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足迹——一位退休老人的旅游故事

若明

<p class="ql-block">夕阳足迹——一位退休老人的旅游故事</p><p class="ql-block">一、欧罗巴札记</p><p class="ql-block"> 2014年退休后,我开启了以脚步丈量世界的年度旅程。2015年初秋的欧洲七国漫游,像一扇镶着琉璃花窗的大门,让我初次窥见了西方文明的斑斓图景。从巴黎圣母院的晨钟到罗马许愿池的暮色,十五天里穿行的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一卷徐徐展开的文艺复兴长卷。</p><p class="ql-block"> 在巴黎蒙马特高地,我邂逅了挎着藤篮兜售可颂面包的老妇人,她围裙上沾着面粉的褶皱里仿佛藏着整个法兰西的烟火气。塞纳河游船经过新桥时,岸边长椅上并肩而坐的恋人正分享着沾满树莓酱的马卡龙,粉紫色糖霜在阳光下泛着蜜糖般的光泽。卢浮宫穹顶投下的菱形光斑里,《蒙娜丽莎》画框前永远涌动着不同肤色的朝圣者,那些此起彼伏的快门声,恰似文明密码在数字时代的绵延回响。</p><p class="ql-block"> 当双脚踏上布鲁塞尔大广场的鹅卵石地面,中世纪行会建筑的金色浮雕仍在诉说汉萨同盟的辉煌往事。巧克力商店橱窗里,身着蕾丝围裙的匠人正用枫木铲为松露巧克力裹上可可粉,空气里浮动的香甜与百米外尿童雕像旁啤酒花的微苦气息奇妙交融。在阿姆斯特丹运河畔,穿着木屐的奶酪店主示范着百年传承的切割技艺,黄铜刀具切入豪达奶酪的瞬间,乳酪纹理间渗出金黄的油脂,像极了运河上被晚霞染透的粼粼波光。</p><p class="ql-block"> 德国黑森林腹地的旅途中,木质桁架小屋的窗台上总垂着天竺葵花瀑。法兰克福老市政厅地窖餐厅里,侍应生托着结满水珠的雷司令白葡萄酒穿行在橡木酒桶间,酸菜猪肘的焦香混合着啤酒泡沫的麦芽芬芳,在巴洛克拱顶下织就味觉的交响。琉森湖畔的清晨,头戴羽饰毡帽的牧羊人赶着系铜铃的羊群走过卡佩尔木桥,叮当声惊起湖面一群天鹅,它们掠过皮拉图斯山雪线的姿态,恰似瑞士钟表齿轮般精准优雅。</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是托斯卡纳艳阳下的永恒之城。当斗兽场残垣被夕阳镀成蜜色,穿亚麻长裙的意大利少女骑着Vespa摩托车掠过特莱维喷泉,许愿池中沉底的欧元硬币在水波中闪烁如星子。在但丁故居转角的面包坊,白发店主用长柄木铲从砖窑取出佛卡夏,迷迭香的清冽混着初榨橄榄油的醇厚,让整个街巷都浸在《神曲》的诗意里。暮色中的西班牙台阶上,街头艺人用手风琴拉响《教父》主题曲,琴声漫过贝尼尼的破船喷泉,将罗马的千年沧桑酿成醉人的琼浆。</p><p class="ql-block"> 这趟横跨阿尔卑斯山南北的旅程,不仅让我见识了哥特尖顶与巴洛克穹顶的天际线之争,更在农庄酒窖的橡木桶边、街角面包房的烤炉前,触摸到了欧洲文明最温热的脉搏。当埃菲尔铁塔的夜灯在塞纳河投下星芒般的倒影时,我忽然懂得——所谓风土人情,不过是寻常百姓把岁月过成艺术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