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589年8月2日 (农历六月廿二),法国国王亨利三世逝世。亨利三世 (1551年9月19日—1589年8月2日)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74年—1589年在位)。亨利二世第三子,母为凯瑟琳·德·美第奇。生于枫丹白露。在1560年—1574年,他的封号是奥尔良公爵;1566年又受封为安茹公爵。1573年获选为波兰国王(称亨里克三世),但他只在波兰呆了6个月;在1574年其兄查理九世去世后,他就放弃让他感到不自在的波兰王位,回国即位为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即位前,曾在1572年的圣巴托洛缪惨案中扮演过主要角色;法国的宗教战争在他统治时期达到白热化。亨利三世一开始采取不偏向任何一方的政策:取消胡格诺派的一些特权,但天主教的神圣联盟也被解散。然而,1584年亨利三世的弟弟和继承人、安茹和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去世,使胡格诺派首领纳瓦赫的亨利成为王位继承人。天主教徒担心形势将对他们不利,于是在首领吉斯公爵亨利领导下反对亨利三世,引发所谓三亨利之战(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纳瓦赫的亨利)。1588年5月12日,吉斯公爵进入巴黎,在街上筑起街垒,这天史称街垒日。亨利三世逃往沙特尔。同年12月23日,吉斯公爵与其兄吉斯红衣主教在一次鸿门宴性质的会晤中被亨利三世的侍从刺杀。1589年8月,亨利三世与纳瓦赫的亨利一同进攻巴黎,在雅各宾修道院被一名修士刺死。1914年8月2日 (农历六月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坚强的比利时军队保卫家园,抗击德国侵略军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Great War)(简称一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1914年8月2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和法国,把这两个国家,还 包括后来的英国、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拖入到德俄冲突中,从而,整个西欧成了一个大战场。在1839年的一项国际条约中已确立比利时为中立国,然而, 德国总理虽然承认德国将破坏协约,但辩解说比利时将同法国合作,因而,向比利时发布了最后通牒:允许德国军队进入比利时国土,否则将要与之开战。比利时拒绝了这种要求。8月2日德国 向比利时宣战,随即入侵了比利时。西方国家立即行动起来。比利时国王艾伯特向英国国王乔治 发了电报请求援助。电报说:“我恳请陛下政府的外交干预,以维护比利时的领土完整。”大不列颠作出了反映,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尊重比利时的中立地位,否则不列颠将参战。德皇拒绝了通牒,认为不列颠不 致于为了1839年条约这样“一张碎纸片”而流血。4日,英国下院拨款5.25亿美元作为军费,向德国宣战。爱德华-格雷先生在 议会讲话,呼吁比利时和法国结成联盟,并说:“我们不能袖手 旁观。”同时,德国声称法国飞机轰炸了德国。很明显,法国是德国 宣传的受害者。法国动员了军队,担心德国强大的军队可能进入 她的国土。2日,德国军队确实没有宣战就跨过了法国边界,有 人猜测,这会使得法国落人吹嘘已久的施利芬计划的圈套。该计 划就包括把战火蔓延到法国前线。两国间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比利时军队在英国和法国的帮助下,在与德国入侵者作战中 打得很出色。6日,在阿姆斯特丹,比利时军队打死、打伤德军3500人。同时,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的列日也爆发激烈的战斗。据报道,一支10万人的德军,有2.5万人死于只有3万人的比利时人 手中。这次战斗再次证明了战争是多么残酷;战斗的结果是无摹 的百姓尸横遍野。德国新闻界否认死亡人数如此之多,相反声称 他们的骑兵表现了“无比的英雄气概”。德国政府把重炮运到了前线向比利时要塞猛烈轰击。经过2 个星期的战斗,德国迫使比利时投降。当德国军队沿150英里的比利时前沿猛烈进攻时,比利时初期抗击的势头已逐渐减退。奥国参战:图为奥匈帝国第九十八步兵团在东波希米亚(今捷克斯洛伐克)维索克米托集结,随即向前线开拔比利时难民把中立的荷兰作为避难所。这些难民是卷入战争的国家所付出的惨重代价的一部分塞尔维亚军队开赴前线1914年8月20日德军越过默兹河,攻克法国边境对面的利尔市1922年8月2日 (农历六月初十),中国20世纪死亡最多的一次台风灾害——广东汕头8.2台风。1922年8月2日,太平洋台风在中国广东汕头地区登陆。白天天空昏暗,6—8级东南风带来阵阵狂雨。晚上9时,台风登陆,震山撼岳,拔木摧屋。3日凌晨3时,风力增至12级,潮随浪来,海水陡涨3.6米,沿海150公里堤防悉数溃决,狂浪如瀑布入城,一时飞瓦倒墙之声不绝于耳。汕头城平均水深3米,沿海村镇一片汪洋。“财生”号轮船吹到妈屿外的乳蓬山上,“山东”号搁于狗母涵山腰,潮汕小火轮2艘覆于潮阳县后溪、蝴蝶交山腰。汕头地区6县1市遭到毁灭性洗劫,共死亡7万多人,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汕头市5/6居民受灾,一半房屋塌毁,死难2000余人。澄海县4万人丧生,外砂村无一生还,灾后庐舍为墟,尸骸遍野,水面漂着腐尸,树木挂着衣履,山顶覆着破船,积秽逾月犹末清除。海水淹过的耕地不长庄稼,井水咸而难以饮用,两年后方才淡化。这是中国20世纪死亡最多的一次台风灾害。1969年7月28日,强度相当1922年的一次台风正面袭击汕头,瞬时最大风力达到16级,潮水陡涨3.14米,海水倒灌入韩江,但堤坝已加固,几十万人严阵以待,登陆后抢救得力,结果财产损失不大,死1000多人,伤9200人。这天,太平洋台风在中国广东汕头地区登陆。白天天空昏暗,6—8级东南风带来阵阵狂雨。晚上9时,台风登陆,震山撼岳,拔木摧屋。3日凌晨3时,风力增至12级,潮随浪来,海水陡涨3.6米,沿海150公里堤防悉数溃决,狂浪如瀑布入城,一时飞瓦倒墙之声不绝于耳。汕头城平均水深3米,沿海村镇一片汪洋。“财生”号轮船吹到妈屿外的乳蓬山上,“山东”号搁于狗母涵山腰,潮汕小火轮2艘覆于潮阳县后溪、蝴蝶交山腰。1934年8月2日 (农历六月廿二),兴登堡逝世,希特勒继任德国总统。希特勒在总统官邸检阅仪仗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集总统、总理、三军最高统帅的职务于一身,建立了彻头彻尾的法西斯独裁政权。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去世。兴登堡曾参加1866年的普 奥战争和1870年的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德国元帅, 1925年任总统。他上任后,积极与纳粹党合作,对于纳粹法西斯 的上台,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早在1932年总统竞选时,共产党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谁选举了兴登堡,就是选举了希特勒,谁选举了希特勒,就是选举了战争。”这种预言完全被历史所证明。兴登堡去世正当德国总统、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弥留之际,希特勒内阁制订了法律,把总统和总理的职位合二为一希特勒这一最后巩固权力之举是在德国与奥地利长达两个月的政治杀戮结束时到来的,希特勒处置了他以前的同事、有权力野心的冲锋队领导人恩斯-罗姆(左)1939年8月2日 (农历六月十七),爱因斯坦致函罗斯福,建议抢在德国之前制原子弹。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应其他几位科学家的请求,写信建议美国务必抢在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一封由别人起草、爱因斯坦签名的信中写道:总统阁下:我读了费米和西拉德近来的研究工作手稿。这使我预计到,元素铀在最近的将来,将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能源。考虑到这一形势,人们应当提高警惕。必要时,还要求政府方面迅速采取行动。因此,我的义务是提请你注意下列事实: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为此,我建议,请授权一位你所信任的人士,使他可以非正式地和各政府机关联络,经常向他们报告全部研究情况,并向他们提供建议,特别是要努力保证美国的铀矿供应。同时,和有关人士及企业界实验室建立接触,来促使实验工作加速进行。据我所知,目前德国已停止出售它侵占的捷克铀矿的矿石。如果注意到德国外部次长的儿子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工作,该所目前正在进行和美国相同的对铀的研究,就不难理解德国何以会有此举了。阿·爱因斯坦(签名)罗斯福在白宫办公室里,默默地研究了爱因斯坦的信,开始感到举棋不定。但当他想到德国正在加紧研制原子弹时,就暗暗下了决心。经过一星期的全面考虑,他对来信作了肯定的回答,并发出了进行核试验研究的指令。1959年8月2日 (农历六月廿八),庐山会议批判彭黄张周“反党集团”。1959年8月2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全会指责彭德怀的信是“右倾机会主义向党进攻,妄图篡党夺权的纲领”,宣称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结成了“军事俱乐部”性质的反党集团。毛泽东在全会开幕时讲了话,8月11日在全会上再次讲话。他说:“庐山出现的这一场斗争,是一场阶段斗争,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段的生死斗争的继续。”8月16日,全会通过了《关于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定》等决议,决定将彭、黄、张、周等撤销国防、外交、省委等领导职务。随后林彪被任命为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会议还对1959年经济指标作了调整:钢由1800万吨降为1200万吨,煤由3.8亿吨降为3.35亿吨,粮食由10,500亿斤降为5,500斤亿,棉花由1亿担降为4,620万担。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1999年8月2日 (农历六月廿一),印度两列火车相撞 几百人梦中丢命。1999年8月2日凌晨2时左右,印度西孟加拉邦与阿萨姆邦交界处的盖萨尔火车站内正停着一辆特快旅客列车,车厢内的乘客大都沉浸在睡梦之中。他们之中谁也没有料到,此时一场飞来横祸正朝他们袭来,不少乘客甚至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便从此“一睡不起”了。当时,一辆开往德里的邮车从外驶进站来,不意其行驶轨道恰好与那辆特快旅客列车所停的轨道相同。结果邮车与特快旅客列车迎头相撞,随之发出巨大的爆炸声。飞溅的火焰引发熊熊烈火,并迅速向四周蔓延扩散。一节节车厢被烈火吞噬,车轨被冲击易位,机车头也被甩至数米之外……事故发生后,最先赶到现场进行抢救的是附近村民。紧接着邻近的印度边防军警、当地官员及其他救援人员陆续赶到。他们当中还有一所医科大学的学生。当时现场仍充满危险,但救援人员仍奋不顾身地从燃烧的车厢中救出乘客,并将受伤人员送往附近城镇吉申根杰和伊斯兰布尔的医院。印度铁道部长尼蒂什·库马尔于事发当天下午赶到现场查看,并指挥救援工作。事发现场车碎尸横,惨不忍睹。两辆列车的前面部分已完全翻绞在一起,拧成“大麻花”状。据现场初步统计和估测,死亡人数至少有270人,伤者超过1000人,其中许多人伤势严重。参与抢救的大夫说,伤者中还会出现死亡。印度有关部门认为,这次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字将在500以上。事故还使两列火车的机头和14节车厢全部报废,火车站设施被严重毁坏。印度总统纳拉亚南对这起惨祸表示震惊,并立即下达改进铁道安全系统的指令。他在一份声明中说“我对这么多人在这起火车相撞事故中丧生感到震惊和悲伤”,指出这起惨祸“反映了改善铁道安全措施以保障乘客福祉的迫切需要”。印度政府宣布,向每位死难者家属赔偿1.5万卢比。据报道,印度拥有庞大的铁路网,日均运载乘客1300万。但其安全系统却不甚牢靠,经常发生事故,年均约为400起,其中六成左右系人为因素所致。8月3日,印度铁道部长尼蒂什·库马尔因这次火车相撞事故宣布辞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