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文物古迹 ‍ 金华山石刻

诗画大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华山石刻位于剑川古城西金华山山腰,山腰小路旁一块竖立的巨石上,雕刻了多闻天王及两侍从的浮雕像。1985年2月,有关部门建房保护浮雕像,但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保护房建得太矮小,未能完全遮风避雨,并对雕像有所遮挡,光线较暗,不便观赏和拍摄。且当地百姓时常敬香,香火将雕像下部薰黑,亟待改进保护设施和加强管理,以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物古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华山石刻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缺乏完整清晰的图片,笔者参考老照片画了一幅线描图,谨供参考。巨石高约6米,宽近5米,东向石面上精心雕刻了多闻天王及两侍从的浮雕像,民间俗称“石将军”和“天王石”。主尊多闻天王居中,高约5米,右手持三叉戟,左手托金刚塔,头后有圆形光环,身躯伟岸,衣带飘洒,颇有“吴带当风”的气势,神态威猛。两侍从稍小,合掌分立两旁,姿态严肃。浮雕技巧和风格与剑川石窟造像如出一辙,一般认为创作于唐宋南诏大理时期(738~1254),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1987年12月21日,金华山石刻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华山石刻线描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崇祯十二年(1639)二月十四日下午,徐霞客游览剑川金华山,返回的路上,看到了金华山石刻“天王石”,并作了生动的记载和描写:东下一里,徐霞客见到路左边有一巨石,在山坡上东向而立,巨石下面即来时看到的土主庙(本主庙)。巨石高三丈,东面平削,浮雕三大天王像于石上,中间天王像最大,上齐石顶,下踏崖脚,手托一塔,左右两天王稍小,此即为“天王石”。民间传说,土司出兵,必定宰猪杀羊,夜祭天王石,则战必有功。徐霞客的生动记载和描写,更增添了全华山石刻的神秘色彩和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华山石刻局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将军</p><p class="ql-block">身高三丈势威严,多闻天王护民间。</p><p class="ql-block">土司出征必祭拜,战无不胜佳话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书石将军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 1、汪宁生著:《云南考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p><p class="ql-block"> 2、大理州文化体育局编:《大理州文物保护单位大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年。</p><p class="ql-block"> 3、百度搜索:有关金华山石刻的图片资料。</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