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加拿大落基山脉是北美洲最知名的旅游胜地,《美国国家地理》评选出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b>落基山脉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种类多元,湖泊、雪山、草甸、原野、河流、森林、冰川、温泉、瀑布、峡谷,冰原景色,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绮丽风光。<div><div> 落基山脉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被称为北美洲的“脊骨”。山脉南北纵贯4800多公里,因为植被较少,印第安人称其为“石头山”,英语译为“rocky”,中文再音译即为“落基”。</div><div> 加拿大落基山脉是相对年轻的山脉。距今约5.7亿年至2.3亿年的古生代寒武纪到中生代白垩纪,这里属浅海区域,在前寒武纪变质岩和泥质板岩上,沉积了数千米厚的灰岩和白云岩。<br> <b>约8000万年前中生代晚期至新生代早期的“拉拉米造山运动”</b>,<b>火山爆发,原始岩层隆升,形成高地</b>。再经数千万年侵蚀运动,原被覆盖的原始岩层露出地表。<br> <b>距今200-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开始现今落基山脉景观的塑造过程。</b>冰期的加拿大落基山地区广泛发育了冰盖和冰川。1. 65万年前,全球气候变暖,冰盖融化,冰川消退。陡峭的角峰、“U”形山谷,以及冰斗、槽谷等冰川侵蚀地貌逐渐显露。冰川融化的雪水形成了丰富的水系,形成堰塞湖、河流,瀑布。<br></div><div> 显著的高差,复杂的地貌衍生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群落,绚丽的落基山脉图景由此展现。</div></div><div><br></div><div> <b>班芙弓河河畔。</b>一天游程起始点,游客通常由班芙出发经冰原公路北上,一路观景。</div> <b>冰原公路</b>,亦称93号公路,总长232公里,于1940年竣工。公路与北美洲大陆分水岭平行,穿过班芙国家公园和贾斯珀国家公园。<div><br></div><div><b> 卡斯尔山</b>,形似城堡,93号公路与1号公路在路易斯湖和卡斯尔山重合。</div> 开始变天了。 <b>梦莲湖,</b>冰原公路西侧的冰川湖,距路易斯湖14公里,位于十峰山谷下,海拔高度为1,884米,湖泊面积为0.5平方公里。翡翠色湖水十分养眼。<br><div> <b>梦莲湖被采用作为1969年和1979年发行的加拿大20加元纸币背面图案</b>。</div> <b>露易丝湖</b>三面雪山环抱,湖水碧绿如翡翠,<b>是班芙国家公园内的著名的旅游景点。</b><br> 当地原住民纳柯达人称此湖为“小鱼湖”(纳柯达语:Horâ Juthin Îmne),1882年加拿大工程师汤姆·威尔逊将此湖命名为“翡翠湖”。1884年英国政府以维多利亚女王四女路易丝公主的名字,将此湖命名为“路易斯湖”。<div><br></div><div><div><b> 路易斯湖城堡酒店,</b>与班芙温泉酒店同为费尔蒙特酒店集团旗下的酒店,由加拿大太平洋铁路集团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期建设。</div></div> 酒店入口。 酒店咖啡厅美景。 大厅装饰,山里驯鹿很多。 路易斯湖的湖景山色。 从沿湖步道看酒店,云层中透出一缕阳光,有点舞台效果。 继续北行,有时雨势颇大。 <b>鸦爪冰川,</b>形似鸦爪而得名,应该是冰斗冰川。 冰川前沿的“爪”。 远观“鸦爪”。 车拍雨中的雪山碧湖,悬崖下的堆积物山坡也颇具美感。 朦胧的巍峨。 <b>沛托湖</b>海拔1,880米,湖泊面积为5.3平方公里,湖水来源于沛托溪,出口是米斯塔亚河。湖泊名称源自班芙地区早期的向导和管理员威廉·沛托。<br> 每年夏季,大量冰川岩粉流入湖水中,这些岩石的微粒使<b>湖水呈现出明亮的的青绿色。</b>沛托湖也因此引游客关注。<br> 湖水,给点阳光就灿烂。 湖面的彩虹。 继续北行,前往哥伦比亚冰原、贾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