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志杰</p><p class="ql-block">文字:志杰</p> <p class="ql-block">游览了地拉那的第二天,我们乘车北上前往阿尔巴尼亚的传奇之地——<b>克鲁亚</b>。那是<b>斯坎德培的故乡</b>,他的故事和克鲁亚城堡紧密相连。斯坎德培对于阿尔巴尼亚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印章双头鹰图案是国旗的标志,国家改弦易辙,国旗的标识始终不变。国徽上的头盔图案是斯坎德培出征时的公羊头盔样式。斯坎德培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业绩所彰显出的精神即是阿尔巴尼亚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要了解阿尔巴尼亚能不知道斯坎德培吗?</p> <p class="ql-block">从地拉那到克鲁亚约30公里的路程,往西是平原靠亚得里亚海,往东是山脉。克鲁亚位于地拉那的北方偏东,我感觉进山了。在地拉那遇到了阴云密布的天气,所拍摄的照片见不到蓝天白云。今天,时而乌云翻转,时而云消雾散,云卷云舒,变幻莫测。沿途的自然风景还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我没有充裕的时间来摆弄相机,风光照都是随手拍的。</p> <p class="ql-block">去克鲁亚城堡需攀爬一段坡路,于高处回看克鲁亚古城,背靠克鲁亚山,亦称吉诺卡特山,属于迪纳拉山脉的一部分;面临平原延伸至亚得里亚海。靠山面海,一马平川,好风水。斯坎德培依托于此,揭竿而起,光复了阿尔巴尼亚,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自主;之后多次击退了数倍于己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围攻,捍卫了民族的尊严,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p> <p class="ql-block">克鲁亚在阿尔巴尼亚是排得上号的城市,公元7世纪时曾经是首都。现在人口仅1万多,我心生疑惑,花时间多方核实,未能更新数据。眼前的市容仍然呈现着中世纪的风貌,传统的房屋采用红瓦屋顶,欧洲的地中海沿岸都这样。据说,人们普遍喜欢两层楼的石墙屋,冬暖夏凉。没有机会深入当地的民居,但是,没看见有什么象样的现代工业。书上介绍保留着传统手工业,家庭葡萄酒作坊采用传统蒸馏工艺生产的烈酒,相当于我国的白酒,在当地很有名气。可以感知人们的居住不会拥挤,可是兜里不会有太多的钱。否则,那么多年轻人跑去希腊、意大利打工,干嘛?家乡的风景多美,生活多安逸。</p> <p class="ql-block">走走——停停——看看——不一会即到了城堡上,斯坎德培的博物馆就在那里。古城堡没有被恢复性的重修,只剩下残垣断壁,绕着漫游,只能找点感觉。安排的本意即是浮光掠影式的踩点,没法进一步去探究发现。心想,附近有传统的民宿,住下来体验也是不错的选择,克鲁亚最美的时刻一定会在日出和日落的瞬间。然而,顺手摸摸脑门上稀疏的毛髪,似乎在告诫自己“别做梦吧”。</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来有座清真寺,现在残存一堵断壁。</p> <p class="ql-block">我们把大部分的参观时间都花在博物馆里。可以感觉出来博物馆是一栋古堡式老建筑改建的。斯坎德培的英雄业绩主要以大型的壁画和马赛克拼图来诉说的。结合史书上的记载,这位阿尔巴尼亚历史上的大英雄的形象被活生生地展现。</p> <p class="ql-block">综合各方面的资讯,也来谈谈我所认知的斯坎德培。<b>1405年</b>生于克鲁亚当地的一个贵族世家,祖父是个封建主,到了他父亲时成了大封建主。原名: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是伊斯兰的教名,培是军衔,被习惯称为斯坎德培。<b>1438年</b>他被奥斯曼帝国任命为驻守克鲁亚的长官。利用朝廷对他的信任,开始密谋反抗奥斯曼帝国的起义。<b>1443年11月</b>发动了起义占领了克鲁亚,并联合了各地封建主建立了卡斯特里奥蒂公国。在克鲁亚城堡挂起了绣有黑色双头鹰的红旗,这就是阿尔巴尼亚沿用至今的国旗。</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起义的成功,威信大振,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与起义军打了两年未果。<b>1450年</b>苏丹穆拉特二世亲率10万大军包围了克鲁亚,仅有1.8万人的斯坎德培起义军经4个多月的顽强抵抗,迫使穆拉特二世的军队损兵折将2万多人后退兵。此战获胜斯坎德培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建起了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新同盟。</p> <p class="ql-block"><b>1457年</b>,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派遣8万大军再攻阿尔巴尼亚全境,斯坎德培起义军向克鲁亚附近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取得重大战果,穆罕默德二世的行动受挫,不得不同斯坎德培签订了为期3年的和约。<b>1467年春</b>,双方的战火再起之后,斯坎德培又一次击退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围攻,并使得奥斯曼帝国军队的统帅巴拉班巴夏战死。穆罕默德二世被这一消息震惊,脑羞成怒,于<b>1467年夏</b>亲自督阵再次包围了克鲁亚城堡,3个星期的猛攻无果,只得撤离。斯坎德培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犹如神助,与奥斯曼帝国军队交战,屡战屡胜。这样的战绩实属罕见,让我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为了巩固阿尔巴尼亚同盟,抗击奥斯曼帝国的侵略,打算在1468年1月召开阿尔巴尼亚各地封建主会议,可是斯坎德培不幸患病且病重于1468年1月17日去世。2年后,奥斯曼帝国军队攻克克鲁亚城堡。至今,人们仍然深信,只要斯坎德培在,阿尔巴尼亚就不会被外族入侵。</p> <p class="ql-block">民族的独立自主靠剑与盾来实现,捍卫民族的独立自主同样离不开手中的剑与盾。</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出来,路过一条老街,保留了土耳其的风情,明显经过了修复。街道两旁的店铺主要出售各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日常生活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等等。不用介绍便可知克鲁亚因其特殊的文旅资源已被开发为一座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逛街,尤其是老街是了解当地文化的一条鲜活的途径。听说,阿尔巴尼亚有一则很奇特的习俗:他们摇头表示赞同,点头则是不同意。所以,逛街千万要记住了。如果小贩给你展示样品,你不买就点点头,不要搞错了。幸好与当地人没有什么直接交流,否则难免不犯错。</p> <p class="ql-block">无论在老街,还是都市的大街上,可以体验到,阿尔巴尼亚人平时的生活中酷爱咖啡,到处是咖啡馆。但是,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他们隆重的婚礼上是不提供咖啡和香烟的,认为,这些苦味的东西出现在喜庆的场合,不吉利。是不是这样呢?《列国志·阿尔巴尼亚》的书上也是这么写着。</p> <p class="ql-block">我在阿尔巴尼亚的旅行时间是短暂的,即使睁大了眼睛,所见极其有限;虽然读过几本书,那只是九牛一毛。恩维尔·霍查于1985年去世后,阿尔巴尼亚经历了前苏联以及东欧国家的剧变,国内发生了动荡和改弦易辙。让我再次感受了世界正处于一个百年不遇的变化中。</p> <p class="ql-block"> 谢谢阅读 </p><p class="ql-block"> 完稿于2025年8月2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