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体重管理》讲座

高山流水

<p class="ql-block">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在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2025中国体重管理年”科普活动。这次活动邀请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的饶志勇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体重管理》的精彩讲座。作为一名对健康生活方式感兴趣的居民,我早早地来到了现场,期待着这场知识盛宴。</p> <p class="ql-block">讲座开始后,饶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的PPT,向我们介绍了肥胖症的定义及其对健康的多重影响。通过这些图表和文字我清晰地了解了肥胖症的发展过程以及它与多种慢性疾病之间的联系,我深刻认识到体重管理不仅仅是外表的问题,更是关乎整体健康的长远课题。</p> <p class="ql-block">在讲座中,饶教授特别强调了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影响远不止于体重增加。他指出,肥胖不仅与冠心病、高血压、中风、2型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还可能引发胆囊疾病、血脂异常、骨关节炎和痛风等健康问题。更令人深思的是,肥胖还可能带来精神卫生问题和社会偏见等社会影响。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体重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讲座中,一张关于肥胖症与200多种并发症相关性的图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图表以“脂肪组织功能障碍”为核心,周围围绕着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癌症、泌尿生殖系统等多个系统,并列出了每个系统相关的并发症。这张图表直观地展示了肥胖症对身体各个系统的广泛影响,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管理体重、保持健康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在讲解如何判断肥胖时,饶教授介绍了体质指数(BMI)这一重要指标。他详细解释了BMI的计算公式:BMI=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并列举了不同BMI值对应的健康等级,包括营养不良、正常、超重和肥胖。此外,他还展示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与腰围界限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这些数据来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这些内容,我意识到,科学的数据分析是体重管理的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讲座中,饶教授还介绍了肥胖症的阶梯式治疗路径。他指出,对于大多数肥胖症患者来说,生活方式干预应作为一线治疗手段,包括饮食调整和增加身体活动。对于重度肥胖症患者,减重手术可能是更有效的选择。此外,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这一部分内容让我了解到,体重管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干预策略。</p> <p class="ql-block">在饮食干预方面,饶教授分别介绍了加拿大和中国的相关指南。加拿大指南强调,没有一种饮食模式适合所有人,应根据个体需求制定灵活的营养干预方案。而中国的《中国成人肥胖症食养指南(2024年)》则提出了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合理膳食结构、少吃高能量食物等建议。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饮食管理是体重控制的关键环节,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科学调整。</p> <p class="ql-block">讲座中还提到了多种饮食模式,如限能量平衡饮食、低能量膳食、地中海饮食、<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江南饮食</span>、高蛋白饮食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每种饮食模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人群,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一部分让我明白,体重管理并不是一味地节食,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结构,才能长期坚持并取得良好效果。</p> <p class="ql-block">在体重控制方法方面,饶教授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二是控制总热量、调整三大供能营养素配比和间歇性断食有助于短期减重;三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中短期体重控制有效,但长期使用需谨慎。这些方法让我对如何科学减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体重管理需要结合饮食与运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p> <p class="ql-block">讲座中,饶教授还详细讲解了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包括基础能量消耗、体力活动消耗和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他指出,基础代谢是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占60%-70%,而体力活动则占15%-30%。这一部分让我明白,增加日常活动量对于控制体重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在营养干预方面,饶教授强调了低能量平衡膳食与有氧运动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减重的目标应是达到理想体重并减轻5%-10%,减重速度建议每周减重1公斤左右。这一部分内容让我意识到,体重管理应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可能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p> <p class="ql-block">讲座中还提到了平衡膳食的重要性。饶教授引用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他强调,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改善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他还展示了各种新鲜食材的图片,提醒我们要注重饮食多样化,避免营养失衡。</p> <p class="ql-block">在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时,饶教授展示了平衡膳食宝塔和餐盘图示。宝塔图从底部到顶部依次为谷薯类、蔬菜类、鱼肉蛋豆类、动植物油和食盐,强调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餐盘图则将食物分为蔬菜类、鱼肉蛋豆类、水果类和谷薯类,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如何合理搭配饮食。这一部分内容让我对日常饮食的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讲座中还提到了食物多样性的建议,强调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并合理搭配。饶教授还展示了表格,列出了建议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数,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日常饮食。这一部分让我意识到,饮食多样化不仅有助于营养均衡,还能提升饮食的趣味性,让减重过程不再枯燥。</p> <p class="ql-block">在讲座的最后,饶教授鼓励大家从小养成食物多样的好习惯,并给出了具体的摄入建议,如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蔬菜、200-350克的水果、适量的全谷物和奶制品等。他还展示了坚果和豆类的图片,提醒我们要适量摄入这些健康食品。这一部分内容让我对如何科学搭配饮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体重管理充满信心。</p> <p class="ql-block">在讲座的互动环节,我向饶教授请教了关于酒精摄入的问题。他指出,酒精虽然能提供能量,但对健康并无益处,建议尽量少喝或不喝。他还以52°白酒为例,详细讲解了酒精的能量计算方法,并对比了100克大米的能量。这一部分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可能对体重管理产生负面影响。</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后,我认真回顾了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决定从今天开始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我计划每天保持规律进餐,适量饮水,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增加日常活动量。我相信,只要坚持科学的体重管理方法,就一定能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美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本文在编辑中得到人民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王惠玲女士的鼎力支持,在此深深表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