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凤鸣湖铺满荷花时,我们该警惕什么!?

小李哥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夏以来,凤鸣湖的荷花正以近乎“占领”的姿态铺展——粉白花朵缀满枝头,绿伞般的荷叶层层叠叠,几乎将整个东湖织成一片密不透风的锦缎。晨练的人们、打卡的游人、嬉戏的孩童,无不沉醉在这份夏日限定的诗意里。可谁又能拒绝这荷花映日的浪漫呢?</p><p class="ql-block"> 只是,当我们为盛景驻足时,是否留意到水面下的悄然变迁?曾经在波光中跃动的鱼儿稀了,昔日里成群的野鸭、水鸡的踪迹淡了,那些与荷塘共生的虫鸟龟鹭,正悄悄退出这片被荷花“垄断”的领地。这份肉眼可见的生态位移,像一声声警钟,提醒着我们:自然的平衡,从来容不得单一物种的狂欢。</p><p class="ql-block"> 荷花的疯长,本是水质改善的“意外馈赠”。今年的环保整治让湖水清澈度提升,为荷花铺就了绝佳的生长温床。这本是好事,却因缺乏对生态系统的整体考量,演变成一场隐性的“生态挤占”:密集的根系争抢着水体养分,层层叠叠的叶片遮蔽了阳光,水下植物难觅生机;依赖这些植物生存的鱼虾没了食源,以鱼虾为食的水鸟自然渐行渐远。一个物种的“盛宴”,终成整个生态链的“失衡之殇”。更令人揪心的是,那些每日清晨持网蹲守、伺机捞鱼的人,何尝不是在给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他们或许未曾察觉,但若一味透支自然的馈赠,天地自有其法则。</p><p class="ql-block"> 生态从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张环环相扣的生命之网。一片荷叶的舒展,可能牵动着鱼虾的呼吸;一朵荷花的绽放,或许压缩了水鸟的家园。人类总以“改造者”自居,却常在不经意间沦为“破坏者”:为求美观引种外来植物,最终导致本地物种凋零;为图“清洁”清除河道水草,反倒让鱼虾失去庇护;为逐短期效益围田造湖,终究换来水土破坏。</p><p class="ql-block"> 我们早已为破坏生态付出过代价。乱砍滥伐带来的沙尘暴,今年春天持续的干旱让土地龟裂,近日的旱情和反常的暴雨造成的玉米受旱、路桥损毁,极端的高温炙烤大地,……这些极端天气的背后,都藏着生态失衡的伏笔。持续发展喊了许多年,可真正的敬畏从不是口号,而是对“系统”的尊重——明白每一片水域、每一寸土地,都有其自洽的平衡法则,任何单方面的干预,都可能引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p><p class="ql-block"> 凤鸣湖的荷花,是一面镜子。它照见了人类对美的向往,也照见了我们对生态的疏忽。或许有人说“荷花谢了就好了”,但生态的修复远比破坏漫长。当鱼虾绝迹、水鸟远离,即便荷花年年盛开,这片湖也早已失去了真正的生机。</p><p class="ql-block"> 人与自然的相处,从来不该是“征服”或“放任”,而是“共生”。整治环境时多一份系统思维,欣赏美景时多一份生态考量,规划发展时多一份长远眼光——别让今天的“盛景”,成为明天的“伤疤”。毕竟,当最后一只水鸟飞离湖面,再绚烂的荷花,也不过是一片寂静的孤独。</p><p class="ql-block"> 别忘了,当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滴水时,那将是人类的眼泪。</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日涂于凤鸣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