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嵩山纪行</p><p class="ql-block"> 听过歌曲《牧羊曲》吗?“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是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总让人联想到牧羊女那铜铃般的笑声,少林寺也从此蜚声中外,影响了太多太多的人,我的嵩山行当然也是受同名电影的影响啦……</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七月底我来到了少林寺,按什么路线访嵩山呢?</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五祖慧能的五大弟子之一)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p><p class="ql-block"> 那就模仿参禅“三重境界”的第一重境界来游嵩山吧,因为我喜欢大自然,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嵩山居五岳之中,是中国佛教及禅道的圣地,嵩山以少林河为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听从摆渡车大姐的建议先上少室山的书册崖,坐上缆车,夏风轻抚脸庞,苍翠的树木在缆车两旁往后跑。几分钟后来到了栈道,此栈道通往“三皇寨”。</p><p class="ql-block"> 栈道盘旋于悬崖的边缘,行走其间,似乎走向天边,远远望去,前面的游客转了一个弯就不见了,似乎游走于白云之颠,游走于天庭。栈道一侧就是“书册崖”吧,书册崖又名“万丈崖”、“天书”,是形成于距今约 24 亿年前后的元古界石英岩,地质学家称之为“嵩山石英岩石林”。在距今 18 亿年前 嵩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地壳运动——中岳运动,原本水平的岩层发生弯曲、旋转、倒转进而形成直立,直立于悬崖的边缘。岩石呈灰白色,像一本本巨厚的书册立于天地之间。有人说“奇闻阅尽三千卷,不若一观书册崖”,我感觉中岳嵩山此中最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美丽与神奇呈现给有缘之人。</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我们绕栈道走到了一处叫“卓剑锋”的景点前,“卓剑锋”是少室山36峰之一,这里海拔1495米,山峰形如宝剑,直立于山峰之间。</p><p class="ql-block"> 栈道通往三皇寨,“三皇寨”是一处悬挂于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因人们为了纪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而命名的。</p><p class="ql-block"> 到三皇寨景区山体陡滑,山顶平宽,自古以来,它以奇、险、特、秀闻名中外,有人说它具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北恒之奇、南衡之秀等特点,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闻名中原,如今有栈道可走,也不算太难,一路走一路拍照,把美景收藏,纯粹“看山是山”,一路走一路发挥想象,把老虎石、龙头、龙尾、一线天、飞来石等景物好好端详……</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美景无限,时而壁立千仞,层峦叠嶂,像穿行于厚重的天然历史书册中;时而一两棵山花摇曳于树旁,像捉迷藏的小伙伴躲躲藏藏。</p><p class="ql-block">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三皇寨时曾赞叹道:"嵩山天下奥,少室险奇特。不游三皇寨,不算少林客",我也做了一回少林客……</p> <p class="ql-block"> 从栈道返回,坐索道缆车而下,来到了少林寺。</p><p class="ql-block"> 少林者,少室之林也,意为“深藏于少室山下密林中的寺院”,也是嵩山少室山的山门。</p><p class="ql-block"> 如今少林寺蜚声中外得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少林寺》,电影以隋唐时“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改编而成,李连杰主演的觉远和尚把少林拳呈现于世人眼前。传说少林拳是由祖师达摩创造的,创立之初也是为了修行。少林僧众习武由来已久,千佛殿内地上至今还保留着大概二十个洼坑,据说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那么,来到少林寺就以禅师青原行思的“看山不是山”的禅理来游览吧,因为少林寺被后人加上了许多标签,包括商业化,在此省略二百字……</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索道走过来,最先看到的塔林,是历代住持僧的葬地,因塔数目很多,散布如林,故名塔林。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反映了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塔林中名塔许多,我一外行人也无法欣赏建筑和雕刻艺术。</p><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走到了少林寺的正门,少林寺以南北中轴,分布着若干建筑。大雄宝殿就在山门的正面,上香扫一扫付款码,袅袅香烟缠绕于大殿之上,在蔚为壮观的殿堂里,虔诚的叩首,为祖国祈福,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 在少林寺参观,禅意无处不在,禅意缠绕着佛教音乐,浮世尘土之中,如何才能持有一颗赤子之心,如何才能警醒自我?如何才能清净心看山、看世界?如何才能达到青原行思禅师的第三重境界“看山仍然是山”?真的值得用心才能参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兰子写于2025年7月</p> <p class="ql-block">编辑:兰子</p><p class="ql-block">写作:兰子</p><p class="ql-block">拍摄:静峰先生、兰子</p><p class="ql-block">后期:兰子</p><p class="ql-block">视频:兰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