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讲卫瓘时,说到了“一台二妙”,卫瓘已经讲过了,那么接下来讲另一妙索靖。</p><p class="ql-block"> 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人,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p><p class="ql-block"> 索靖的家族累世为官,其父索湛曾任北地郡太守。索靖年轻时便才能超群,学识广泛,博通经史,又通晓谶纬之学。他最初被州里辟为别驾,又被郡里举为贤良方正,在策试中成绩优异。名臣傅玄、张华与索靖刚见一面,就非常愿意与他结交。后来,索靖被拜为驸马都尉,又擢升为尚书郎,与襄阳人罗尚、河南人潘岳、吴郡人顾荣一同任职,众人都很推重钦服他。索靖在尚书台任职多年后,除任雁门太守,迁任鲁国相,又被拜为酒泉太守。永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赐索靖关内侯的爵位。元康(291年—299年)年间,西戎反叛,朝廷拜索靖为征西大将军、梁王司马肜的左司马,加职荡寇将军,命他屯兵粟邑,索靖进攻叛军,将其击败,后迁任始平内史。</p><p class="ql-block">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又黑暗的王朝,统治集团既腐朽不堪,又激烈地争权夺利,朝政昏暗,怨声载道。索靖看问题细致入微,目光长远,针对当时的社会乱象,他认真进行分析,预见到天下行将大乱,晋朝将走向衰亡,但自己又无力改变这一局面,于是郁闷不已。一天,他指着洛阳宫门外放置的铜驼,叹息道:“我会看到你们卧伏在荆棘中。”后来,索靖的预言果然应验。公元291年,爆发了“八王之乱”,各方争战不休,持续时间长达十六年,都城洛阳遭到严重破坏。成语“铜驼荆棘”就是从这儿来的,意思是世乱荒凉。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同年,索靖响应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的义军,以左卫将军身份讨伐司马伦的亲信孙秀。事后,因功被加职散骑常侍,转任后将军。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司马颙举兵进攻洛阳,长沙王司马乂以朝廷命令拜索靖为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率领雍、秦、凉三州义军与司马颙军交战,大破其军。不幸的是,年迈的索靖在这场战斗中身受重伤,最终不治去世,享年六十五岁。</p><p class="ql-block"> 索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书法家。他是“草圣”张芝的姐姐的孙子,书法上受张芝影响很深,以善写草书闻名于世,尤精章草。历代书家书论家都推崇索靖的章草。梁武帝萧衍称誉他的字“遒劲而峻险。遒劲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峻险处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索靖章草列为“神品”,评为“有若山形中裂,水势悬流,云岭孤松,冰河危石,其坚劲则古今不逮”;宋朝黄伯思说“索将军章草下笔妙古今”;黄山谷也称道他书法为“笺短意长,诚不可及”。前人把索靖的字与张芝作比较,认为索靖的结构更加精美新妍:“精熟至极,索不及张芝;妙有余姿,张不及索靖。”笔力雄强是索靖书法的明显特色,唐朝张怀瓘形容为“穷兵极势,扬威耀武”,并说:“其雄勇欲陵于张(芝),何但于卫(瓘)。”意思是说,就笔力雄强而言,索靖要胜过张芝、卫瓘二人。索靖对自己的书法也很自负,名其字势曰“银钩虿尾”。这恐怕与他的军旅生涯有关,他可以说是将军书法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索靖流传后世的书法作品有《出师颂》《月仪帖》《七月帖》《载妖帖》,其中《月仪帖》最为著名。《月仪帖》抄写的是一篇供人写信时参考的文范。魏晋时期,士大夫重视往来书信,讲究修辞,力求典雅,于是形成了一套范式,后来兴盛起来,有了各种类型的文范,称为“书仪”。《月仪》是“书仪”的一种,按月编排,往复各一通,是节候用语、离别思念之情一类的套话。索靖此帖,浓纤得中,修短合度,古淳自汉隶,使转从草法,笔画简洁险峻,线条沉雄奋飞,波磔出彩寓美,虽字字独立,然气脉贯通,确有“银钩虿尾”之味。</p> <p class="ql-block"> 《出师颂》文章的作者是史孝山,留传刻本多认为是索靖所书。此帖笔画浑厚,笔致活脱,姿态奇崛,明朝书法家文彭说此帖“不可摹,不可刻,不可学,不知其从何而起,从何而止,真可谓太古法书第一也”。虽然宋朝黄伯思、米芾等人怀疑不是索靖所书,但也认为此帖魅力摄人,书法秀健,丰神飘逸,为绝妙书法。宋朝以来相传的两个《出师颂》墨本,当是后人的临摹本。</p> <p class="ql-block"> 《七月帖》北宋时尚存墨本,以后不见踪迹,只有刻本传世。此帖略带纵引的笔致,但上挑或平出的笔势仍然明确,字势横张而不内敛,体势横斜,笔调古质。</p> <p class="ql-block"> 《载妖帖》笔力偏弱,远逊其他三帖。</p><p class="ql-block"> 索靖还著有《草书状》一篇,对书法演变、风格、气韵、用笔及章法等作了全面精辟的论述,有些基本观点,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 索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平生最重法度,不肯轻易推许古人。一次,他路见索靖书写的碑石后,竟卧于碑下,朝夕摩挲,三日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