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山陀塔看日出回到酒店,已经快8点了,躲藏起来的太阳并没有给阿奇带来太多的不快,因为独自行走的满足已经冲淡这种缺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br> 今天吃过早餐的第一站:参观漆器工厂。<br> 缅甸,不仅是世界翡翠的大本营,还盛产漆器,尤以佛教名城蒲甘的产品最为知名。蒲甘是东南亚最著名的漆器之乡,有着世界上最精致的漆器作坊。据史料记载,漆器制作起源于12至13世纪的蒲甘,自此之后,蒲甘便成为缅甸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漆器发源地。 大约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制造漆器了,缅甸学者认为,缅甸漆器虽最初来自漆器故乡——中国,但缅甸人在学习借鉴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佛教文化,进行了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缅甸民族特色的漆器工艺风格。 这是正在编制漆器胎体的工人。<div> 漆器工厂不算很大,大概有十几个工人在这里工作,别看只是这十几个人,分工却是很清晰的。缅甸漆器的胎体主要是用竹篾手工编织而成。不论是精致小巧的手镯和碗勺,还是很大的花瓶和屏风,都是用竹蔑编织后反复上漆制成。缅甸盛产竹子,原料丰富,他们会根据不同物品选择不同竹蔑,或用青蔑,或用黄蔑,非常讲究。<br></div> <div> 这几个工人正在对涂过漆料的器皿进行打磨。</div> 普通的漆器会涂上几层漆,特制品则是一层又一层精心涂,一层又一层精心打磨。他们使用的漆料和其它颜料都是纯天然的,中国的漆器原料采自“漆树”,这种漆树主要产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缅甸紧邻云南,想来他们应该也是以此种树为原料吧!当地人讲:使用上等的漆器碗勺,不但不会影响健康,相反,用这些漆器容器盛饭喝水,饭更香、水更甜。<br> <div> 正在给器皿镀金的师傅。</div> 缅甸漆器图案简洁,既有佛教色彩,又有自然特色,很具民族风格。有的外表图案还采用镀金工艺,看上去格外华贵。<br> 镀过金后,再放入这种黄色粘稠的液体中浸泡。 浸泡一定的时间,拿出洗净,镀金就基本完成了。 正在对漆器进行雕琢和描绘的工人。 正在对漆器进行雕琢和描绘的工人。 在这个小型漆器厂里,阿奇看到了漆器从竹篾经过编织、粘贴成型、上漆阴干、雕花、上色、打磨到清理成品的全过程,精美的漆器制品就在这样一双双普通工人的手中诞生了。<br> 参观完生产线,又来到产品展示厅,经过前面对漆器制作工艺流程的了解,伙伴们再也无法控制购买的热情,纷纷挑选自已倾心的物品,再进行价格的商讨,无一空手而归。<br> 漆器手镯,几个年轻的女孩从这里出来时手腕已经多了好几只镀金的漆器手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大大小小的漆器碗具 这种漆器杯子在外面又加了一层竹编,很漂亮! 大些的漆器容器。 在缅甸,从和尚化缘用的钵到普通人家用的碗,从梳妆台上的化妆盒到馈赠亲友的礼品,都可能是传统漆器。无论在宗教意义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漆器在他们的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今,也是来这里旅游的外国人非常青睐的旅游纪念品,自然也包括我们这些老外!<br> 选完漆器制品,阿奇先自回到旅游车上,车下一群兜售明信片的孩子不停地向车上叫卖着,阿奇真的不需要这些,看着孩子们失望的样子,阿奇忍不住拿出身上的所有糖果给了他们,看着孩子们满足的样子,阿奇颇有感慨! 阿奇在各地旅游经常会遇到这种状态,但每每遇到孩子们通过工作来换取收入的时候,总是有所触动,他们也会接受游客给的糖果和小礼物,但从不讨要现金,而是通过销售小商品来换取,阿奇特别认同这种作法,贫穷是出生条件给予的,改变贫穷的方式却是自己决定的,自尊与被尊重可以让孩子们像一朵朵自然开放的小花,慢慢绽放,而不被侵害!如果需要,买下他们手中的商品吧!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一家棕糖生产厂。<br> 棕榈糖的生产真的不简单,既辛苦又危险。 糖棕榈树树身光滑,几乎无法攀爬,必须搭起高高的竹梯作业,所以无法大规模生产,因此成本比蔗糖高出许多。刚一下车,阿奇便看到一棵高高的棕榈树上一个身影正在由下而上攀爬着。 他光着双脚,后腰别着一把造型奇特的砍刀,身上背着两只小陶罐,一会儿功夫从树上下来了,小陶罐中各装了一些棕糖原汁。 棕榈树要15至20年树龄才可开始采汁制糖,工业化生产棕榈糖恐怕没有可能,棕榈糖的生产基本上都是家庭式作业。<br> 糖棕榈树雌雄异株,雌雄花束的汁液都可制糖,但雄花的花汁含糖量较低。雄花开了后,便用扁平的木夹在上端夹足7天,同时把整支花束泡在盛水的长竹筒里,每天将花束末端割去少许,天天切割,早晚各切一次,直至大量汁液溢出滴下,便可开始收集。这时须拆除木夹,否则花束会枯萎。雌花束长齐后,便以圆木棒夹,同样夹足7天后,泡在长竹筒里,每天两次切它的末端,直至有汁液大量滴出即可收集。木棒也须拆除。(此专业信息取自网络) 花汁收集好,便须立刻倒入大锅制糖,生火煮热,一直搅拌至越来越浓稠,到了快凝固时,便注入椰子叶做成的模子内,让它凝固成棕色方糖。或是在锅内让糖浆煮至水份蒸发完而成晶粒。一般情况下,乡下土法炼糖只煮至糖糊即在市场出售,既减少燃料及时间成本,也符合许多消费者的用途,所以价格也相当低廉。 <br> 这些灶台就架在离棕糖树不远的棚子里,现熬现卖。 今年二月去柬埔寨的时候就卖过一些成块的棕糖,在家煮银耳汤、梨水之类的会放一些,不会太甜,也在那里喝过新鲜的棕糖水,味道挺特殊,阿奇还比较喜欢那个味道。值得注意的是,棕糖应属低糖制品,比蔗糖富含营养,属有机食品,如果你是一个关心卡路里的爱美人士,就用些棕糖吧!在网上查到:棕糖除了含92%以上的碳水化合物,也含蛋白质及微量脂肪,以及矿物质如铁、磷和钙。<br> 上图那串便是棕糖的果实,阿奇不知道它是雄性还是雌性的,采割棕糖的刀以及装糖汁的罐子。 这是棕糖小作坊的附产品,阿奇喜欢瓶子外的手工编织! 一驾牛车让这几个小家伙玩得不亦乐乎!而这位缅甸老人则获得两全其美的效果,牛转着磨、孩子们开心地玩耍,老人知足而开心的一段时光! “轮到我了!大牛你好慢呀!”新奇的世界总是对孩子们最具吸引力! 而缅甸当地的小朋友太不屑这种玩法了,他们躲在大树下面,相互交流着他们小人儿心里的那些事儿! 高高的棕榈树一直一直向着天空生长着,天湛蓝湛蓝的,心情格外晴朗!好好享受大自然给予的好天气,下一个目标等着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