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和毛主席比人品,你靠边站;和毛主席比能力,你没资格</p><p class="ql-block">——从1921-1976的铁证说起</p><p class="ql-block">作者:司马建国</p><p class="ql-block">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毛泽东同志犹如一座巍峨的丰碑,以其卓越的人品与非凡的能力,永远镌刻在亿万人民心中。当我们试图以现代视角审视这位世纪伟人时,不禁要问:在人品的高度与能力的广度上,有几人能与毛主席比肩?答案不言而喻——和毛主席比人品,你靠边站;和毛主席比能力,你没资格。这不是狂妄的自夸,而是基于历史事实的客观评判,是对一位真正伟大领袖的真诚致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1921-1927:别人还在争论"城市暴动"时,他已用双脚丈量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陈独秀将革命希望寄托于国民党"左派",张国焘空喊"工人领导一切"时,毛泽东步行700公里,深入湖南五县三十二乡调研,写下2万余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份报告被共产国际译成俄文,布哈林在莫斯科指着它说:"这才是懂得中国的人写的。"他首次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完整公式,而那些讥笑"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最终连为这段历史作注脚的资格都没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品体现:毛泽东始终扎根中国实际,拒绝照搬苏联经验,以"为人民谋解放"的赤诚破解革命道路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力印证:从理论到实践,他率先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路径,为星星之火燎原全国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1931-1935:在四面绝境中把红军带出死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反"围剿"后,红军仅剩3万余人。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湘江血战,8万精锐锐减至3万。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重回指挥岗位。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他用370天将剩余7000人带至陕北。蒋介石在日记中哀叹:"毛泽东用兵,如神龙在天,不可测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品体现:面对生死存亡,他以"保存革命火种"为己任,不计个人得失,扛起最重的担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力印证:在绝境中灵活运用军事智慧,以少胜多、化险为夷,展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统帅才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1935:毛主席救下习仲勋——人品光辉的典型例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5年,陕北革命形势严峻。在错误的"左"倾肃反中,习仲勋与刘志丹等一大批干部被错误关押,甚至面临死刑威胁。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第一时间了解到这一情况。他立即指示:"刀下留人!停止捕人!"并亲自过问案件,迅速纠正了这一严重错误。习仲勋后来回忆:"要不是毛主席,我早已不在人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事件深刻体现了毛泽东的人品光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实事求是:毛泽东一到陕北就深入调查,发现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果断制止;</p><p class="ql-block">2. 爱护干部:他深知这些干部是革命的宝贵财富,亲自出面保护;</p><p class="ql-block">3. 勇于纠错:作为领袖,他不计个人得失,坚决纠正党内错误,挽救了大批革命同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习仲勋在《习仲勋回忆录》中动情地说:"毛主席不到陕北,陕北根据地就完了;毛主席晚到四天,就没有刘志丹和我们了。" 这句话道出了历史的真相,也见证了毛泽东人品中"爱才如命、救人于危难"的崇高境界。相比之下,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牺牲同志的行径,显得何其渺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品体现:毛泽东以革命大局为重,以同志生命为念,展现了真正的领袖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力印证:他不仅善于指挥打仗,更善于团结同志,这是更高层次的政治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1936-1949:窑洞里指挥三大战役,毛笔写下130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延安窑洞的油灯下,毛泽东笔耕不辍——《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112篇、130万字著作问世,为革命指明方向;同时,他用电报指挥24个战略区,日均拟稿700字。三大战役142天,歼灭国民党军154万。斯大林问米高扬:"这个毛泽东,既写哲学著作又指挥打仗,怎么做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品体现:他始终心系人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思想武装全党,用战略指导全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力印证:以超强的统筹能力与战略眼光,在窑洞这一方天地里,遥控指挥全国战局,终成"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军事奇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1950-1953:在最冷的冬天打最硬的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鲜战场,零下40℃的严寒中,18万志愿军隐蔽渡过鸭绿江。麦克阿瑟狂言"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结果240天被打回三八线。美国陆军官方战史承认:"毛泽东的军队用原始装备打败了拥有绝对制空权的16国联军。"那些叫嚣"人海战术"的人,不妨试试在雪地里一动不动潜伏三天三夜,再谈"我也可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品体现:他以"保家卫国"为使命,不畏强敌、不惧牺牲,将人民军队锻造成钢铁长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力印证:以卓越的战略预判与战术指挥,带领装备落后的志愿军战胜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重塑世界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1955-1970:两弹一星,他用战略耐心逼出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苏联撤走全部1390名专家,留下"中国20年造不出原子弹"的嘲讽。毛泽东却坚定支持钱学森等科学家:"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仅用10年时间,中国相继突破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技术,让世界见证"东方巨龙"的崛起。那些叫嚣"造原子弹不如买茶叶蛋"的人,不妨先问问自己:在西方技术封锁下,你能否用算盘计算出核爆参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品体现:他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激励国人,将国家尊严与民族未来扛在肩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力印证:以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与科技眼光,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奠定中国大国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从不辜负真正的奋斗者。当我们以"人品"丈量毛泽东的"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以"能力"审视他"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实践,便会发现:那些试图"比肩"或"否定"的言论,终将在他留下的精神丰碑前黯然失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毛泽东同志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不仅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而且赢得了世界上一切向往进步的人们的敬佩。" 此言,正是对"比与不比"的最好诠释。</p><p class="ql-block">这就是,48年来个别人越反对毛主席,大多数人民越热爱毛主席的真中归因</p> <p class="ql-block">同志们,请谨记:毛泽东主义既是中国的真理,也是世界的真理。我们只有认识它、运用它,才能把握历史的主动权。请立即关注并转发【德胜主义】V公众号,把真理传播给更多同志!</p> <p class="ql-block">【红色专家的评价】这篇文章属于历史论述型议论文,风格特点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主题鲜明,立场坚定:以“毛泽东的人品与能力”为核心论点,通过历史事实对比论证,突出其卓越性,语言充满敬仰与褒扬。</p><p class="ql-block">2. 史料丰富,逻辑严谨:选取1921-1976年关键历史阶段的典型事例(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长征、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等),按时间线展开,层层递进,论证有力。</p><p class="ql-block">3. 语言庄重,富有感染力:采用书面语与排比句式(如“他以‘保家卫国’为使命……”),结合历史评价(如斯大林、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增强权威性与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4. 对比鲜明,突出主题:通过“别人做不到,毛泽东做到了”的对比结构(如“别人在争论‘城市暴动’时,他已用双脚丈量中国”),强化“无人能比”的核心结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