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雨后彩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10282</p> <p class="ql-block"> 嶂石岩风景区素有"百里赤壁,万丈红峻"之称,被称为“燕赵自然宝库”,高达600多米的丹崖绝壁,嶂石岩景区以其“丹崖、碧岭、奇峰、幽谷”为特色,被誉为“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景”。嶂石岩景区是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世界最大天然回音壁的所在地、太行山特种邮票的取景地,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品牌于一身。夏季平均气温21℃ ,有“北方凉岛、天然氧吧”之称。</p> <p class="ql-block"> 嶂石岩景区位于河北赞皇县境内,雄伟的嶂岩三叠,奇秀的九女峰令人叹为观止;一线天、大天梯、三秀峡、槐泉峪、乳泉洞等自然景点令人神往。这里奇特的地质结构,让很多山上的植被从岩石缝中生长而出,非常漂亮、奇异。“嶂石岩地貌”五大特点: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形嶂谷相连成套,可以看到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沟谷垂直自始至终。这里拥有壮观的红色石英砂岩地貌,连绵起伏的山峦、奇特的岩峰和幽深的峡谷,构成一幅令人震撼的自然画卷。景区内自然生态良好,山势峻峭,植被丰富,溪流瀑布众多,林深洞幽,空气清新。</p> <p class="ql-block"> 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和张家界地貌被并称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张家界地貌是以那种塔柱状峰林为特色,真的是千峰耸立、万石峥嵘,特别壮观。丹霞地貌红色的奇峰异石和嶂石岩有点相似,不过它是由流水整体侵蚀切割形成的,主要是块状结构。而嶂石岩地貌呢,是以那连绵不断的丹崖长墙而出名。</p> <p class="ql-block"> 嶂石岩地貌以丹崖长墙和阶梯状陡崖为显著特征,由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构成,岩墙绵延数公里,高数百米,呈棱角分明的块状结构。这些岩墙在视觉上如同巨大的红色屏障,横贯天际,十分壮观。阶梯状陡崖由于下层软岩的侵蚀和上层岩石的崩塌,形成了多级阶梯状的陡崖。这种结构在嶂石岩景区尤为典型。</p> <p class="ql-block"> 嶂石岩地貌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已有居民定居。到了隋唐时代,这里逐渐成为道教的重要修行地,多座道观在此矗立。明清之交,文人墨客纷纷到此游览,留下了丰富的诗词碑刻。而地貌上的“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景”等自然景观格局,则使其成为了嶂石岩地貌的最佳代表。</p> <p class="ql-block"> 九女峰雄峙于嶂石岩景区东部,与圆通寺、纸糊套、冻凌背景区遥遥相望,极目远眺,东山之巅,九座山峰突兀而起,形态各异,高低错落,排立于石墙之上,宛如玉女仙子,亭亭玉立,山谷云雾缭绕,九座峰头,若隐若现,宛如群仙会首,在迷人的嶂石岩遨游,故名九女峰。</p> <p class="ql-block"> 九女峰景区可是嶂石岩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就在景区的南部,九座山峰突兀而起,形态各异,高低错落,排立于石墙之上,宛如玉女仙子,亭亭玉立,山谷云雾缭绕,九座峰头,若隐若现,宛如群仙会首,在迷人的嶂石岩遨游,故名九女峰。这里还有个传说呢,说是玉皇大帝的九个女儿厌倦了天上那种与世隔绝的孤寂生活,就背着玉帝偷偷下凡来到了嶂石岩,她们被这里的风光迷住了,都舍不得走。玉皇大帝派了两名星官来催促九位仙女回宫,结果这两位星官也被嶂石岩的风光吸引,竟然忘了传旨。玉帝大怒,惩罚星官的时候不小心把九位仙女也给点成石人了。所以“九女峰”就这么来了,不过实际上山峰可不止九个,应该有十二个。</p> <p class="ql-block"> 九女峰最为难攀,最为险峻,却最为壮观,这里峡谷,奇石,群峰奇特。站在山脚下,仰望九女峰,群峰巍峨,树高林深,站在山顶,极目远望,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视野开阔,给人无限遐想。没有污染,没有熙攘,一步一景一路风光,是天然探险、徒步的乐园。记得一定要登顶和去一米崖,一米崖两侧悬崖峭壁,宽仅一米,窄而高耸,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天地如此奇景。</p> <p class="ql-block"> 当我登上九女峰观景台的时候,那景象真的太震撼了!放眼望去,远处的三叠丹崖长墙就像万丈红绫一样,挂在崖壁上,还一直向东向西延展。还有那仙人峰、垭口、母子崖的塔柱石峰,棱角分明,垂直的岩缝就像用刀切出来的一样,站在山顶远望,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视野开阔,让人无限遐想,这里没有污染,也没有熙攘,是天然探险和徒步的乐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从远处望去,嶂石岩的山峦连绵起伏,气势恢宏。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Ω形嶂谷逐渐展现在眼前。两侧的峭壁高耸入云,如同两扇巨大的石门,威严地矗立着。峭壁上的岩石纹理清晰,历经岁月的风霜侵蚀,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纹路,仿佛在诉说着亿万年的沧桑历史。</p> <p class="ql-block"> 嶂石岩地貌的Ω形嶂谷是其独特之处,这种嶂谷呈弯曲相连的Ω形状,一头开口,两侧为陡峭的崖壁。这种独特的谷地形态是由于岩石的节理发育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巨大的弧形红色崖壁,高达100多米,弧度为120度,站在崖下呼喊,回音清晰洪亮,十分神奇,嶂石岩的回音壁是大自然的杰作,堪称天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 走进嶂谷,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与外面的炎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嶂谷内的道路并不宽阔,但足够让人漫步其间。抬头仰望,天空被峭壁切割成一条细长的蓝色丝带,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嶂谷内的岩石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又似天边绚丽的晚霞,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色彩是如此神奇。</p> <p class="ql-block"> 在Ω形嶂谷的拐弯处,视野突然开阔起来。这里的地形更加复杂,岩石的形态也更加奇特。有的像巨大的蘑菇,有的像展翅的雄鹰,还有的像沉思的老人,让人浮想联翩。站在这里,回望走过的路,Ω形的嶂谷轮廓清晰可见,不得不佩服大自然这精妙的构思。</p> <p class="ql-block"> 嶂石岩大瀑布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部镌刻在丹崖赤壁上的地质史诗,一个蕴藏丰富生态密码的自然宝库。作为嶂石岩地貌的典型代表,这里的每一块岩石、每一道水流,都在诉说着亿万年的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 站在瀑布前仰望,垂直的崖壁呈现出清晰的层理结构,这是数亿年前海底沉积岩在造山运动中抬升、断裂的见证。岩层中夹杂着不同颜色的矿物质,如同大自然精心调配的调色板,记录着不同地质时期的环境变迁。水流经年累月的侵蚀作用,在崖壁上雕刻出蜂窝状的孔洞和蜿蜒的沟壑,这些微观地貌正是流水与岩石漫长对话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瀑布周围丰富的植被构成了独特的垂直生态带。崖壁上顽强生长的侧柏根系深入岩缝,与岩石融为一体;水潭边,芦苇和菖蒲随风摇曳,为两栖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细心观察还能发现,潮湿的岩壁上生长着各种苔藓和地衣,这些古老的植物先驱者,正悄悄改变着岩石的质地,参与着新一轮的地质循环。</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段时间的攀登,我们终于来到了一线天的入口。抬头望去,只见两座巨大的石壁相对而立,中间仅留一条狭窄的缝隙,这便是闻名遐迩的一线天。站在入口处,一股凉意袭来,与外面的炎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小心翼翼地踏入一线天,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两侧的石壁陡峭光滑,抬头只能看见一条细细的蓝天,阳光透过缝隙洒落下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给幽暗的一线天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梦幻。石壁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有的地方还生长着顽强的植物,为这坚硬的山石增添了一抹生机。</p> <p class="ql-block"> 沿着狭窄的通道缓缓前行,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让人不得不侧身而行。石壁上湿漉漉的,偶尔还能听到水滴落下的声音,清脆悦耳。在这静谧的空间里,时间仿佛都慢了下来,我们静静地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一线天不仅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探索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圆通寺,位于嶂石岩景区内,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古刹。它始建于唐代,原名石佛寺,明正德九年改名为淮泉寺。经过修葺,佛像、门窗都焕然一新。寺前的木栈道长200多米,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古朴典雅的风韵。还未到达圆通寺,便已被周围秀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嶂石岩独特的赤红色山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奇峰罗列,怪石嶙峋,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走近圆通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朴的山门。山门上方悬挂着 "圆通寺" 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踏入山门,阵阵檀香扑面而来,顿时让人心旷神怡。寺内建筑错落有致,大雄宝殿庄严肃穆,殿内供奉的佛像栩栩如生,让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寺中,古老的钟声悠悠传来,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寺内的古树参天,枝叶繁茂,为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站在寺中,远眺群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此时,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心中只剩下宁静与平和。</p> <p class="ql-block"> 沿着栈道漫步,两侧是历经风雨雕琢的奇石,有的像展翅的雄鹰,有的似沉思的老人,每走一步都能发现新的惊喜。风从山谷吹来,带着草木清香和泥土气息,耳边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让人感觉仿佛与世隔绝,心灵都变得澄澈起来。</p> <p class="ql-block"> 站在最高的观景台远眺,群山连绵起伏,脚下的嶂石岩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向游人诉说着亿万年的地质变迁。这一刻,只觉得人的渺小与自然的宏大,也真切地感受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意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