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先生的“母子情意”

二竹斋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i>刘江先生的“母子情意”</i></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江先生生前曾为万州区博物馆刻有一方“万州博物馆印”印章,作品多次出现在博物馆的宣传册页,也曾作为《刘江捐赠书法篆刻作品集》封底印。当今有分量的博物馆,都会请最有名的篆刻大师名家,创作一方公众印,供馆方或注册申报作为logo,或用于点睛标示。万州区博物馆很幸运,当代篆刻界泰斗刘江先生是万州人,为家乡博物馆制作一方印是情理之中。(有关刘江先生与家乡的情意,请参阅二竹斋美篇</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54wiupxn"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方寸朱痕刻深情 第一辑——刘江先生与三峡印社</a> <a href="https://www.meipian.cn/54yz9h0k"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方寸朱痕刻深情 第二辑——刘江先生与三峡印社</a><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与印社秘书长前往博物馆,联系印社作品集编印事宜,顺便提出想了解此印更多的信息,博物馆领导特地安排有关人员拍了我们最想看的印面和边款面。印面很熟悉,刻制时的墨色还保存完整,说明此印保管一直良好,至少刻制后还没有清洗过;惟有从未见过的边款令人震撼不已:“母子情意 万州博物馆雅正 壬辰秋刘江刊于杭州”,“母子情意”用篆书刻就,其余用单刀楷书。游子视家乡为母亲,对家乡的眷恋,有许多表达的词语,惟有“母子”最通俗,也最动人!此印是壬辰年2012年刻就,应该2010年博物馆领导赴杭州,接受刘江捐赠书印作品之后。当年先生已是87岁高龄,估计当时馆方也不忍心提出请先生定制创作,完全是先生为了表达对家乡万州的热爱和眷顾,特地制作这方精品公众印,因此印文不是“万州区博物馆”,而是“万州博物馆印”,少个“区”,多个“印”,应该不只是为了六个字方便章法安排。万州因三峡工程缘故,近三十年行政称呼多次变更,在先生心中,惟有“万州”就是故乡,就是母亲,至于“县”、“市”、“区”不重要,之前先生刻制的“四川万州人”、“四川万州孙家乡佛印山下人”也就可以理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印石也很讲究,参观过不少先生篆刻原石,特别是在三峡移民纪念馆中展出先生的篆刻原石,印象中印材很朴实,都是普通的印章石材,甚至还有不少用方形印章的长边刻制条形印,说明先生没在印石贵贱上太在意。惟有这方印,印钮雕工精细,印石光洁温润,通体泛着嫩绿色泽,应该是现在已经相当难得的青田封门青。仔细赏观印钮,居然是一幅母鸡为雏鸡喂食的微型圆雕!母鸡凝视,雏鸡待哺均神态逼真。印人都知道,印石印钮,以祥兽吉鸟,十二生肖为主,偶尔也有仙翁寿星或瓦形虫鸟,母鸡哺食这类题材极为鲜见。此印石即使不是先生专门定制,也是先生特意挑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篆刻边款是刻在印章侧面或背面的文字题记,相当于书画的落款,具有记录创作信息作用。一般是注释印文、阐明制作缘由、记录时序,也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自留地”。“母子情意”取代印文,雏鸡感恩母亲哺育,无疑都是先生把故乡情深深地镌刻进了心底的表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