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迎来8月,游走广州,今天来到了黄埔古村游览。</p> <p class="ql-block">黄埔村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的一个千年古村落,以黄埔古港为核心,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和广州对外贸易的历史见证地。黄埔村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原名“凤浦”,因传说凤凰栖息而得名,后因外国商船发音演变称“黄埔”。村落位于珠江后航道北岸,三面环水,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现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入选)。</p> <p class="ql-block">黄埔村里的小公园,公园不大,里面有许多关于黄埔历史名人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黄埔村不仅是黄埔古港遗址所在地,还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典型侨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埔村是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涌现出多位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的名人。</p> <p class="ql-block">梁诚(1864-1917)是晚清外交官,曾任驻美公使,在1904-1905年间通过外交谈判为中国争取回部分“庚子赔款”,退还的款项部分用于创办清华大学。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在外交领域表现突出,曾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体育赛事并推动近代体育发展。 </p> <p class="ql-block">胡璇泽是清末民初外交家,曾任驻新加坡首任领事,并兼任俄国和日本领事,成为首位担任三国领事的中国外交官。其事迹在海外广泛传播,新加坡多处地名(如黄埔路)以他的名字命名。 </p> <p class="ql-block">梁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梁氏宗祠门前立了很多的旗杆夹石,默默的述说着梁氏家族的辉煌。黄埔村梁氏家族是清代至近代的重要家族,其家族成员在对外贸易、外交及教育领域有显著贡献。</p><p class="ql-block">在黄埔村有两代三进士梁同新、梁肇煌、梁肇晋;梁经国等梁家七代子孙名人;爱国外交官梁诚。</p> <p class="ql-block">三眼井。梁氏宗祠旁有个三眼井,开凿于清代。开三井口呈品字形排列,俗称三眼井。“三”字粤语发音与“生”字相近,此处井口开三眼,是取其“生生不息”之意。</p> <p class="ql-block">故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左桓家塾。</p> <p class="ql-block">这栋建筑是梁洵故居。房主人名梁询,派名肇勤,号勉恒,出生于同治十年(1871),父亲与祖父早年往美国经商,三兄梁诚是著名的爱国外交家,梁询曾跟随兄赴美国读书并随任,后任墨西哥领事、汕头银行行长。</p> <p class="ql-block">晃亭梁公祠。</p> <p class="ql-block">化隆冯公祠。</p> <p class="ql-block">爱吾庐。爱吾庐由清代梁晃亭建,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寓意”我爱我家”。</p> <p class="ql-block">主山冯公祠。</p> <p class="ql-block">黄埔故事馆。</p> <p class="ql-block">文楷冯公祠。</p> <p class="ql-block">这里冯肇宪故居。冯肇宪故居位于海珠区黄埔村来燕里6号,为“永丰舰”(即中山舰)舰长冯肇宪的故居,是其出生和成长的重要见证。冯肇宪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先锋。民国11年(1922年)初,被孙中山委任为广州舰队“永丰舰”舰长。同年,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冯肇宪与“永丰舰”奋战,将孙中山先生安全送达上海,在返回广州讨伐叛军的途中牺牲,年仅27岁。2002年7月,包括冯肇宪故居在内的黄埔村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黄埔村早期建筑姑婆屋。</p> <p class="ql-block">黄埔村日本楼是广州黄埔村的一栋历史建筑,由旅日华侨冯佐屏于20世纪20年代建造,用于缓解其日本妻子平原爱子(或平美爱子)的思乡之情。该楼融合了日式建筑风格,大门门楣的太阳图案浮雕是其显著特征。</p><p class="ql-block">冯佐屏于1900年赴日留学时与日本姑娘平原爱子(或平美爱子)相识并结婚。归国后,他在黄埔村惇慵街8号兴建此楼,既作为夫妻团聚的居所,也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据传,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试图侵扰黄埔村。平原爱子亮出作为嫁妆的日本军刀,吓退日军士兵,使黄埔村免受战乱破坏。这一事件被当地人传为佳话,成为中日民间友好交往的象征。 </p> <p class="ql-block">紫霞居建于清代,三间两进两层,占地面积38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分前厅、中庭、正厅及后院。硬山顶,灰塑博古脊,镬耳山墙,五架斗拱,博古驼峰,荔枝雀替,侧厅二楼为小姐楼。其建筑风格紧凑,结构保存完整。紫霞居为冯氏族人大型宅第产业,曾作绣花社及村民、听曲、欣赏粤剧的娱乐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容川公家塾。</p><p class="ql-block">冯姓的房份祠堂,建于清代,深三间深两进,天井内建一“孝贞双烈”牌坊,是为表彰冯凌氏在火灾中舍身搭救患病文夫的事迹而建。镬耳封火山墙,木雕花封屋檐,砖雕墀头,外山墙灰塑卷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翘轩家塾。</p> <p class="ql-block">美石冯公祠。</p> <p class="ql-block">黄埔先生胡璇泽故居。</p> <p class="ql-block">黄埔古港。</p> <p class="ql-block">黄埔古港粤海第一关是清代广州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位于现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港内,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历史文化展览馆。 </p> <p class="ql-block">黄埔古港遗址。</p> <p class="ql-block">古村的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在黄埔古村里兜兜转转,看这座千年古村的历史遗迹,也看它今天的繁华,它的前世今生都很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