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谨以此文献给全国的考古工作者和他(她)们的家属,南水北调移民的父老乡亲,绿城郑州的父老乡亲。</span></p> 丝路华章 <p class="ql-block"> 郑州南水北调博物馆位于嵩山南路168号,其前身为郑州博物馆老馆 。它以郑州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方鼎为原型,搭配圆形碟状屋顶,寓意“天圆地方、鼎立中原”,青铜色外观古朴厚重,极具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 馆内主要展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出土文物,藏品丰富,时代上迄远古,下至明清。展览不仅呈现了如新郑唐户史前聚落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还系统梳理了工程沿线各地文物发掘成果,让参观者深入领略中原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退休前曾从事电力电视新闻宣传工作,退休后边走边拍记录生活和老百姓的故事,宣传老家河南,宣传家乡。郑州南水北调博物馆与我们小区“龙源世纪家园”一路(嵩山路)之隔,我喜爱广泛,文物展、美术书法展、影展、郑州会展中心的大型展览,大部分我都会参观欣赏。我参观展览同时,一般会拍摄编辑“美篇”,分享给老师、同学、同事和亲朋好友。也想让老家河南的国内外的亲人,也欣赏到家乡的展览。</p> <p class="ql-block"> “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由郑州市文物局主办,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承办,展览将持续至今年8月底。</p> <p class="ql-block"> 走进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一场穿越时空的“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将人们带回到那个繁华昌盛的大唐,领略青花瓷最初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步入展厅,“大唐风华”单元率先映入眼帘。一件件唐代瓷器排列有序,巩县窑白瓷质地细腻、釉色温润,宛如羊脂玉般柔和;邢窑白瓷则以其“类银类雪”的质感,尽显素雅纯净。它们不仅是实用器具,更凝聚着大唐时期瓷器制作的高超技艺与独特风格,从造型的精巧构思到釉色的细腻把控,无不展现着盛世工匠的非凡匠心,让人仿若能触摸到大唐的繁华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展线前行,“青花故乡”单元聚焦巩县窑的考古发掘成果,成为展览的核心亮点。在复原的窑址场景旁,巩县窑出土的青花残片静静陈列,虽历经岁月侵蚀,仍难掩钴蓝之色的独特魅力。一旁的唐青花塔形罐,更是吸引众人目光。罐身绘有“童子步打球”“牡丹花”等精美纹饰,钴蓝线条灵动流畅,仿佛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唐代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 童子身姿矫健、神态专注,牡丹花绽放得娇艳欲滴,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尽显唐代釉下彩瓷的绝代风华。这些文物不仅改写了“青花始于元代”的定论,将中国青花瓷的历史前溯五百年,更确立了巩县窑作为青花瓷制作与传播源头的重要地位 。</p> <p class="ql-block"> “丝路传奇”单元借助地图、图片、文物等多元展示方式,深入介绍丝绸之路的路径和历史背景,让观众看到唐代青花瓷如何承载着大唐文化,沿着丝绸之路的悠悠驼铃和茫茫碧海,开启对外交流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来自“黑石号”沉船的唐长沙窑青釉碗,出水时惊艳世界,其碗身绘制的阿拉伯式花草纹,融合了东西方艺术元素,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p> <p class="ql-block"> 还有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唐青花执壶,壶身装饰着棕榈叶纹、菱形纹等典型的伊斯兰艺术风格纹饰,而它又确是郑州巩县窑的产品,生动展现了唐代扬州作为重要港口,在中西文明交流中的关键枢纽作用,也让我们看到唐青花在丝绸之路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在“蓝彩之魅”单元,展览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唐青花对后世及国际陶瓷发展的深刻影响。从唐代青花的萌芽,到元代青花的成熟,再到其对世界各地陶瓷艺术的启迪,清晰呈现出一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脉络。景德镇陶瓷大学藏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钵参展,与唐代青花瓷相互呼应,见证了青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览不仅是文物的静态展示,更通过多媒体技术、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古老的唐青花“活”起来。观众可以在数字化艺术空间中,沉浸式感受唐青花制作过程的奇妙;还能参与青少年陶艺工坊,亲手体验拉坯、绘画,在实践中领悟唐青花的艺术精髓。展览期间举办的青花文创设计大赛,更是激发大众创造力,将唐青花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让古老文化绽放新活力。</p> <p class="ql-block"> 欣赏青花瓷还是按照讲解分享更好,今天我们将一同领略“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的独特魅力。这次展览是国内首次唐代青花瓷专题展,汇聚了国内13家博物馆及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收藏的百余件唐代青花瓷及相关珍贵文物,为大家呈现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赏。</p> <p class="ql-block"> “大唐风华”单元。大家可以看到巩县窑白瓷和邢窑白瓷。巩县窑白瓷质地细腻,釉色温润柔和,就像羊脂玉一般,展现出独特的质感。邢窑白瓷以其“类银类雪”的特点而闻名,给人一种素雅纯净的感觉。这些唐代瓷器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凝聚了当时高超的瓷器制作技艺和独特风格,从它们的造型设计到釉色的精心调配,无一不体现出大唐盛世工匠们的非凡匠心。</p> <p class="ql-block"> “青花故乡”单元,这里聚焦于巩县窑的考古发掘成果。大家看,复原的窑址场景旁,摆放着巩县窑出土的青花残片。别看它们只是残片,却有着改写历史的重要意义。这些残片的发现,将中国青花瓷的历史前溯五百年,证实了青花瓷创烧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而发源地正是郑州巩义。</p> <p class="ql-block"> 展厅中央,这两件来自郑州上街区唐墓出土的唐青花塔式罐,是本次展览的明星展品。罐身绘有“童子步打球”“牡丹花”“卐”形纹等精美纹饰,钴蓝线条灵动流畅,人物姿态栩栩如生,花朵娇艳欲滴。“童子步打球”纹饰,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关曲棍球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幼童手拿弯钩状长物,作击球状,充满动感。而且这两件塔式罐是我国目前出土时间最早、工艺最精湛、器形最大的有明确出土单位的唐代青花瓷,属于国家一级出土文物,曾被故宫博物院资深研究员耿宝昌先生列在“中华百件国宝珍品”的前列 ,还参加过“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它们的制作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确立了巩县窑作为青花瓷制作与传播源头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丝路传奇”单元,借助地图、图片以及文物等多元展示方式,深入了解丝绸之路的路径和历史背景,感受唐代青花瓷在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大家看这件来自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唐青花执壶,它的线条流畅,造型古朴典雅。经专家鉴定,它正是郑州巩县窑的产品。壶身装饰有棕榈叶纹、菱形纹等典型的伊斯兰艺术风格纹饰,这体现出中西文明交流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唐代的扬州地处运河与长江交汇处,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码头,许多唐代的器物包括唐青花就是从这里通过海上丝路运输到世界各地。还有来自“黑石号”沉船的唐长沙窑青釉碗,出水时惊艳世界,碗身绘制的阿拉伯式花草纹,也是东西方艺术元素融合的见证。这些文物都生动地展现了唐代青花瓷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 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举办的“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吸引了众多专家的目光,他们齐聚一堂,围绕唐青花展开深度研讨。</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指出,巩县窑遗址的多次发掘,为唐青花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扬州唐城遗址及“黑石号”沉船文物,与巩县窑出土的唐代青花瓷器(片)完全相同,有力证实了巩县窑是唐青花的产地 。唐青花改写了陶瓷史,将青花瓷起源从元代前推至唐代,其在陶瓷发展脉络里意义非凡,是中国陶瓷从单色釉向彩瓷转变的关键环节 。</p> <p class="ql-block"> 深圳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表示,巩义窑凭借丰富原料和优越地理条件,在晚唐达到陶瓷制作高峰,唐青花的诞生是历史必然。它以成熟白瓷技术为基础,采用中西亚钴料,是中外文化融合的结晶。唐青花的出现,体现出唐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对后世青花瓷的发展影响深远,后世青花在工艺和艺术风格上,都能看到唐青花的影子 。</p> <p class="ql-block"> 扬州市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朱戬介绍,扬州在1983 - 2004年间出土数十片唐代青花瓷器标本,经检测为高温釉下绘画工艺、钴料呈色,是最早的青花瓷器。扬州作为唐代重要港口,出土唐青花融合中原与阿拉伯风格,见证了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枢纽作用 。唐青花从扬州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促进了中外文化和贸易交流,让世界领略到中国陶瓷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学者林亦秋提到,巩义窑青花花卉纹盘为青花瓷起源研究提供实证,其钴料使用、纹饰风格和烧制工艺,填补了唐宋时期青花瓷发展研究的断层 。唐青花对国际陶瓷艺术影响巨大,阿拉伯、欧洲等地的陶瓷制作,吸收唐青花工艺和装饰元素,推动了当地陶瓷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专家们一致认为,唐青花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丝路文明交融的见证。此次展览让更多人关注唐青花,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p> <p class="ql-block"> “蓝彩之魅”单元。这个单元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唐青花对后世及国际陶瓷发展的深刻影响。唐青花的钴蓝釉下彩技术,为元明清青花瓷的辉煌奠定了基石,也深刻影响了西亚乃至欧洲的陶瓷装饰艺术。</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陶瓷大学藏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钵,它与唐代青花瓷相互呼应,清晰地展现出青花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从唐代青花的萌芽,到元代青花的成熟,再到其对世界各地陶瓷艺术的启迪,唐青花的影响力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延续和扩展 。</p> <p class="ql-block"> 分享这次展览,大家能对唐代青花瓷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备注:我拍摄使用大疆七型手机稳定器和华为P50手机。</p> <p class="ql-block">鸣谢:借用展览视频,修改参数,加日出日落,配背景音乐,编辑结尾,网上搜索借用资料对作者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