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共产党人的能征善战与博大胸怀 </p><p class="ql-block"> ---电视连续剧《大决战》和《特赦1959》观后感 </p> <p class="ql-block">我们周末大讲堂。讲党课,讲党史,为什么讲到看电视剧的读后感呢?就这个问题在这里简单的和大家说几句。我们这个年龄,如果说老老实实的坐在会议室里面正正规规的听课或开会,前面有人讲,后面大家听,很难坐得住,也没有这样的时间。而讲观看电视剧观后感,我们都有看电视的经历,而且就这两部电视连续剧来说,我们在座的有很多人也都看过。有一定的印象,这样把两部电视剧串联到一起来讲,这样能加深对这三大战役以及对国民党战犯改造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电视连续剧,《大决战》是介绍我们党夺取政权之前的解放战争。《特赦1959》反映的是我们党对所俘获的国民党战争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的过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决战》以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为背景,全景展现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历史,深刻诠释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由此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p> <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p><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由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等指挥下发动,历时52天,最终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人,解放东北全境</p> <p class="ql-block">我军的主要指挥官: </p><p class="ql-block">东北地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p> <p class="ql-block">东北地区解放军指挥员</p> <p class="ql-block">辽沈战役,被俘的兵团级国军将领:锦州的范汉杰,廖耀湘,沈阳的周福成。</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及其他军区部队与地方武装,于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此役全歼国民党军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的部队,共56个师55万余人。至此,国民党在华东和中原战场上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被我解放,其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我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日益陷入土崩瓦解之中。</p> <p class="ql-block">淮海地区我军指挥员:陈毅、粟裕、刘伯承、邓小平</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中,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被俘,兵团级的黄百韬,邱清泉战死。黄维被俘。 </p> <p class="ql-block">平津战役</p><p class="ql-block"> 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役,是由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地方部队百万余人,在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的500余公里战线上,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进行的战略性决战。1948年11月29日,解放军华北第3兵团向张家口地区的敌人发起进攻,平津战役正式打响。1949年1月14日,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攻占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部。1月15日,天津攻坚战胜利结束,全歼国民党守敌13万余人。16日,中央军委起草了致傅作义集团的最后通牒,迫使傅作义放弃“和平谈判”,接受解放军的“和平改编”。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p> <p class="ql-block">平津战役</p><p class="ql-block">华北地区我军指挥官:聂荣臻、林彪、罗荣桓 </p> <p class="ql-block">平津战役中,天津守备区司令陈长捷被俘,傅作义宣布起义</p> <p class="ql-block">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赞三大战役</p><p class="ql-block"> 文/卢政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甲洪流卷辽东,</p><p class="ql-block">山河重整仗群雄。</p><p class="ql-block">关门黑土烽火起</p><p class="ql-block">碾阵黄淮万民涌</p><p class="ql-block">易帜津门惊朔雪,</p><p class="ql-block">收缰北平免炮轰</p><p class="ql-block">五州已破寒云散,</p><p class="ql-block">遍插旌旗旭日红。</p> <p class="ql-block">下面咱们再说说电视连续剧《特赦1959》。这部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对战犯教育改造,使他们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p><p class="ql-block">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中央指示将关押在全国各地的蒋介石集团的高级战犯转入北京功德林关押。这里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路一号,占地近百亩。</p> <p class="ql-block">战犯主要分三个层面,一是高级将领,如杜聿明、王耀武、黄维等人。二是保密局军统方面的,沈醉、徐远举、周养浩等,小说《红岩》中的徐鹏飞、沈养斎,就是他们的原型;三是党务方面的,如曾扩情等。这些国民党战犯,每一个都是罪大恶极,在他们的手上沾满了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鲜血。如在电视剧中,所长王英光的妻子彭雪、副所长高大树的两个哥哥、护士梁东方的母亲等,都是被国民党杀害的。而且有的还知道凶手就在战犯当中,但TA们从大局出发,没有带出任何的私情。 </p><p class="ql-block"> 这些国民党战犯情况比较复杂,改造的难度很大,反动思想根深蒂固。根据毛泽东主席教育改造的指示,战犯管理所坚持思想改造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统一制作应季服装,提供生活必需品,定期进行体检,有病及时治疗。还帮助他们镶牙、配眼镜、安装假肢等。从各方面给予人道主义的待遇,如杜聿明,刚到管理所时,有行动障碍,自己躺不下,躺下起不来。管理所把他送到医院治好了他的病。 </p><p class="ql-block"> 管理所还将服装费、杂品费、伙食费等费用公开,并将伙食标准与解放军官兵对比,令战犯们心服口服。在电视剧中看到,管理人员根据战犯们的兴趣爱好,成立了木工房、修理部等,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其中,黄维还研究起了永动机,但直到他1975年被释放也没有成功。 </p><p class="ql-block"> 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艰难博弈中,战犯们的灵魂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毛主席肯定了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将领在抗日战场上的功绩,同时对接受改造比较好的几个人进行了表扬,功德林的战犯如沐春风深受感动,开始主动交待自己的历史和罪行。1959年国庆前夕,国家主席刘少奇发布了对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战争罪犯的特赦令。这一天,杜聿明、王耀武、郑庭笈、宋希濂、陈长捷、邱行湘等30人依次从共和国法官的手里接过了特赦书。这是一段脱胎换骨的经历,1949年被共产党在战场上打败,1959年被共产党在心灵上征服。 </p> <p class="ql-block">战犯改造谱新章</p><p class="ql-block"> 文/卢政连</p><p class="ql-block">功德林深锁旧豪,</p><p class="ql-block">风云叱咤昔时骄。</p><p class="ql-block">战场败绩心犹悸,</p><p class="ql-block">囹圄新生志渐昭。</p><p class="ql-block">主席嘉言融冻雪,</p><p class="ql-block">少奇赦令化寒潮。</p><p class="ql-block">脱胎换骨重归路,</p><p class="ql-block">共筑山河岁月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