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为了方便桃源庄氏族人对谱系资料进行查阅及寻根,已把谱系资料送到相关图书档案管理机构收藏,分别有江苏省泗阳县图书馆、江苏省泗阳县档案馆、江苏省淮安市档案馆、南京图书馆、江苏省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凡泗阳庄氏后人或其他庄氏宗亲均可通过相关收藏单位查阅谱系资料。分别有实物资料和电子资料。<br><br>联系邮箱:</h1><h1>siyangbanqiao@126.com<br></h1> <h1><b>桃源庄氏来源</b><br><br> 江苏省泗阳县旧称江南淮安府省桃源县,民国时因与湖南省桃源县重名而改称泗阳县。据先辈流传,我桃源庄氏源于河南省开封府荥阳县,亦说祥符县。北宋年末,宋徽钦两帝为金人所掳,宋高宗赵构南渡。远祖讳桢,其时职授兵部统领,同弟礼会随驾至杭州建都。绍兴九年(1139年),镇守苏常镇三府,遂卜宅于苏州阊门外吴县黄泥桥之地。迨元朝时,迁于常州府武进县。桃源庄氏始祖镒公,本讳龄,曾以军功出仕为常州武进校佥,适值元末徐泗兵起,授职镇抚,弭盗安民。后因帝顺失政,群雄割据,徐泗失守,约于至正十三年(1353年)弃官更名,避处淮阴路桃源驿,卜宅于桃源县崇河乡老鹳汀(即现泗阳县庄圩乡老庄村)。顺帝北辕,待洪武定都后(约1368年)复迁居老鹳汀,桃源庄氏自此始。<br></h1> <h1>桃源庄氏主要分布</h1> <h1> 迁桃始祖讳镒公大约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由常州府武进县入桃源,隐居崇河乡老鹳汀,即现在泗阳县庄圩乡老庄村。据桃源县志记载“鹳汀在县治东北六十里崇河北市。昔为巨镇,商贾辐集,称小苏州,古崇河驿。明《一统志》:周世宗至北神堰,齐云舰大不能容,开此河以通道按即古崇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被孙家塘水冲河淤集废,为清、桃、沭分界之所。河上有崇亭桥,桥上有老鹳亭,今皆为陆地矣。”由于战乱和时代变迁,古迹难寻,仅一古井尚存。县内有庄圩、魏圩、里仁、爱园、刘集、众兴、王集、黄圩、裴圩、来安、葛集、张圩、新袁、临河、屠元、中扬、仓集、洋河、卢集、郑楼等乡镇均有庄氏族人聚居。族人分布甚广,基本是以泗阳为中心向四周播迁,主要分布于泗阳、沭阳、新沂、淮阴、淮安、涟水、灌南、阜宁、滨海、泗洪一带,在宿城、盱眙、宝应、六合、扬州、东海等亦有分布。我族人丁兴盛,初步统计桃源庄氏现在约有六万人,占国内庄氏总人口的3.4%,占江苏省庄姓人口的31.5%,是江苏省内人口较多的一支庄氏。</h1> <h1>桃源庄氏族谱历次修续(江苏泗阳)<br><br>创修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未存)<br><br>初次续修 嘉庆十一年(1806年(未存)<br><br>二次续修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未存)<br><br>三次续修 清咸丰七年(1857年(未存)<br><br>四次续修 板刻 清同治四年(1865年(未存)<br><br>五次续修 板刻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br><br>六次续修 石印 民国共和九年(1920年)<br><br>七次续修 铅印 (1990年)<br><br>八次续修 胶印(2020年)</h1> 桃源庄氏世系字辈(三十世起为共用字辈不再分派) <h1>从十四世起<br><br>长房辈分用字:<br><br>立家光前 懋德恒昭(14-21世)<br><br>咸豫尔丰 晋观化育(22-29世)<br><br>二房辈分用字:<br><br>勤俭传世 鸿业永昌(14-21世)<br><br>复随乃震 临萃人才 (22-29世)<br><br>三十世起改为共用字辈:<br><br>其席先明 旭晓东洋(30-37世)<br><br>贤臣辅弼 治国安邦(38-45世)<br><br>清碧丹竹 炽灿锦荣(46-53世)<br><br>恭和惠善 庆韶腾威(54-61世)<br><br>圣硕康泰 春熹玄卓(62-69世)<br><br>超智英瑞 诚学盛元(70-77世)<br><br>仁礼真义 书月子龙(78-85世)<br><br>大志怀众 耀显远修(86-93世)<br><br>……………………</h1> <h1>桃源庄氏各地辈分用字对照表</h1> <h1>相关收藏管理机构</h1><br><h1>江苏省泗阳县图书馆</h1> <h1>江苏省泗阳县档案馆</h1> 江苏省淮安市档案馆 <h1>江苏省档案馆</h1> <h1>南京图书馆</h1> <h1>上海图书馆</h1> <h1>中国国家图书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