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诗星

<p class="ql-block">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上海老年摄影家学会工作站西块,2025年7月27下午32名会员积极参加“纪念抗战爭胜利八十周年”活动。</p><p class="ql-block">特邀嘉宾:谢晋元将军孙女:谢骏、排长李春林(八百壮士之一)女儿李敏君,由二位英雄的后人给我们每个活动参加者32人发放黄、白色菊花、并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我们仰望:上海四行仓库的西墙在抗日战争期间留下的累累弹痕,在墙下全体人员,“立正、鞠躬、献花”,向抗战英雄致敬!</p><p class="ql-block">抗战纪念馆马幼炯领导亲自安排讲解员为我们全体人员讲解纪念馆里场景和图片,参观现场在二个英雄的后人全程陪同参观瞻仰。</p><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有幸由遇到中央电视台(纪念抗战胜利摄制组)拍摄,尤其谢骏老师特别关照央视摄影师把我们“中老摄上海西块活动3 2人全部扫入。</p> 谢晋元将军不仅是英雄军人,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2014年9月1日,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授为烈士。<div>摄影 刘之园</div> <p class="ql-block">左1谢晋元孙女谢骏,右1排长李春林(壮士之女)李敏君</p><p class="ql-block">构图把人物、英雄雕像、历史文字串成“传承链”,日常穿搭撞出时代交融感。色彩素净,黄衣的柔、条纹的稳,衬着历史的重。光影平和,让情感自然漫出来。主题是“触摸历史的温度”,两人手挽手,像在跟英雄说“我们记得”,把家国情怀揉进平凡瞬间,不刻意煽情,却能挠动心底对先辈的敬意,这张照片,藏着无声的“传承课”。 摄影 吴诗星</p> <p class="ql-block">构图把人群、鲜花、遗址墙凑成“敬意方阵”,每人手里的花像把历史的温度攥紧。色彩素净,黄菊、白花在旧墙前亮堂堂,撞出缅怀的仪式感。光影直白,把每个人的神情和花的鲜活都晒出来。主题是“集体的追思”,一群人的安静姿态,把对先辈的敬意堆成小山,虽说没花哨技法,但把“铭记”二字拍得沉甸甸,瞅着就想跟着低头,摸摸这份庄重。摄影 刘之园</p> <p class="ql-block">构图把拍摄者、人群、花束、遗址墙搅成“记忆片场”,摄像机像根线,串起追思与记录。色彩鲜活,花的黄白、衣的缤纷,在旧墙前排队敬仰缅怀。光影日常,把每个人的神态和花的生动全收进来。主题是“用镜头留住敬意”,拍摄者的专注、人群的庄重,把追思拍成可留存的仪式,把“铭记”的温度拍得热乎乎,瞅着就想凑过去,听听镜头里的故事。 摄影 黎建英</p> <p class="ql-block">构图把人群、展品、空间挤成“历史磁场”,人潮涌动像在打捞记忆。色彩素淡,白墙、黑字、人影,透着严肃的求知欲。光影均匀,把展厅的沉浸感烘出来,虚实结合,像被历史的人流推着走。主题是“集体的回望”,一群人仰头的姿态,把对过去的探究拍得实打实,瞅着就想挤进人群,听听历史咋说。 摄影 徐建华</p> <p class="ql-block">构图把人物、雕像、文字织成“传承纽带”,手牵手的姿态像在传递历史温度。色彩柔和,淡衣、古铜色、红字,撞出怀旧的庄重。光影让雕像立体,却把人物拍虚,像被历史的雾罩住。主题是“两代人的回望”,大小身影仰头的瞬间,把对先辈的敬意传下去,虽说画面有点飘,但把“传承”的暗线攥紧了,瞅着就想牵住这份记忆,慢慢听雕像讲故事 。摄影 徐建华 </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把少先队仪式感拉满!构图规整,孩子们整齐列队,红旗当C位,精气神爆棚。色彩鲜明,白校服、红领巾、黄字红旗,撞出青春朝气。光影自然光,把孩子们的认真劲儿晒得透亮。主题是“少年的使命传承”,举手敬礼的瞬间,把爱国教育拍进骨缝里,瞅着就想跟着喊队歌,热血沸腾~。 摄影 朱葵琪</p> <p class="ql-block">构图把讲解、聆听、展品串成“求知链”,耳机、手机、雕像,都是历史的解码器。色彩素净,旧报纸、灰墙、淡衣,透着怀旧的严肃。光影让展品立体,把人群的专注烘出来,后排稍暗像被知识的光罩着。主题是“集体的求知欲”,讲解员的手势、听众的眼神,把对历史的探究拍得实打实,虽说画面稍挤,但把“倾听”的劲儿攥紧了,瞅着就想凑过去,听听过去的故事 。 摄影 李嘉吾</p> <p class="ql-block">构图把献花、人群、城市背景缠成“追思结”,手递花的瞬间像在传递思念。色彩素净,黄菊、白衣、灰楼,撞出缅怀的仪式感。光影让花鲜活,把人物的神情晒出来,背景稍暗像被记忆笼罩。主题是“致敬先烈”,几双手的互动,把对逝者的敬意拍得实打实,虽说画面稍挤,但把“铭记”的劲儿攥紧了,通过花的传递,讲诉背后的故事。 摄影 王家林</p> 构图把人群、动作、花束捆成股共情力,双手合十的仪式感直戳心。色彩鲜活,黄衣、花束在日常场景里跳出来,增加暖色,光影自然光,把虔诚和温度拍得透亮。主题是“平凡里的敬意”,一群人的专注动作,把普通日子的仪式感撬出来,虽说没复杂技法,但把人心底的柔软拍得怦怦跳,瞅着就想跟着低头,摸摸这份温热~ 摄影 朱真 <p class="ql-block">构图把历史遗迹、人群、母子身影烩成“传承羹”,弹孔墙当背景,文字碑做注脚,时空感拉满。色彩素冷,灰墙、黑碑、人影,透着历史的厚重。光影让弹孔立体,把母子的渺小衬出来,对比戳心。主题是“代际的铭记”,大人护着孩子看历史,把家国情怀传下去,虽说画面安静,但把“传承”的雷炸得震天响,瞅着就想摸摸这墙,听它讲当年的炮火~ 摄影 张志炯</p> <p class="ql-block">构图把年轻人、祭品、长桌串成“思念链”,俯身动作像在跟历史唠嗑。色彩素淡,红衫、黄菊、零食堆,撞出鲜活的缅怀。光影让祭品立体,把少年的虔诚晒出来,背景虚化像隔了层思念的纱。主题是“青春的追思”,零食、水、花,把当代人的敬意喂给历史,虽说场景日常,让人联想起宋代梅尧臣的《思归赋》中也有“嗷嗷晨乌,其子反哺”的描述,描绘了鸟儿反哺的温馨画面,听听年轻人咋跟过去对话~。 最后一支烟 摄影 李金根</p> <p class="ql-block">摄影 李敏君(壮士之女)</p> <p class="ql-block">摄影 李敏君(壮士之女)</p> <p class="ql-block">摄影 李敏君(壮士之女)</p> <p class="ql-block">摄影 李敏君(壮士之女)</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 摄影 黎建英</p> <p class="ql-block">摄影 黎建英</p> 摄影 徐建华 摄影 张永德 摄影 张永德 摄影 张永德 <p class="ql-block">摄影 朱葵琪</p> <p class="ql-block">摄影 朱葵琪</p> <p class="ql-block">父亲 后辈不会忘记您 摄影 朱葵琪</p> <p class="ql-block">敏君-四行记忆 摄影 朱葵琪</p> 摄影 倪晶 摄影 倪晶 摄影 倪晶 摄影 李嘉吾 历史回响 鲜花致敬先烈魂 摄影 王家林 头盔下的誓言 摄影 王家林 摄影 徐文祥 摄影 徐文祥 摄影 徐文祥 摄影 李俊 摄影 李俊 摄影 徐鹤 摄影 徐鹤 摄影 戚爱兰 摄影 戚爱兰 摄影 朱真 摄影 朱真 摄影 朱真 摄影 朱真 摄影 朱真 摄影 朱真 摄影 朱真 孤军抗争 摄影 张志炯 战争与和平 摄影 张志炯 八百壮士缩影 摄影 刘之园 摄影 刘之园 镇馆之宝 摄影 婷婷 摄影 刘之园 <p class="ql-block">摄影 朱真</p> 摄影 朱真 顶天立地 摄影 李荣安 星光引路 摄影 李荣安 <p class="ql-block">摄影 刘长顺</p> <p class="ql-block">摄影 刘长顺</p> <p class="ql-block">摄影 徐文祥</p> 继承遗志 摄影 卜贵林 铭记历史 摄影 卜贵林 四行仓库 摄影 冯建康 缅怀先烈 摄影 冯建康 摄影 吴诗星 摄影 吴诗星 摄影 吴诗星 摄影 李嘉吾 献花表我心 摄影 王龙兴 把酒洒青天 摄影 王龙兴 难忘的瞬间 摄影 王龙兴 <p class="ql-block">“八百壮士”,曾在抗战的最前线捧起民族的尊严与希望,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最终获得了迟到的肯定和敬意。他们粉碎了敌人对中国的野心,捍卫了我们的家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尊敬!向二位英雄后人及所有参观瞻仰人员致谢!给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上海老年摄影家学会工作站西块团队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