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种子(一)

刘文英

<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在无锡帮带小外甥女。2025年7月31日晚上聆听女儿南大研究生的老师沈晖的“正念阅读线上工作坊”的公益课与面前的这本乔.卡巴金的《正念.此刻是一枝花》,也就自然而然。</p><p class="ql-block"> 沈老师说:“卡巴金是印度裔美国人,他在二十多岁时,所在大学很卷,去听了一次禅修课,就一下子把自己打开了。干脆去学禅修,师从如崇山行愿禅师和一行禅师,有十几年的禅修实践。</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师从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生物学家一诺贝尔奖获得者萨尔瓦多.卢瑞亚的分子生物学博士,他在麻省医院研究传统医学慢性疼痛的局限/禅修中与痛苦共处/觉察当下/不评判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他开始漫长的科学验证与艰难推广。当时,面临离经叛道与巨大的怀疑阻力。在麻省医院的地下室里,来了一批又一批患者,接受无偿的正念练习指指。</p><p class="ql-block"> 坚持科学的严谨性。数据显示,参与者在疼痛感知、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脑成像研究也开始揭示正念练习对大脑结构和功能(如前额叶皮层等)的可塑性影响是相当大的。</p><p class="ql-block"> 2016年,卡巴金老师来南大。我有幸见到了他。他非常了不起,平易近人,善悲有大爱。知行合一,正念的理论、实践、经验,受益于他与经他传播的千万人。</p><p class="ql-block"> 正念就是心念。当下此刻的接纳、专注、耐心、无为而为、慷慨,对无处不在的压力、人生困境与身体病痛都能在一定层度上缓解。我在南京肿瘤医院指导病人做正念练习。那些坚持长期练习的病人,在身心上都有很大改善……。”</p><p class="ql-block"> 夜渐深,沈老师用轻柔而甜美的声音引导我们做简单的正念练习:“坐在凳上,手随意而放,背挺直,放松自己的双肩与下巴,呼气一吸气,呼气一吸气,觉察纯粹的呼吸……。”这时,我们感受到生命核心的妙不可言!卡巴金老师与沈老师他们,像园丁,在悠长的时光中,播种一粒粒正念的种子,任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沈老师解释开办“正念阅读线上工作坊”的初衷,①减压、专注、健康</p><p class="ql-block">②提升认知 ③互动、实践。最后,感谢沈老师与卡巴金老师传递的生命之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