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行记五

白云飞

曾经有一段时间,颇有点文艺范的人们总喜欢谈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想想也是的,人生苦短,无非几十年的光景,镇日里在开门七件事中埋头苦干,岁月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蓦然回首,已是“鬓如霜,尘满面”,诗与远方似乎同自己渐行渐远了。 <p class="ql-block">  在人生路上禹禹独行,觉得生活里好像有点欠缺,有先知先觉者说出了心里话: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诗与远方在心灵的某个角落里被唤醒。于是,人们放下了眼前的苟且,去追寻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  奔走在南疆广袤的大地上,我常常想这是不是人们心目中的诗与远方呢?远方已经够远了,唯独诗在哪里?走过白沙湖、看过慕士塔格雪山、踏上了苏巴尔草原,我终于明白,诗就在远方的山山水水中,远方蕴含着太多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也许,有人会觉得如此理解过于肤浅,可是我总觉得如果把生活搞得过分繁复,理想境界遥远得可望而不可及,人生似乎就差了那么一点意思了。</p> 和田是我们的下一站,从疏附县出发,路途有点长,500多公里的行程。在路上,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放眼望去都是远方。 <p class="ql-block">  对于和田的认知,我想大多数人应是缘于和田玉的温润如水。追溯历史,和田最早被记入典籍,还是西汉张骞到西域之后了。那时的和田少数族群各自为政,为了水草你争我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直至魏晋时期于阗国的出现,这个乱如七国的地方才渐渐安定下来。唐代和田既是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君主的国姓叫尉迟,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员大将叫尉迟恭,估计就是来自于阗国君主家族。如今,他和李世民的另一位大将秦琼成为家喻户晓的门神,守护着家家户户的出入平安。</p> <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ed2308">上二图来自网络(黑脸者便是尉迟恭)</font> <p class="ql-block">  曾经西游到达于阗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下:自兹以降,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尉迟家族控制于阗国政权长达一千多年,清代于阗改为“和阗”,一个“和”字,将民族和睦相处寓意于地名之中,清代朝中不止有嬉戏打闹的纪大人(戏说),也有治国能人曾国藩、林则徐。解放后,1959年9月,和阗才改名为和田。</p>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和田,阳光金灿灿铺满了大地。北京时间已是下午五点,而和田的太阳还明晃晃地悬在当空。顶着有点晃眼的日光,我们走进了和田市博物馆,去追寻和田遥远的过去。</p> 和田地区博物馆馆内重要藏品有夏至商代的青铜权杖头、商代的石壁形饰、周代的祖形石杵、唐代于阗文“裴捺卖庄园”木牍、彩绘汉装供养人壁画、玉猴,以及新疆古代干尸等。 <p class="ql-block">  在洛浦县山普拉古墓群出土的连体双鸟木雕,属于汉晋时期的工艺品,木雕做工精细,体现的是中原文化和中亚文化交融并蓄。令人惊奇的是麻扎塔格戍堡址出土的《兰亭集序》书法临摹残片,可见早期中原文化在这里的传播。尼雅遗址出土的佉卢文离婚判决书,则展示了过去于阗国社会治理的进步。</p> 望着那些在沙漠里埋藏了千年的一件件宝贝,思绪将我们带回了那曾经存在、又早已逝去的岁月。 <p class="ql-block">  馆外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开展和田市“四季营——爱祖国、游家乡”研学游学活动,他们的到来,让原来还有点清静的博物馆,人气指数立马爆棚。文化需要传承,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的根脉就将代代相传、绵延不断。</p> 走出博物馆,我们踏上了今日的和田,大街上阳光还是有点烤人。马路上车水马龙,路人也都行色匆匆。 <p class="ql-block">  团城是和田民族风情街区,不是节假日,街区显得安静祥和,浅褐色为主调的维族建筑散发着奔放和热烈的特质。一位身穿民族服饰的女子正在拍照,在小巷中左盼右顾,颇有几分孤芳自赏的寂寞;几个孩童正追逐着皮球,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循着烤馕的香味走去,一位维族青年正在制作烤馕,面饼在炉壁的烘烤下,散发出的清香飘荡在街上,忍不住买上一个试试,热腾腾香脆可口,让人爱不释手。</p>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玉龙喀什河。河床很宽,但水很少,裸露的鹅卵石在夕阳下泛着霞光。据说这里盛产和田玉,有一些怀揣发财梦的人会到河床上翻捡玉石。我们来时,河床上空无一人,想一夜暴富的人,估计已经从梦中醒来,正回家吃饭去了。 <p class="ql-block">  提起吃饭,一语惊醒梦中人,想想这一天的长途奔波,粒米未进,只有以新疆馕充饥,捱到此时已是饥肠辘辘。到玉龙喀什河滩,我们不为和田玉而来,实则为“三斗米”折腰,找点下肚的东西,以慰籍一下早已“危机四伏”的消化系统。</p> 网上找到一家好评颇多的餐厅,名叫“金驼铃”,就在河畔,据说牛羊肉做得十分地道。餐厅的装饰颇具民族特色,服务台前的姑娘身着民族服饰,笑容甜美,秀色可餐。席间姑娘还为食客们奉上一支地道的新疆舞蹈,一曲下来,阿娜多姿,摇曳生辉。 餐厅的菜色自然在线,色香味俱佳。 <p class="ql-block">  夜色渐浓,喧闹了一天的和田,慢慢回归于静寂。将“眼前的苟且”暂时丢在一旁的我们,正在“远方”追寻着诗的浪漫,期待着奔向下一站的“诗与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