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上海历史博物馆:西夏文物精品展

zzg

<p class="ql-block">上海历史博物馆于2015年将原跑马厅大楼定为新馆址。上海跑马总会是19世纪中期英国人成立的赛马俱乐部,现存的总会大楼建于1933年,主楼共四层,还设有一座高53米的钟楼。新中国成立后,大楼曾是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现在上海历史博物馆西楼二楼展厅正在举办《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p> <p class="ql-block">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党项族原为唐朝藩镇,五代至宋初逐步独立。李元昊通过1040年三川口之战和1041年好水川之战大胜北宋,1042年河曲之战击败辽国,迫使宋辽承认其地位。</p> <p class="ql-block">前言:1、党项崛起;2、政权兴衰;3、民族交融。</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共逐“中国”之统</p><p class="ql-block">1、华夷共祖;2、遵唐仿宋。</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共享“中国”之利</p><p class="ql-block">1、农牧兼营;2、商贸繁荣;3、墨印生辉;4、剔花流韵。</p> <p class="ql-block">据说1227年西夏军队用此瓷蒺藜在蒙古国征讨西夏时炸死了其首领成吉思汗。</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共创“中国”之美</p><p class="ql-block">1、双语并行;2、三教兼融;3、绘画与雕塑;4、高髻华服。</p> <p class="ql-block">现藏俄罗斯东宫博物馆的絲制唐卡《猶勃》</p> <p class="ql-block">从这些塔中发现的以下许多文物</p> <p class="ql-block">端坐在老虎背上的菩萨铜像</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塑佛头像</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塑罗汉头像</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塑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共奉“中国”之陵</p><p class="ql-block">1、西夏陵;2、瑰宝琳琅。</p> <p class="ql-block">刻有圆雕男性人像的力士支座</p> <p class="ql-block">红陶迦陵频伽</p> <p class="ql-block">绿釉摩羯</p> <p class="ql-block">綠釉套兽</p> <p class="ql-block">绿琉璃屋脊兽</p> <p class="ql-block">石螭首</p> <p class="ql-block">灰陶鸱吻:此器物龙头鱼尾,下部龙头呈方筒形,下端开口,龙口封住,獠牙外露,形象威猛。眉似绳索,眉梢微卷上翘,眼球突出,眼瞳圆孔形,斜上方有两只突出小耳,颈鬃直立,上颚顶突出,其后两侧各有一圆孔,孔内侧双角。尾出两鳍,翻卷上翘。器中空,器体厚重,为屋顶正脊饰物。</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在灭夏前夕逝世,遗言屠城复仇。蒙古杀末帝、屠王族、毁王陵,系统性抹除西夏文化痕迹。直至19世纪西夏碑文出土,才逐渐揭开这一神秘王朝的面纱。西夏的兴𮕩警示了战略短视(依附强权而未巩固根基)与内部腐败在强敌环伺下的致命性。</p> <p class="ql-block">经过考古和文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西夏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得以穿越千年时光在世人面前绽放华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离不开各个历史时期各民族的贡献,建立西夏的党项人虽已不存,但他们的后人逐渐散布中华大地,融入其他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西楼底层大厅还有少数民族服饰展</p> <p class="ql-block">上海历史博物馆曾举办的登月展览部分展品</p> <p class="ql-block">上海历史博物馆正门</p> <p class="ql-block">顺便到了紧贴着的人民公园(原跑马厅广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