄于南京陆军学校1号礼堂北侧。</p> <p class="ql-block"> 喜爱摄影的我。对个人而言,照片记录的是成长的年轮和喜怒哀乐;对国家而言,照片记载的是荣辱兴衰、历史的年轮。</p><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公当年参加过南京保卫战,也是热血爱国青年,他可是有双文凭的海军少校(毕业于黄埔军校和德国海军学院)。战前他对外婆说,此次南京保卫战凶多吉少,仓促备战,天上没有制空权,防御阵地前没有埋设大量地雷,没有挖掘反坦克壕沟。有3万新兵没有训练,甚至没有打过枪。部队建制多,指挥通信不畅,分兵把守。没有准备巷战。打起来本人只能以死报效国家。</p><p class="ql-block"> 接到撤退命令,外公来不及接外婆转移,只能乘炮艇匆匆离开南京城。</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三代人,出了三个军人,而且都是正规军校毕业的,在全中国也不多见。我们曾经面对的敌人分别是日军、美军、联合国军、越军。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作为军人挺身而出,责无旁贷。</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复旦大学射击场的留影。当我操起枪的时候,三年军校的生活历历在目。三年时间的艰苦训练,我打倒了二千多个靶子,妥妥的神枪手,射击教员的打靶成绩还不如我。</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拍摄于1985年4月。我对摄影师说,我已经报名申请参加老山作战,如果牺牲,这张照片就作为我人生最后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我的,也是你的。影片中南京吉祥照相馆告诉我们,吾辈自强,寸土不让!这个影片带给每一个人的是心灵的震撼!《南京照相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表现真实,演员本色出演,一时让我们忘记了是在看电影。当屏幕上出现日本军机俯冲扫射的画面,我本能的反应是想立即卧倒,却发现是在看电影。影院里很多观众也被日军的暴行所震惊,看得目瞪口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无数先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组成我们新的长城……</p><p class="ql-block"> 忘记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就会重蹈覆辙。</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金一家人等拍的最后一张团圆照片,背景是南京的夫子庙、秦淮河。正是这一群普通的南京市民,用自己的生命把南京大屠杀的铁证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 影片最后出现了南京城今昔对比照。当年日军首先突破中华门,杀进南京城。</p><p class="ql-block"> 而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屠杀。据统计大规模屠杀28次,死亡19万人;零星屠杀858次,死亡15万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30万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山门今昔对比照,当年日军组织入城仪式,侵略者曾经不可一世。</p><p class="ql-block"> 影片尾声播出黄琦珊献唱的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歌曲《永远的微笑》:心上的人儿有笑的脸庞,她能在深秋给我春光……</p><p class="ql-block"> 我眼里闪着泪光,感觉有很多话想说。我从不后悔做一个中国人,发至内心为现在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强大的人民军队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能战方能止战,敢战方能言和。谁敢侵犯我们就叫它灭亡!</p><p class="ql-block"> 影片中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我们勇敢面对,不回头勇敢向前走!</p><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人性的底线。因为只有直面人类的黑暗,才能真正避免昨日的悲剧再次上演。</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