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八周年,在98年的战斗岁月中,我军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勇往直前的虎狼之师、正义之师。这也使我回想起父毋老一辈军人在解放全中国,解放全广东,特别是参与解放广东第一个县城惠来县的战斗经历。不尤使后人肃然敬佩。</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14日,党中央指出“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12月30日毛主席向中外宣布:“中国人民将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抗征队、潮汕支队奉命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二支队,蔡若明任命为第二支队敌工科科长。1949年3月21日,边纵司令员刘永生率边纵一团在坪上与二支队副司令员陈彬所率五团胜利会师,4月中旬边纵政治部主任林美南在河婆召开军事会议决定:集中力量进行潮、普、惠战役,拔敌据点,扩大解放区。兵分两路,南线攻鲤湖、流沙、两英、惠来县城、普宁县城等地,使之与海陆丰东江解放区联成一片。北线进攻棉湖、白塔、大头岭、汤坑等地使之与闽、粤、赣解放区联成一片。 张希非司令员找到敌工科交代任务,做瓦解惠来、普宁敌军工作。蔡若明接受任务后立即召开敌工科主要骨干会议分析形势,确定任务,统一掌握,分头进行,除统一掌握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外,主要任务是向惠来县做工作。蔡若明按刘向东同志指示先做好来敌工科协助工作的张金龙进行教育,交代任务,后带他一齐去做惠来县警察局长张熊(又名张卓球)的工作,张同时又是惠来城防总指挥,张金龙先生与张熊局长同是五华人,友好,互信,较好进行工作,张局长也较深明大义,经第一次说明形势与政策后便毅然答应:“贵军何时来惠,我都不抵抗,可以迅速带队起义”。事过几天部队围城,张司令员要蔡若明和他在指挥部一起以便及时处理问题。围城枪响,张局长、张金龙便来汇报,说他已命令所属部队不抵抗,听候接收,唯有县另一中队队长陈镜只能听县长一人命令,别人做工作他不听,建议敌工科对邹英县长进行工作,要邹英指示陈镜停止抵抗,待命。同时建议邹英县长一齐起义以利名节,张、邹又是同乡老友,谈话都可以实话实说,我们要张局长、张金龙两人一齐做邹工作,说明形势和政策打消顾虑。两张进一步劝说,时至而今容不得考虑了,赶紧下令让部队和县科长以上人员都起义吧!邹经考虑再三,毅然答应:“起义!”于是,县警察局、县政府系统全部起义,但还有县联大队,队长陈家琪还顽固抵抗,张熊局长建议抓陈家琪母亲到阵前喊话劝降,几经周折,陈见邹、张都已起义,大势已去,无法再顽抗,才答应投诚,惠来城最终全面解放。张司令员考虑部队要打扫战场,处理善后,还很多事要做,命敌工科带邹英为首的全县起义人员回南山司令部,路过各村镇都受到热烈欢迎,回到南山司令部,曾广、刘向东、徐扬等同志都十分高兴,给起义人员分别发奖金(裕民券200元)另拨100石谷奖给邹县长和张局长,至于欢迎宴请自不在话下。并号召各县走邹英之路弃暗投明,走光明大道。惠来县城于1949年5月20日全境解放。这是广东第 一个县城解放,对敌阵营影响颇大。我军获得轻机枪4挺、长短枪约400支左右,瓦解了敌一个联防大队、一个政警中队和全部警察。这是敌工工作配合军事进攻取得较大胜利。敌工科受到潮汕地委、二支司令部、政治部的表扬。</p><p class="ql-block"> 敌工科除配合主力解放惠来县之外,还进行如下系列工作,并取得成功: (1)策反棉湖驻敌起义。 1949年二月中旬,张化充同志受命到揭阳县棉湖镇去开展策反工作,他在棉湖周围做了大量的调研并得到敌后武工队、当地反蒋爱国人士、老战友陈来利、陈绍德等同志的帮助,后来设法与棉湖驻敌林福海营下属一个爱国反蒋的排长拉上关系,这位排长叫陈静强,经过一段工作,表示愿意伺机起义,并还可以串联多点人一起干。当敌工科向政委曾广同志汇报情况,我们想吃他一个连时,曾广同志指示:数量不在多少,只要造成敌军纷纷起义扩大影响就行,以达到动摇敌军的目的。所以决定提前快动作,于4月19日起义。他们送来了轻机枪1挺并掷弹筒步枪等武器二十多件,另还有手榴弹子弹等。 </p><p class="ql-block"> (2)潮阳县周礼部弃暗投明 1949年3月李追明同志工作中得悉普宁石桥头有一位叫杨大的与潮阳县和平镇的驻敌周礼连长有密切关系。接曾广同志指示后我们一直在调研如何在驻敌认为安全的地点进行策反,如工作成功可以影响更大。请主持干校训练班的倪宏毅同志物色桥梁人物,后来倪同志介绍了一位八乡人是个很好的桥梁人物。通过他做杨大的工作,李追明同志又通过杨大做周礼的工作,敌工科自与杨大接上头,做过细致工作,杨大接受敌工科的委托,经常深入到和平镇做周礼工作,终于做通,使周礼认清形势,考虑自己的前途,愿意接受敌工科的建议,把队伍拉到解放区接受改编。周礼是原国民党潮 阳县保安第一营第七连连长,接受起义后要求保护其家眷安全,起义后准其往港做生意,自谋出路,我方同意其要求。遂于1949年7月12日凌晨三时带领所属官兵65人开赴围村投向解放区。我部队得到了轻机枪2挺、长短枪支,达到在敌腹地策反成功,瓦解敌军的目的。 </p><p class="ql-block"> (3)潮阳水上联防大队长吴国光起义 蔡若明在南侨中学读书时,有个同学叫侯明,他在南侨 中学普通话比赛时曾对蔡的演讲深表感动,早就在思想上 有某些相通之点。1949年暑假,蔡若明到棉湖风江乡找到他, 他早就知道是搞什么行当的了,自动表示他曾以经商为 业,结识了水上联防大队长吴国光及其长子吴道生(中学 生),并表示愿意尽力劝导其弃暗投明,为人民立功。如 成功我军还可以得到一艘炮艇。这炮艇常停靠潮阳达壕离 解放区百多里远,我们没任何办法施加压力,怎样才能促 使吴国光有起义的念头?候明主动提出可在他长子吴道生 身上做文章。1949年7月学校快放暑假了,候明以邀吴道 生出来旅游的名义,把吴道生带到解放区南山敌工科驻 地,敌工科派专人做他工作,照顾他生活、玩篮球、讲故 事,并为他补习数学功课,使他颇有好感。经过一段时间 后,派候明访吴国光,吴说不知孩子去向,放假了又不回 家很为担心。候明说,听说近来很多年青人都上山投“老 八”,不知道“大舍”(长子)是否也去了呢?吴说如真 去了那还好,怕就怕他出什么事才不好办。候明说,暂且 放心,我有不少朋友在解放区工作,可以代为打听,吴说 那就听候佳音了。过了几天,候明带着吴道生写的家书 内容主要是促其立功。吴考虑再三后表示可以伺机起义, 并即将家属撤到潮安彩堂。1949年9月下旬,吴选择十几名亲信一起驾炮艇直奔惠来港口为我接收后,队伍开入解放区,沿途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吴国光带来炮艇一艘、重机枪一挺、冲锋枪2支、长短枪20支、军犬一只。吴的起义令潮阳县驻敌大为震惊,也进一步体现我党我军政策的威力。</p><p class="ql-block"> 由于惠来县城于1949年5月20日全境解放。这是广东第一个县城解放,对敌阵营影响颇大。在我军强大的态势下,接着解放饶平、普宁、揭阳、潮阳、汕头、澄海直至解放南澎岛。潮汕各地全境解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蔡若明后人蔡小飞整理 </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日</p> <p class="ql-block">抗征队、潮汕支队奉命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二支队,蔡若明任命为第二支队敌工科科长</p> <p class="ql-block">蔡若明,男,1921年旧历8月24日出生,汉族,广东揭西汤坝岭下人,广州大学新闻班毕业。1938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揭阳三、五区委员、河婆党总支部书记、龙潭特派员。连州附城联络员、良田区委书记。粤北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后编入东江纵队、潮汕人民抗征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二支队先后任政治指导员、教导员、边纵二支队敌工科长、华南工作团干部七队政委。解放后,先后任广州警备区办公室副主任兼情报处长。广州市公安局科长、处长、分局长、广州航运公安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广州市荔湾区区长、中共东山区区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中共广州市委运动办副主任、广州东华实业公司、广州广兴华实业公司、广州东城联合发展公司董事长、公安部派驻广州外联部主任、中共广州市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享受副省级待遇,201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上门看望并颁发南粤“七一”纪念奖章、享年98岁</p> <p class="ql-block">暨是夫妻,更是革命战友。</p> <p class="ql-block">敌工科的战友们。解放广州后的战友合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