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村官

清秀佳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这样一位村官,他的微信名和视频号是“村里的守望者”。顾名思义,就是守护、守望村庄的人。我个人的理解是:“守望”二字凝结着特殊的含义:既包含着对村庄日常的守护——守护着土地的耕耘、家园的安宁,关注着留守老人的冷暖、留守儿童的成长,操心着邻里的矛盾、村里的发展;也包含着对未来的期盼——守望着在外游子的归期,盼望着村庄能变得更富裕、更有活力,让乡愁有所依托,让希望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p><p class="ql-block"> 他就是这样一位村官,扎根乡土,用脚步丈量村庄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牵挂每一位村民,既是村庄当下的守护者,也是乡村未来的守望者。他就是我的老同学————段小慧,段屋乡杜田村委副支书。</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读书时代,我们经常听到电视剧里说: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长大后我们才懂得这句朴实的俗语,道尽了百姓对为官者的基本期待。当官者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的赋予,本就该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为寒者添衣,为饥者谋食,为困者铺路,为忧者分忧。习近平主席也倡导为官者就是“人民的公仆”。我的这位老同学,当兵退伍回来,感谢党的悉心栽培,用行动和担当,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我辈同学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我和他建立联系,也是通过他的视频号才开始的。至今还记得视频号里的他,骑着他的车子来到了贫困户家庭,帮助他们拔花生、搞花生,榨花生油,然后再推销他们原汁原味的无添加剂的绿色环保花生油。他的每期视频我都会认真看,因为视频里藏着沉甸甸的爱和责任。通过视频,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低保户老段望着满仓的花生油直发愁,销路打不开,日子就没盼头。他知道后,决心帮他一把。他带着设备来到榨油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榨油机上,他打开视频号拍摄,镜头对准老段熟练的榨油动作,一边解说:“家人们,看看这传统工艺榨出的花生油,纯手工、无添加,保留最原始的香味。”他又拿起一瓶油,对着镜头展示金黄透亮的色泽,“炒菜香得很,二十元一斤,童叟无欺,高品质,低价位!”在他的努力下,订单越来越多,低保户们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眼里满是对未来的希望。辛勤劳作了大半年,收获了累累硕果,在他的帮助下终于成功兑换成真金白银。镜头里的老表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而他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许多老人和孩子守着寂静的庭院。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担起照顾孤寡老人的责任,隔三岔五就去老人家里,帮着打扫卫生、采买生活用品,不厌其烦地教他们使用手机购买社保和医保。逢年过节,他总会第一个把温暖送到老人手中,陪他们唠唠嗑,让冷清的屋子充满欢声笑语。在他的视频号里总能看到他和老人们唠家常的情景,那样自然而然,就像父母和孩子一样和谐共生。老人们有什么急难事总是第一个想到他。而他也曾经和我说过,他觉得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能被村民们第一时间想起。这样的村官谁不爱呢?</p><p class="ql-block"> 对于留守儿童,他更是操碎了心。他积极行动,利用各方爱心人士的捐赠,开办了段屋乡杜田村暑期托管班。村委会就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留守儿童开始有了健康成长的乐园。</p><p class="ql-block"> 村委会的院子里飘起了孩子们的笑声,他正踩着梯子,把“留守儿童托管班”的红横幅往墙上挂。镜头里他的笑盈盈地欢迎大家来。</p><p class="ql-block"> 暑假一到,爷爷奶奶忙着干农活,无人顾及孩子。村里几十个留守儿童就成了“散养娃”。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才搞了这样一个假期留守儿童托管班,解决老人们有心无力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他又托人找来了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当志愿者,利用各方爱心人士的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撑起一片蓝天。</p><p class="ql-block"> 他耐心地辅导孩子们写作业,给他们讲外面世界的精彩,鼓励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也会每周进行小结,对孩子们做的好的地方进行总结,不好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感谢党给老百姓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感谢爱心人士的捐赠,让孩子们的假期吃好、喝好、学好,身体棒棒!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他还组织了各种趣味活动,还组织了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乐,让每个孩子爱上托管班,高高兴兴地来,开开心心地回家。 他请来各种职业的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丰富多彩的课。有防溺水的安全教育,也有爱护牙齿的保健课,还开展了趣味诗词背诵活动,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还请来长征讲解员讲解红色故事,甚至有大学生定向士官来给孩子们进行体能训练,锻炼孩子们的身体,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双管齐下,确保孩子们每天来这里真真切切地学知识,锻炼身体,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真正实现让孩子们在假期托管班中收获快乐和成长。</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老人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孩子们的眼神也更加明亮,充满希望。杜田村成了大家向往之地。他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成为村民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引领着大家走向更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因为是公益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人,很多老板和做小生意的人纷纷捐赠物资,加入他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助力孩子们的茁壮成长。我的一名老同学———康小明在我点赞过的视频里留言捐赠20件矿泉水,起了一个榜样示范作用,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捐赠物资。我印象深刻的是“麦之语蛋糕店”捐赠了一个大大的两层蛋糕,满满一屋子的孩子们,在一起过了一个开心的生日。他们每人拿着分到的小蛋糕,吃得可开心了,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的童年生活,尽管父母不在身边,但同样不缺爱。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爱心捐赠无论大小,皆是满满的爱,是对孩子们的关爱,更是对村官积极作为的全力支持。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捐赠物资的义举,看似是物质上的帮扶,实则蕴含着多重深层意义,如同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温暖与希望的种子。物资背后承载的是陌生人的牵挂与善意。当孩子们收到带着温度的捐赠品时,会感受到“有人在惦记我”,这种被关注的感觉能有效缓解他们因父母不在身边产生的孤独与失落,让他们明白自己并非被遗忘,世间仍有许多人在默默守护他们,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慰藉与安全感。</p><p class="ql-block"> 爱心义举是生动的“品德课”。段小慧会及时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写感谢信,录制感谢视频。孩子们在接受帮助的过程中,会直观体会到善良与奉献的力量,这种亲身感受会在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当自己有能力时,也会学着将善意传递给他人,形成“被爱—懂爱—传爱”的良性循环,让温暖在代际间延续。这就是最好的三观教育。</p><p class="ql-block"> 视频里,他的脚印,深深浅浅印在村头的土路、田间的埂道、老人的门槛、孩子的课桌旁,像一粒粒饱满的种子,在乡土里生了根。春播时他弯腰扶过的犁,秋收时他帮着扛过的粮,雨夜中他举过的灯,他为乡亲吆喝的嗓,都成了村庄最鲜活的年轮。</p><p class="ql-block"> 他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只是把“为人民服务”烙进心中,把家家户户的难处刻在心上。视频里的他,黝黑的脸,可一双眼睛发着光,是比星辰更亮的光。这光,照暖了岁月,照亮了乡愁,也照见了千万个扎根泥土的身影——他们用一生的守望,让每个村庄都向着春天生长。杜田村有这样一位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村官,是老百姓的福祉。我为有这样一位将理想扎根基层的同学而感到自豪,所以作此文。希望他被更多人看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他的队伍,助力我的家乡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