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小小银针

黎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悬壶济世是汉语中称颂医者以医术救人的成语,而在现实生活中,用“救人”的字眼提及的事例,一定不多,也或许不时常遇见。但称颂医者以医术医德来帮助人关心人的事例,或许在你在我的身上都时有发生,且还是那么的记忆犹新,还是那么的让人忘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个月前,我的左手腕因痛风突然疼痛起来,且手腕神经像是撕裂的疼。于是,我赶紧上医院看了外科,可消炎药和敷药,使上几天的不见缓解,且还急速的红肿起来。于是,我再上二甲医院看外科,急诊挂了五天的“水”,吃了中药敷了药,虽症状有所缓解,可心想,这消炎药的总不能“长久”的使用,得想个中医的“办法”来对付才是。这时,我想起去年上半年,我的左膝关节疼痛,是北外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的陆大夫给治好,我何不请大夫再使“绝技”的,用针灸治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我一直对针灸这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充满好奇,总觉得那一根根小小的银针扎在身上就能治病,特别神奇。直到上一次,自己亲身经历了针灸治疗,才真正领略到它的奇妙之处。小小银针扎进穴位的,顿时患处有一种微疼痛,且伴有酸酸的、涨涨的感觉,若再加上灸法火罐的配合治疗,疼痛感就会在数次的治疗中得到缓解或直至克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后,我才了解到: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针灸经过千百年的实践与总结,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讲究的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通过针法和灸法火罐等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激发自身调节能力,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的眼里,陆大夫是位极为称职和可爱的医生,她戴着眼镜,后脑扎着大把辫子,纯朴中不失坚强,热情中不失周全,干练中不失沉稳,有勇克疑难杂症的胆识与技能。尤其是她那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更让患者有赞口不绝之感,如是扎针前总会向患者认真提问,上次打后感觉怎样来?现在感觉好点吗?并会提醒患者注意事项等,真有让患者有“宾至如归”的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陆大夫从事针灸事业已有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了,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据说她还有祖传针灸的背景。所以,这小小诊室更引来众多患者的青睐,每每开诊,诊室便会挤满了患者;大家“挤”的“等”的就是“一个铺一座椅”。我想,若以周计算的话,这就诊的人数也要超过二百人次的;要不是当今“卫生服务中心”周边的街区已动迁完毕的话,这就诊的人数更是不得了。按“老”患者述说:啊呀,那时要排个号都困难;大家都起早的去排队,等着开门去打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熟话说,红花配绿叶。陆大夫有位好搭档——专事针后灸法火罐的陈医生。陈医生年轻高挑,在淡定中不失热情,她总是默默地勤奋工作,从未有那种因“重复”专事而感到厌烦。她总是认认真真配合好陆大夫的工作,忙前忙后的给患者拔针、灸法、拔火罐的,等等,还特别注重诊室内的卫生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许有了这样一个努力进取的“团队”,也许有了这样一个充满和谐的“氛围”,我作为手腕红肿疼痛的患者,在三个疗程中,在小小银针“伺候”下,手腕疼痛红肿竟然消除了,这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奇迹”。当然,我很庆幸,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每每想起,真有:针灸之术,救人于危难之中之感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