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只水桶说起

笑对人生

<p class="ql-block">昵 称:笑对人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939218</p><p class="ql-block">图 片:自拍 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前几天回老家,在厨房角落里看到一只木水桶,虽然油漆已经斑剥,桶口和桶把处的木质有点腐朽,但它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论起年龄它比我大多了,从我记事时起,它就是家中担水的主要工具。</p> <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在苏北里下河地区,这里沟河纵横,水网密布。人们的日常起居,从吃喝饮用,到淘米、洗菜、洗衣服,加上水上运输,什么都离不开水。因此,这里的人们沿河而居,每家在附近的河边都有一个属于自家的水码头,图的是用水方便。</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童年时代,农村家家户户挑水吃。每日清晨,家里的主劳力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因为,那时的人们缺乏卫生意识,吃喝、洗刷用水都在一个码头,河水经过一夜的沉淀,此时的水质清澈少污染,待到人们洗洗刷刷之后,水质就不那么干净了,因此,挑水要赶在人们用水之前。说起挑水,我还有一个小故事,那是我十五岁那一年冬天,滴水成冰,我到码头挑水,上坡时脚下一滑,摔了个嘴啃泥,水洒到身上不说,嘴唇磕破了,水桶把子也摔坏了,让妈妈心痛得好长时间不让我挑水。</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农家,锅灶边都有一只水缸,水缸中漂着一只用来舀水的水瓢,它是用葫芦一剖为二制作而成。水瓢身轻耐用,终日浮于水面,人们用它舀水做饭、饮水解渴甚至刷牙都以它为皿具。每家的水缸基本保持在水满状态,俗话讲“穷锅堂、富水缸”,锅灶边是堆积柴草和日常用火的地方,容易发生火灾,有了水缸,取水灭火,及时方便,避免了因火灾引起的更大损失。</p> <p class="ql-block">夏秋季节雨水较多,雨水带着泥水(甚至人畜的粪便)流进河里,水质变得混浊不堪。可人们每天都离不开水,水质混浊还得用。于是,人们学会了用明矾净水的办法,水缸装满水,用明矾在水中搅几下,让水静下来,不一会,水缸里的水便变得碧清,水中的絮状物沉淀到缸底,水即可饮用。也有人家在水缸中养几只河蚌,据说河蚌是专吃“水脚子”的,这也就是“生物效应”吧。</p> <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渐渐增强,许多人家在家门口打水井,用水压泵取水,干净卫生而又方便。如今,农村实施自来水家家通工程,自来水管通到了农家的灶台边,很多人家建起了家用厕所和洗浴间,随手拧开水龙头,水便哗啦啦的流出来,再也用不着挑水了,水桶、水缸和水瓢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