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晓露著、新华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远去的天星沟——我的三线人生》连载33</p> <p class="ql-block">这里要介绍一下我们检验处。在生产军品时期,“军品生产,质量第一”,全厂各个环节检验产品质量的岗位都归检验处管理,包括材料入厂验收的理化室、负责量具检测的计量室、负责产品试验的试验站和各个生产车间的质量检验工。检验处是全厂涉及面最广的单位和人数最多的单位,因而我们的团员也分布在全厂各个地方,这让我的工作范围增大了很多。</p><p class="ql-block">我们检验处处长邓超群是一个文体爱好者,也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不论工作还是文体活动,他样样都要争第一,他和党支部书记王刚都直接过问团支部的工作,都对团支部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团支部的工作还得到了团委的大力支持。团委办公室就在我的办公室对门,当时的团委书记是秦杰,团委干事有陈志平和刘犇。一年后,团委改选,秦杰因超过年龄,不再担任团委书记,工厂委任他为审计处处长。陈志平当选为新的团委书记,团委干事除刘犇外,还新增了郑刚和夏莉,我也当选为团委委员。</p><p class="ql-block">我当了团支部书记后,团委安排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组织共青团员们学跳集体舞,由厂里三个最大的团支部即检验处团支部、机装车间团支部和大件车间团支部组织团员一起学习排练,在“五四”青年节时进行表演。组织这样的活动是有原因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性的东西被禁锢,电影上都是革命题材,没有谈情说爱和家庭生活的内容,青年男女之间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晰,男女之间说句话都会脸红,更不会有手拉手的动作和打打闹闹的亲热举动,青年男女在一起是比较拘束和尴尬的。组织青年们跳男女手拉手的集体舞,就是想打破这种禁忌,活跃气氛,给青年男女创造接触机会,解决婚姻问题。学跳的舞蹈名叫《青年圆舞曲》,就是青年男女手拉手围成一圈跳舞,动作很简单,跳的人越多越好。每一次排练都是在职工食堂的大厅里进行,参加排练的人一般都有五六十人甚至更多,以我们检验处团支部为主,我是主要组织者,组织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下午三点钟,已经通知了三个团支部下午五点钟排练,我突然发现磁带上的音乐被人无意间洗掉了,没有音乐,一会儿怎么排练?把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怎么办呢?我突然想起在二楼厂办公室工作的秘书丁先星会拉手风琴,我就去找他商量,求他到广播室帮我们拉一曲,广播室帮我们录音,丁先星愉快地答应了,广播室播音员文瑶和电工穆德福给予了热情的帮助,我们临时组成了一支小乐队:丁先星拉手风琴,穆德福担任打击乐手,“乐器”是办公桌和倒扣的喇叭,我敲打搪瓷盆,文瑶负责录音。录出来的音乐效果还不错,排练时竟然没有人听出来是我们新录的音乐。</p><p class="ql-block">“五四”青年节演出开始,当男女青年随着音乐手拉手跳起舞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青年集体舞演出成功后,青年男女之间的关系变得轻松活泼多了,厂里开始组织学跳交谊舞。最初跳交谊舞的骨干力量是当时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比如我们检验处的张代金、朱兰英、吴忠斌等。后来厂里每个周末晚上都要在灯光球场举办免费舞会,参加的人老中青都有,每场都会有几百人参加。</p><p class="ql-block">那几年,每年都会分来一批大中专毕业生,新来的大学生带来了桥牌热,我们就请大学生教大家打桥牌,还举行桥牌比赛。中央电视台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知识抢答赛,我们也学着组织知识抢答赛。为了给青年人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各个国防厂的团委还经常组织联欢活动,走出去,请进来,非常活跃。</p><p class="ql-block">除了文体活动外,组织共青团员突击生产任务也是共青团的一大特色。有时候,会出现某个车间生产任务告急的情况,我们团支部就会组织团员利用业余时间去支援。</p> <p class="ql-block">我任检验处团支部书记不久,科研所的工程师武卫华被提拔起来任我们检验处副处长,一年后他升任天兴厂党委副书记。仗着他是我的老领导的关系,我找他批了两次条子,一次是三十多公里远的万盛新修了公园,我请求他给我们派了一辆大客车,载着我们支部的团员去逛公园;另一次是请求他派了一辆大客车,载着我们的团员去与红泉厂的团支部联欢,到山泉药物种植场参观各种中药植物的花卉,到新修的南川交易大楼乘电梯。这两次活动令我们支部的团员非常自豪。</p><p class="ql-block">每年元旦节前,检验处都要举行迎春联欢会,检验处全体职工一起载歌载舞辞旧迎新,气氛非常热烈,那两年的迎新联欢会就是由我负责主持。</p><p class="ql-block">团支部丰富多彩的活动,令我大开眼界,并使我的能力得到展现和提升。我们团支部活动比其他团支部更丰富,也令我们的团员特别自豪。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团员聚在一起,还有人对我说:“我工作后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你领导下的团支部时期。”</p> <p class="ql-block">1985年1月,我参加了团委组织的骨干团干部到成都参观学习,参观都江堰,让我开了眼界。</p><p class="ql-block">当了团支部书记后,也使我的穿着打扮风格有了一点改变。我本来是一个很不会打扮的人,穿着一直都很朴素、很保守。当了团支部书记后,团委的一个节目演出是要穿黄色毛衣和大红色喇叭裤,衣服都是自己的,平时也要穿,所以我很快接受了时髦打扮,和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一样开始穿高跟鞋、穿喇叭裤、烫卷卷头,每周都到理发店去把头发吹得很有型。顺便说一句,在南川那个偏僻的县城,我们五家隐藏于深山沟中的国防厂引领着当地的时尚潮流,我们这几个厂的穿着打扮紧跟上海、重庆的潮流,在当地永远都是标新立异的带头人。</p> <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著名女作家铁凝的小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上映了,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影片中的少女安然穿的那件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成为时尚少女的标配。我到重庆出差,看见满大街的女孩子都穿着红色的安然衫,感觉太美了,就一口气买了两件,一件乔其纱的,一件柔姿纱的,穿回厂里,引得姐妹们好生羡慕,陈桂芳要求我将乔其纱的那件分给了她。很快,全厂的女孩子几乎人人都有了一件红色的安然衫。2017年11月,应龙泉驿区作协的安排,我在成都市洛带古镇,见到了心中的偶像、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女士,让我回想起满街都是红衬衫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下图说明:1985年春天,作者晓露穿着安然衫在南川山泉药物场。)</p> <p class="ql-block">(下图说明:2017年11月6日,成都洛带,龙泉驿区作协部分作家和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一起。左三为铁凝,左五为作者晓露。)</p> <p class="ql-block">晓露著、新华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文学《远去的天星沟——我的三线人生》内容简介:</p><p class="ql-block">为了让世人了解新中国历史上那段波澜壮阔却又高度保密的三线建设史,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42年的三线建设史,讲述三线企业的发展史,讲述三线人的故事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并引用专家的文章,分析三线建设的起因、过程和得失。作品真实感人,故事性强,语言简洁,文笔优美,插入130幅照片,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作者谨以此书献给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献给三线建设决策六十周年,献给曾经奋斗在崇山峻岭中的三线建设者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