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之道

阅香书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代人似乎很容易心烦气躁,有人分析,现代人普遍心烦气躁的核心原因是‌社会结构性压力与个体心理调节能力的失衡‌。纵观当代社会,信息洪流奔涌,压力重担如影随形,现代人仿佛被抛入一个沸腾不止的漩涡。这焦灼不安的状态,何尝不是一种灵魂的慢性中毒?它悄然啮食着生命的韧度与温度,使心灵在喧嚣的灰尘里,渐渐失去它本来的清亮与柔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社会人,我们很难逃避社会压力,既然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就只能改变自己了。也许每个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消烦方式,每当空虚无聊、心烦气躁时,我尝试着玩手机转移心情,可是当指尖触及发烫的手机边框时,心中却仍然好像被无形绳索捆缚缠绕,无法挣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何寻得一方清凉之地?我寻到一种方法,就是诵读经典、抄写经典。我以前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尤其喜欢古代文学,现在重新拿起书本并不难,刚开始诵读经典时,觉得自己走进了一片陌生又熟悉的森林。那些文字似隔着一层朦胧的薄纱,与我遥遥相望。抄写经典时,当笔尖在纸上缓缓游走,那古人的智慧如清泉般,一滴一滴沁入心田,最初那层隔膜竟无声消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渐渐明白,抄写经典是一场无声的对话与精神按摩。当手指执笔,目光凝注,那饱含智慧的文字在笔尖缓慢流淌,我仿佛被温柔牵引着沉入了一种宁静专注之境。专注中,心神便不再如浮萍漂荡,亦如禅修一般,将散乱之思聚拢于一点——此时,周遭喧嚣与心中波澜皆如潮水退却,只余下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如细雨轻拂,抚平了心灵的褶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我愈发体会到诵读抄写经典之妙。提笔临摹时,指尖的触感与笔尖的沙沙声,构成了最素朴的“正念”仪式,使心神如倦鸟归林,安然栖息于当下。诵读间,那些穿越千年的古训如星辰闪烁,照亮我们内心的迷茫角落。每次与经典相遇,都是一次对灵魂的重新审视与塑造——焦躁不安在反复诵读中被慢慢稀释,内心的定力却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增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坚持抄写诵读经典,这为我浮躁的现代心灵铺就了一条回归宁静的幽径。所以当心绪浮躁之时,大家不妨一试:启卷诵读,提笔抄写。在信息如洪流奔涌的今日,主动选择与古圣先贤进行一场寂静对话,这本就是一种温柔的反抗。当墨迹在纸上渐渐舒展,如春水破冰般,心头的坚冰亦随之消融;当那些古老的箴言在唇齿间低徊,仿佛穿越时空的钟声,正为灵魂拂去尘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让我们以笔为舟,以墨为桨,于喧嚣世界的激流中,划向内心那一片澄澈的安宁之海——那里,自有从容不迫的风,吹散浮世的烟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