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钱宝斋</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456633</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馆藏自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2025年的盛夏至初秋,《敬天格物——西周虢国玉器精品展》于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惊艳亮相,这场展览为期三个月,从6月13日持续至9月14日,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联合举办 ,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西周玉器的视觉盛宴。我怀着对古代玉器的热爱,已经是第三次前来参观学习,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与收获,而这次,一件西周鱼形青白玉佩深深吸引了我,令我心动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件西周鱼形青白玉佩,通长10.5厘米,最宽处2.1厘米 ,厚0.6厘米,重33.6克,出土于M2009虢仲墓。它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玉质细腻纯净,虽略带土蚀土咬的痕迹,却无损其美感,沁呈秋癸色,更添了几分岁月的韵味。其雕琢工艺采用了一面坡刀工艺,线条流畅而富有变化,展现出西周时期高超的琢玉技艺。工匠们以精湛的手艺,将这块玉料雕琢成栩栩如生的鱼形,鱼的眼睛、鳞片、鳍等细节都刻画得十分生动,仿佛这条鱼正灵动地穿梭在水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周时期,玉文化高度繁荣,玉器不仅是装饰品,更是身份地位和道德品质的象征。这件鱼形青白玉佩,或许曾是某位贵族的珍爱之物,佩戴在身,彰显着主人的尊贵与优雅。它承载着西周时期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这件鱼形青白玉佩上,我看到了西周工匠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用手中的工具,将平凡的玉料赋予了生命与灵魂。每一道线条、每一处细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与智慧。这种工匠精神,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在当今时代,也要用心去对待每一份工作,每一个创作,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次参观,这件西周鱼形青白玉佩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它让我对西周玉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更加珍视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瑰宝。我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相遇,相信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感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